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張家寨道路網第二百四十一章張家寨道路網 類別:
作者:鐵不拐 書名:
有了張凡的資金投入,熊爭先在兩天內將設備拉了回來,管理葡萄園的魏順他們也幫忙,將材料搬到小山谷溪流的上流去,在一個水潭開始安裝。
村民們算是見識張凡那賺錢跟花錢的速度,賺錢雖快,但花錢也不是小打小鬧。一個葡萄園又要投入上百萬,其他人根本不敢想象,也做不到,難怪張凡暴富,他們只能跟著喝湯。
另外,張凡打算自己出資,修建一節道路,直通小山谷。
那樣的話,以后拉貨,往里面運材料等就會方便很多。可即便是修一車道的水泥路,連接差不多五百米的距離,也要不少錢吧?
何況,張凡計劃修三米多,接近四米寬的水泥路?
根據專業人的計算,大概要花二十萬左右,聽得村民們暗暗咋舌。就更加不要計算沿途所使用的土地,也需要錢去解決。
“要這么寬的路?”老村長問道。
張凡跟他說:“其實,也只能算是一車道,稍微大的大貨車走就差不多霸占了。要是修成五米寬,變成兩車道,感覺是沒有必要,三米多一些正合適。”
他了解過,標準的一車道,其實就是兩米多寬而已。也有些特殊的車道,是超過三米的。因此,張凡修差不多四米寬的道路,也不算浪費。
“行吧!晚點我去跟那些村民聊聊,需要占用到的土地,測量出來,然后再談價錢。”
“等等!”張凡見老村長就要動身,連忙說道。
“還有事?”
張凡點頭:“不單止通往我山谷那邊的道路,我計劃將村子的道路網建起來。”
“村子的道路網?”老村長一愣,聽得不是太明白,張家寨能有什么道路網?
“你們看,我們村的硬底化道路只進村,連接村民家的道路還是土路。我是想著,將村里所有的土路硬底化。”張凡說出自己的驚天計劃。
村長等人是嚇了一跳,將村子所有的土路都變成水泥路?也就是家家戶戶都有水泥路到家門口?
這樣的措施,在整個黃石鎮都沒有呀!那怕算上鎮中心的街道周圍,也沒有這種待遇。
“得花多少錢呀?村民暫時不一定樂意。”
村支書驚駭之余,也擔心,計劃是美好的,現實又是一回事。
盡管村民現在都賺了不少錢,可要花那么多錢將水泥路修到家門口,恐怕也很肉疼,舍不得吧?
“這錢我來出,讓村民配合,一些路段需要拓寬的,會占用到田地的,大家都商量好。”張凡能給母校捐那么多,給自己村做點貢獻自然也沒問題。
此話一出,老村長他們再次目瞪口呆。那樣的話,估計要砸下去上百萬吧?
這小子…
他們反應過來,立即鼓掌,那樣的話,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至于會占用到一些村民的田地,大家看在水泥路修到家門口的份上,應該都不會有意見,肯定得積極配合。
“好樣的!”
“嗯!這是村里的一件大事。我得找大家開個會,家家戶戶都要參加。”老村長說道。
難怪,張凡會說村子的道路網。可不是嗎?一旦修建成,家家戶戶水泥路到家,就形成了一道水泥路連接起來的網。
想到這,村干部們都興奮起來,整個黃石鎮,只有他們張家寨能做到呀!
也就他們張家寨有張凡那樣大方的人,換成別處,即便有富豪,人家不一定愿意支持家鄉建設。
“還有通往紅山那邊的,也要一起搞。不過,紅山是我們村重要的旅游地,不能隨便,我打算讓人修綠道。”張凡再次語出驚人。
“綠道?那是什么?”村干部還是頭一回聽到這樣的名詞。
張凡只好跟他們解釋,綠道是一種線形綠色開敞空間,一般是林蔭小路,供行人和騎單車者進入的游憩線路,通常沿著河濱、溪谷、山脊、風景帶等自然道路和人工廊道建立。
也就是說,機動車不能隨便走的道路,專門是用來散步、旅行用的。
如今綠道大致分三種,郊野綠道、城市綠道和社區綠道。
社區綠道主要連接居住區綠地;城市綠道主要連接城市里的公園、廣場、游憩空間和風景名勝。
郊野綠道的建設難度較大,主要是游客的需求不足。
城市綠道建設難度小,它最利于建設、推廣的特點是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公園綠地等設施,穿針引線,見效快,分布廣。
目前,國內不少大都市都有自己的城市綠道,給繁忙的都市留下一處供人靜心的地方,深得某些市民的喜愛。
“以后,我還會購進一批自行車,免費讓大家使用。”張凡早就想好的,現在手頭有錢,也就提上了議程。
做這一項惠民工程,沒有兩百萬起步,恐怕是做不好的。
村支書他們驚喜之余,也滿是佩服。要是他們,即便有那么多錢,可要拿超過兩百萬出來惠及村民,為村子做貢獻,估計也不愿意。
他們商量過后,村民們很快接到開會的通知,開會的內容也被稍微透露,張家寨沒多久再次沸騰起來。
把水泥路修到家門口,這是曾經的夢想呀!
“我就說,小凡發了財從來不會忘記我們鄉親的。”
“那得花多少錢呀?”
“修路的事,我是雙手贊同的,那怕會占用我的菜地。”
“也沒有誰反對的吧?”
游客們也得知一個事,以后不久將會修建一條綠道通往紅山腳下,到時候還有免費的自行車騎,都替張凡舉起一個拇指。
張凡家,小叔他們也沒說什么。花了不少錢是沒錯,但積陰德的善事,還會記錄在村志上的大事,幾乎是名留青史,只要家里有能力,怎么可能有意見?
一天后,這個驚人的消息傳到其他村子,都是羨慕呀!鎮長他們對此都是高度贊揚。除了自己村,他們可是知道,張凡在一中還追贈了不少錢,替學校解決了大麻煩。當然,也替他們領導班子解決了大麻煩。
于是,張凡的名聲在黃石鎮再次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