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監考 某天,天氣晴朗,氣溫有了明顯的下降,讓人終于感受到了一絲冬天的味道。
孩子們定時被家長們叫起床,那些賴床的小家伙,直接被擰起來,幫忙洗漱,伺候他們吃早餐等,然后送到學校。
今日開始,是小學期末考試的時間,小家伙們沒有了往日的嘻嘻哈哈玩鬧,一個個如臨大敵、愁眉苦臉。
因為監考老師不足,學校的一位老師生病不能參與,老校長把張凡拉了壯丁。
所以張凡也跟孩子們一樣,老早就來到學校,甚至來得比學生們更早。老校長要對他們講解考試過程中要注意的細節等。
為加強學校考試監考管理,樹立良好校風、教風、考風,學校對監考老師也有要求。
比如開考前15分鐘到教務處領取試卷,清點份數及內容;提前10分鐘進入考場,要求考生按順序就座并檢查;提醒考生將所有與考試有關的物品放在指定位置,強調考場紀律。
提前5分鐘發放試卷,并督促學生將班級、姓名、學號寫在試卷或答題紙的左側,并檢查。
監考時不做與監考無關的事,如看書、看報、睡覺等,關閉手機,或把手機設置成震動,不在考場內撥打、接聽手機;不在考場內或考場附近交談;不得隨意離開考場。
加強巡查,及時警示學生中出現的作弊苗頭,對于作弊事實進行記載、并及時獲取作弊證據往上匯報。
離考試結束還有15分鐘時,提醒考生等等。
張凡是第一次參與監考,可也沒有緊張,反而像是來玩的,比任何人更加輕松。
老校長瞥了一眼有點心不在焉的張凡:“你小子聽明白沒有?”
張凡回過神來,看到老校長嚴肅的臉色,連忙點頭:“校長,您放心吧!我是第一次監考,但考試場面見得還少嗎?監考老師要怎么做,心里很清楚。”
“你清楚就好,出了問題,我拿你是問。”
張家寨小學期末考試,就連一些游客也來了興致,在外面圍觀,忽然發現回憶滿滿的。眼前這種場景,不正是他們小時候那樣嗎?
看著那些小家伙緊張的表情,忽然覺得很好玩,很開心。
“說到考試,印象最深刻的,無疑就是高考的時候。那段時間,整個人都被搞得神經兮兮的。”有位游客感慨道。
“那小家伙看到嗎?嘖嘖!現在才開始抄資料,要作弊也要早點準備吧?太沒誠意了。”
“哈哈!寫在衣服內則,這種套路都是我們玩剩的。”
周圍的人望過去,還真看到一個小家伙才在自己的衣服內側狂抄資料,頓時都哭笑不得。
認真觀察,不僅僅那小家伙,還有好幾個人也在臨時“抱佛腳”。一些作弊手段,他們看了都覺得好笑。
“第一科是語文,我最期待的還是他們的作文。”
“現在小學生的作文真的精彩,比我們寫的論文好玩多了。”
“可不是?現在傳到網絡上的那些作文,挺搞笑的。”
張凡拿著密封的考卷,來到教室,看了看時間,還有十分鐘。
“現在所有的書本、資料,全部拿出教室,主動一點哈!”張凡掃了一眼下面坐著的小家伙們。
這些孩子,有信心十足的,根本不擔心,甚至躍躍欲試;也有皺眉頭的,這時候才如饑似渴地讀書,復習知識;還有已經死心的人,一副要殺要剮隨便你的模樣…
“作弊可不是好習慣,你們可別打歪主意。其他的,我會放松一點,明白嗎?”
窗邊不遠,正在圍觀的游客狂翻白眼,這是要放水的節奏?
這么明目張膽,你就不怕老校長找你算賬嗎?
下面的小家伙聽到這話,眼睛一亮,有人忍不住舉手詢問:“凡叔,你要怎么放松我們?”
“別套交情,在教室要叫我張老師。”張凡瞪了一眼那小家伙。
圍觀的游客再次翻白眼,一本正經的樣子,怎么看怎么好笑。
“別看人家的,有不懂的跟我說。”張凡語出驚人。
下面的小家伙一個個瞪大眼睛,有人已經興奮得大叫起來。
“真的可以問你?”
張凡剛要說話,教室門出現一張黑臉,正是老校長。
“張老師,你出來一下。”
外面圍觀的游客已經瘋狂地哄笑起來,尤其是看到張凡那驚愕的表情,還有那些幸災樂禍的小家伙們,頓時都忍不住了。
張凡瞪了一眼那故意的小家伙,放下狠話:“都自覺一點,一會我要檢查,尤其是那小子,別得意。”
大家都知道,張凡指的就是剛才給他挖坑的小男孩。
誰知道那小家伙絲毫不擔心,他就是已經死心的那一小部分人。反正不指望考出什么好成績來,也不打算作弊什么的,也就沒有什么好顧忌的了。
張凡被老校長叫出去,教育了一番,才一臉訕訕地回來。路過那些游客,紛紛被調侃。
“張大地主,還是你厲害,我是第一次聽見監考老師這么大膽的。”有人給張凡舉起拇指。
張凡白了一眼:“別鬧,你們都知道我不是要幫助學生作弊的意思。”
回到教室,張凡開始檢查大家東西,一切書本等都要拿走。有時候從小家伙衣袖里面拿出小紙條,有時候從他們筆的內部抽出抄寫的資料等等。
很快,就被他收了一大堆的東西。圍觀的游客們,都偷笑不已,心里暗笑:看看吧!還是用我們老一套的手段,怎可能不被發現?
見他們苦著臉,張凡瞪了一眼他們:“不知道寫小紙條是最低級的作弊手段嗎?以后能不能有點新鮮的?”
下面的小家伙有人問:“那什么才是新鮮的?”
“比如…”
張凡還沒說完,門外又傳來一句熟悉的聲音。
“張老師,你出來一下。”
外面的游客,已經笑得肚子都要疼了。
張凡回頭一看,臉色也僵了僵,辯解道:“我這不是教育孩子們嗎?校長,您可不要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