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引進良種牛的提議 張家寨屬于公家的東西很多,要弄成增加收入的產業也并非一籌莫展,可張凡沒有隨意決定,不能把某些資源白白浪費。
回到家中,梁經理不知何時來到,正在跟陳保利談著事情。
近些天來,梁經理忙得不成人形。除了要處理兩三個村子的蔬菜收購問題,還要總往楊義莊跟七里村跑。
只是,他跟陳保利好像沒有什么業務來往的吧?前段時間還為了種蔬菜跟種水果的事鬧得不可開交,差點割席斷交。
“老弟,回來得正好。”梁經理微笑道。
看得出,他現在心情不錯,估計是有好事情。
張凡望了他們兩眼:“什么事情?別又是水果蔬菜那些糟心事。”
陳保利聽了都假裝咳了兩下,掩飾自己的尷尬。
“那些沒什么好吵的,不過之前跟老弟商量的,要盡快落實,時間就是金錢呀!”陳保利說道。
他的意思,張凡懂,無非就是繼續開發荒地,擴大水果種植面積的事。
“天氣轉涼,作物生長減慢,不著急。”張凡隨口敷衍道。
他最近也挺忙,陳保利提到的那些事,打算留到年后再去處理。
“還拖什么?鎮里跟村里的承包文件已妥當。”陳保利搞不懂張凡是怎么想的,開荒之類的事情又不需要他親自親為,只要他一句話,便有人會搞定。
至于什么天氣轉涼,更是胡扯。左右以后都是蓋溫室大棚的,跟天氣轉涼有毛線關系呀?人家熊爭先早就惦記這筆大單。
“沒時間,快過年了,讓大家休息吧!”現在張凡對賺錢沒有很迫切。
得!陳保利跟梁經理終于明白有何有時候老村長他們對這家伙有點恨鐵不成鋼了。
明明有能力,卻一副懶散、無所謂的態度,有時候真的讓人蛋疼,恨得拿著鞭子在后面趕他。
“過年,還早呢!在這之前,都能將土地整理好,甚至把溫室大棚都蓋上去一部分。這樣,你要是忙,我幫你看著。”陳保利十分痛恨產能的問題。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看著一堆堆的錢從你身邊經過,近在眼前,觸手可得,你卻伸不出手去拿。
“你是不知道,我們的草莓在日本有多熱銷,那邊的商家三番四次跟我要貨。”
他們的草莓,以后都是走高端路線,然而可憐的產能,即便將價格提升到駭人聽聞的地步,也還是供不應求。
連一個日本市場都不能滿足,更不要說走向全世界。
不僅僅是他陳保利、日本商家,黃石鎮的政府領導也心急如焚,一個個盼著張凡將種植面積擴大,把這手好牌打好。
“我們的草莓還能摘一周多,就差不多收尾,又要等三四個月。既然有溫室大棚,以后我們要分月栽培,要保證草莓一年四季都有產出。”陳保利接著說道。
張凡皺眉問道:“黑皮西瓜怎么樣?”
最近,黑皮西瓜陸陸續續有成熟的。再過一兩周,就是大規模成熟的時候,所以銷路等問題要開始考慮了。
“我打算明天挑選三五只,運到日本市場去,看能不能得到那邊市場的認可。”陳保利回答道。
盡管他們都吃過,感覺比正宗的黑皮西瓜味道更好,可能不能迎合日本人的口味,那就不好說。
其實,前兩天陳保利就跟日本那邊的渠道商提起黑皮西瓜,那邊的商家雖然給面子,可并不看好中國的黑皮西瓜。
張凡不是國內第一例種黑皮西瓜的,曾經甚至有日本的種植專家跑過來做技術指導,可就是種不出口味正宗的黑皮西瓜來。
因此,他們認為,中國并不適合種植黑皮西瓜。只有他們日本那特殊的土壤、氣候等條件,才造就口味頂級的黑皮西瓜。
“好不好,不是我們說了算,是市場說了算。”
等陳保利說完,張凡才點頭,明白這個道理。
他岔開話題:“對了,你們剛才商量什么?”
這時,梁經理才有機會插嘴。
“是這樣的,我拜托陳老板,看能不能幫我們在日本進口一批良種牛進來繁殖。”他對七里村養牛的事很上心。
牛肉是高級食材,利潤空間比豬肉要大很多。
日本的牛種,是世界上公認的,排前十的牛肉,一大半都是產自日本。
要養牛的話,管理方法固然很重要,他不否認張凡在種植養殖方面的天賦和能力。可是,一樣生物的優劣,最根本的決定因素,還是物種基因。
引進良種牛,梁經理認為勢在必行。
“我只能說盡力,不敢保證。”陳保利立即補充。
畢竟像和牛這些世界頂級的牛肉品種,即便是他們國內數量也不會很多,加上出于保護本國知名品牌等,想要搞到人家的“好東西”可不容易。
這就好像中國的國寶大熊貓一樣,有些國家揮舞著鈔票求了很多年,中國卻愣是不租賃。
就算租賃出去,新生大熊貓也要回歸祖國,不能讓其他國家得到。
另外,更何況是中國人要搞,日本人會更加警惕。
要知道,好多產業只要被中國插足,很快就能大規模生產,他們的模仿能力、生產能力太可怕。那些商品的價格極有可能從云層掉到爛泥去,原本的奢侈品能在短時間內被中國人搞成地攤貨。
“盡力就好,盡力就好!麻煩了。”梁經理連忙說道,有求于人就要擺正姿態。
“引進優質牛種?嗯!也好。”張凡先是一愣,隨即點頭。
陳保利既然答應了幫忙,也不拖泥帶水,當著張凡他們的面,就開始聯絡自己在日本的人脈。
日本那邊的水果商答應得很爽快,可也跟陳保利一樣,表示愿意幫忙問一問,但結果不敢保證。
“他們在這之前,也應該有出口牛犢子的先例吧?”張凡問道。
梁經理還真查過,點頭道:“有,但日本人有沒有搞鬼,那就不好說。”
因為出口的那些牛種,幾乎沒有成功繁育下去的,最頂級的和牛還是掌握在日本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