第三百六十六章地主家的大傻子第三百六十六章地主家的大傻子 鐵不拐:、、、、、、、、、
不多時,鎮政府得到消息,就有記者來訪。
小王跟張凡也很熟,畢竟張凡是他們官網上的名人,隔三差五就能出現在官網的頭條。有游客戲稱張凡是頭條張。
小王拍了幾張瓜地的照片,還有黑皮西瓜的特寫照片。
另外,還跟陳保利了解一些這種西瓜在日本的銷售情況等。作為宣傳黃石鎮的一個窗口,出現這種走出國門的產品,都值得他們大書特書,不上今日頭條是沒天理的。
“唉!不用拍我了吧?”張凡忍不住說道。
小王讓他跟西瓜來一張合照,怎么看都覺得很傻逼,所以張凡有點抗拒。
“張哥,有你的頭條,才是實至名歸呀!”
此話一出,圍觀的游客們都哄笑起來。
張凡將湊過來的狐貍頭挪到一邊去,這家伙總是來搶鏡頭,張凡要是上頭條,十次有八九次都給狐貍巧妙搶到鏡頭,跟著一起混頭條。
那些游客看到這一幕,更是笑得趴下。
只要來過張家寨的人都知道,張家寨有幾個奇葩的小動物。猴子算一個,整天領著一幫“小弟”滿村子跑,還經常“請客”;眼前的狐貍也算一位,只要被它逮住拍照的機會,總會跑來顯擺臭美一番;還有張凡家的大公雞等等,都很有個性。
“來,一二三,剪刀!”小王說道。
張凡居然真的下意識舉起剪刀手,自己都很無語了。本來跟一個西瓜合影,就非常丟臉的,還要擺出那么low的手勢。
“挺像地主家的大傻子。”一個旅游的小妹下意識說了一句。
張凡差點沒臉見人,其他人剛停下來,立即再次爆笑起來。
那小妹反應過來:“凡哥,我可不是說你哦!”
得咧!
姑娘,能不能別解釋?這話說出來,良心不會痛嗎?
“牛逼!以后凡哥又有了新稱呼,江湖小妹送綽號,什么來的?”旁邊的人笑疼了肚子。
其他人接上:“地主家的大傻子。”
“我去!好好說話,我們還是好朋友。”張凡翻白眼。
有人搖頭:“想得美,我們不跟大傻子做朋友。”
“話說,張哥你家的狐貍真是特別,比普通的赤狐顏色艷麗太多,而且也聰明很多,妖孽。”
根據說話那哥們的了解,赤狐的毛色因季節和地區不同而有較大變異,一般背面棕灰或棕紅色,腹部白色或黃白色,尾尖白色,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四肢外側黑色條紋延伸至足面。
南方地區所產毛被薄而短,北方所產毛長而豐密。一般背面毛色棕黃或趨棕紅,或呈棕白色,毛尖灰白,變異甚多,北方干旱地區所產富白色毛尖,故色調淺淡。
“你不知道赤狐也有一些變異品種嗎?說不定這家伙就是其中之一。”張凡指著腳下的狐貍說道。
赤狐中還有不少體色的變異類型,如全身毛色為黑色的叫黑狐或黝狐;全身底毛為黑色,但毛尖帶有白色,在光照下呈現出銀色光輝的,叫銀狐或玄狐;全身為赤褐色,肩部有黑色十字形毛的叫十字狐,此外還有倭刀狐等,但不同的色型并不代表不同的亞種,而且不管是什么色型,尾巴的尖端均為白色。
張凡家的這一只,有游客稱之為火狐,蓋因其毛色就像是一團火,看著確實很好看,而且毛茸茸的,嘴角還常掛著賤賤的微笑。
到張家寨游玩的女游客,總是忍不住要跟狐貍合照一張。
“所有狐貍都很聰明的,尤其是它們裝死的本領,你們是沒有見過。”一位男子說道。
他跟大家分享自己一個經歷,狐貍是怎么裝死騙過獵狗的,將獵狗玩得團團轉。
這一點,張凡倒是不懷疑,也見識過狐貍裝死的情形,確實讓人哭笑不得。
被獵人捉住的赤狐,還有一套“裝死”的本領,能夠暫時呼吸微弱,似乎已經奄奄一息,任人擺布,但乘人不備時,就突然迅速逃走。這些狡猾的行為,都是赤狐高超的生存手段。
“要不然,怎么會說狐貍狡猾?”
其實,除了狡猾,狐貍記憶力也是強得讓某些人羞愧得撞墻。
赤狐性情狡猾,記憶力很強,聽覺、嗅覺都很發達,行動敏捷且有耐久力,不像其他犬科動物多半以追捕的方式來獲取食物,而是能想盡各種辦法,以計謀來捕捉獵物。
往往首先在植物茂盛,野鼠、野兔活動頻繁的地帶,根據氣味、叫聲和足跡等尋找赤狐們的蹤跡。
然后機警地、不動聲色地接近獵物,甚至將身子完全趴在地上匍匐而行,以免獵物受到驚嚇而逃跑,鉆入洞穴之中或者巖石、樹木之下。
接著蹲伏下來,作好伺機而動的準備,然后先輕步向前,緊接著步子加快,最后變成疾跑,突然出擊,抓獲獵物。
有時還假裝痛苦或追著自己的尾巴來引誘穴鼠等小動物的注意,待其靠近后,突然上前捕捉。
這些,張凡都是知道的。
“我還是覺得雪狐好看點。”有人表示道。
雪狐也叫北極狐,毛色是雪白色的,完全沒有雜色毛,對某些鐘情白色的人來說,確實很好看,很喜歡。
“聽說,北極狐容易的一種集體病,叫什么瘋舞病。”
“可能是一種行為吧?”
“不是,好像說就是一種病毒。”
聽他們爭論,張凡記起是有那么一回事。
北極狐貍的數量是隨旅鼠數量的波動而波動的,通常情況下,旅鼠大量死亡的低峰年,正是北極狐數量高峰年,為了生計,北極狐開始遠走它鄉;這時候,狐群會莫名其妙地流行一種疾病“瘋舞病”。
這種病系由病毒侵入神經系統所致,得病的北極狐會變得異常激動和興奮,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到處亂闖亂撞,甚至膽敢進攻過路的狗和狼。得病者大多在第一年冬季就死掉了,尸體多達每平方公里2只,當地獵民往往從狐尸上取其毛皮。
以前,看到這些介紹,他都會認為有點荒唐。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sgxsw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