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節目錄制 旁邊,方達他們只是攝影,沒有打擾,要把這最真實的一面拍攝下來,展現給觀眾朋友們觀看。
等王玲他們忙完,將那些收割好的蔬菜搬到路邊,然后用拖拉機將一筐筐的蔬菜,從地頭拉到收購站進行裝車,才開始問問題。
那輛拖拉機,是劉偉家的,他老子也跑到張家寨混業務,專門在張家寨運貨。
自從張家寨水泥路搞好之后,劉偉再一次捉住時機,勸自己的老子到張家寨來。專門到這里來拉蔬菜,就是走村民的田地跟收購站這段距離,因為收費不貴,大家都愿意將蔬菜的搬運交給他。
別看劉偉的老子一次收費不貴,可一天下來,也能賺一千幾百元,一個月妥妥的過萬,甚至有可能達到兩萬的利潤,比他以前那樣要好得多。
這些小道,沒辦法走大貨車,否則也沒有劉偉老子的生存空間,收購站的大車直接開到蔬菜地的邊上來就行,還需要過他一手?
方達他們從最開始問起,就是當時怎么就那么愿意相信張凡,跟著一起干。
王玲一家本就對張凡萬分感激,自然是什么好話都夸張凡,把他說成一個十全大能人了。
半年前,小叔子葉天生被人追債上門,張凡順手解決,幫忙賣了一條巨型黃鱔開始。接下來,就是跟著一起種菜,種植草莓,收獲了第一桶金,高達十多萬,讓全村都羨慕不已。
接著,蔬菜他們都選擇生長期短的種類,價格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水準。
因此,這半年來他們家也賺了好幾十萬,有一定的能力跟著張凡搞溫室大棚,他們都是不計后果地跟著張凡一起搞,對張凡的信任是毫不猶豫的。
方達他們也很專業,將所有的因素一一列出來。除了村民的大膽投入,認真管理,以及張凡的積極作用外,還有就是當地的土地條件,氣候環境等都做了一定的分析。
總之,他們最后得出結論。張家寨能有今天的發展規模,能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原因方方面面,很多。
其中,最大的功勞當然要給張凡。沒有他的帶領,沒有他的專業知識,沒有他的出謀劃策,沒有他聯絡外界的收購商,就沒有今天的張家寨。
此外,還有村民的信任,他們的膽識,決心、努力等等。一切的成功,都是離不開自身努力的。
最后,就是這里的土地、氣候等環境條件,提供給生物生長最佳的環境,才能種出那么高質量的蔬菜,硬生生在無公害蔬菜產品殺出一條血路來。
“沒有補充了吧?”方達問道。
等拍攝結束,還需要剪輯,將這些談話,插進到之前的拍攝里面去,才能形成完美的《搖錢樹》節目。
方達他們發現,張家寨的發展史,非常具有獨特性,是其他地方所復制不了的,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
這里面有一個關鍵的人物,將這一切完美地串聯在一起,使得這個曾經落后貧困的小山村,開始爆發出燦爛的光芒。
“這位大哥,我也能上電視?”葉天生忍不住問道,心里有著期待。
那是省電視臺呀!要上電視,可沒有那么容易,簡直就是跟做夢一樣。
方達他們頓時笑出來,像葉天生這樣的反應,其實他們見得多,并不稀奇,也沒有覺得不好。
“是的,不單止你,你家里人一個不剩都會跟張凡他一起在節目中露面。”
“那真是太好了,你們這期節目什么時候播出?”葉天生追問。
王玲覺得小叔子今天有點反常,想上電視有點瘋了吧?她剛好相反,并不是很想在電視里面出現。
“要等下一周六,到時候你們可以鎖定我們的電視臺。對了,這次又賺了那么一大筆錢,有什么計劃嗎?”方達又問。
王玲給自己小叔子使眼色,讓他來回答。
正合葉天生的意愿,他就不跟大嫂客氣,接下來的計劃,他們家早就商量好的。
“建一棟樓房吧!然后剩下的錢繼續投入到溫室大棚的建設。”葉天生說道。
其實,他跟李全一樣,都想著跟張凡一樣,買一輛車。不需要太貴,幾萬元就能開的那種,看著別人開車,實在是手癢。
以前,沒有能力買車,連做夢都不敢做。
可是,現在家里有這個財力,張家寨幾乎所有年輕男人的心思都動了起來。時不時,就能聽見他們三五成群在討論,什么車子便宜,性價比高等等。
從對車子一無所知的他們,通過手機在網絡上查詢,已經個個都能談論一些比較專業性的東西。
葉天生跟李全他們,還商量著過了年后,大家組隊去學開車,考駕照等等。
為了這個事,李全跟他老婆都吵過架。最后,李全那犟脾氣,家里人終于點頭,讓他過了年去學車,然后給他買一輛十萬左右的車子。
老實說,家里有一臺汽車,都特別有面子。以后,去鎮街道也方便,總歸是好的。
“溫室大棚還繼續搭建?”方達微微一驚。
這戶人家,已經搭建了十畝地,看來他們對溫室大棚種植很有信心,否則不會砸那么多資本下去。
“肯定的,也沒指望搞成凡哥的那種規模,有一半左右就不錯的了。”
葉家也發現,溫室大棚種東西要快很多,又能阻攔一些外來的害蟲等。
今天的拍攝,就差不多到這里,正當他們準備結束,收拾設備的時候,遠處傳來比較大的動靜。
他們望過去,一群人在圍觀,看得不是太清楚,就連那些游客也湊熱鬧。
“走,過去看一看,估計是一件大事。”方達說道,因為他看到了縣長也在里面。
現場,張凡在中間,他身前擺著一張桌子,上面堆滿了嶄新的鈔票。
再前面,是幫他管理草莓園的幾個婦女園丁,草莓有那么高產,也離不開她們的努力。她們神情十分激動,也有點不好意思。
周圍,是游客、外村人、張家寨村民等等,大部分人眼中流露出羨慕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