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二十二章 傳法

第三百二十二章傳法第三百二十二章傳法  作者:

  “法海。”余道驀然想起前世傳說中的一人,對方叫做“法海”,雖然記憶有些模糊,他已經不記得對方是什么下場,但總歸是個可悲的人物。

  當即,余道的眼神變得有些古怪,不過一想到老和尚要把自家的道統傳授給他,他就把這點古怪拋到腦后。

  “不幸跌落至此,沒曾想還會一番機緣自己找上門來。”余道感應著自己袖中的斬仙劍丸,心中略微歡喜。

  斬仙劍丸是由舍利子煉化而來的,此番能得到老和尚的道統,應該和舍利子的功效脫不了干系。

  見余道出神,老和尚并沒有說話,只是眼神溫和的看著他。

  余道醒悟過來,拱手一禮,說:“多謝師兄賜下法號。”他也不客氣,直接認下對方這個師兄。

  反正不是當徒弟,只是當個師弟,有何猶豫可言。即便是當對方的徒弟,看在對方修為和手中傳承的份上,余道也不會猶豫。

  達者為師。

  現在沒有付出什么,就能收獲一份道統,實在是他的一件幸事。

  “請師兄賜法!”余道躬身,長揖不起。

  老和尚見余道認下法號便索要法訣,面上并沒有什么不愉之色,他灑然一笑,不再言語,微闔上自己的眼眸,手指掐拈花狀,正襟危坐。

  一股肅穆的氣息從老和尚身上散發出來,余道注視過去,發現老和尚面目上流露出寶相莊嚴,在他的映襯下,旁邊高踞于供桌上的破爛佛像果真成了泥胎木偶,再無森嚴可言。

  金燦色的光芒從老和尚的毛孔、發絲間釋放出來,和尚頷須飄動,衣擺飄舞,讓人看見,心中不由的生出一種頂禮拜膜之情。

  余道呼吸著變得清香的佛堂氣息,心中出現兩個字“坐化”!

  這老和尚,果真不是低階修士,其修為,或是煉罡,或是…歸一。

  只是和尚身受重傷,肉身皆數腐朽,仙藥難醫,此時只能選擇主動坐化,如此才能調動最后一點法力,進行傳道。

  余道看著老和尚的動作,心中更加期待。

  老和尚這種動作,代表著他所要傳授的法訣,非是記載在金簡玉冊上的東西,而是凝聚在他的腦中,需要行那醍醐灌頂等手段,才能傳授的法訣。

  堂中金光大盛,老和尚盤膝于爛蒲團之上,恍若變成了金身佛像,器宇神異,寶相莊嚴。

  臨了最后一刻,他睜開眼睛,看著身前的余道,眼中浮現出一絲笑意。

  余道看著老和尚眼中的笑意,心中不由一動,暗道:“這老和尚莫非藏了其他心思。”可是他仔細思索著,無論是他的神魂還是他的不死心,都沒有傳出危機感。

  老和尚看了余道最后一眼,抬起頭,伸出枯瘦的手指,一手指天。

  嗡!咔咔咔!金光迸濺,一根根須發從和尚體內釋放出來,扎進地面,將青石板擊破。

  余道看著眼前一幕,蹬蹬蹬向后連退三步,然后略微恍惚的看著眼前此情。

  老和尚并沒有凝聚出靈光傳給余道,而是身子崩解,顯出了原形。

  一顆枯瘦的老棗木憑空出現在佛堂的之中,搖晃著張開,推倒供桌上的佛像,擊破頭頂的破瓦,根須扎進了小廟地底。

  棗木金燦燦,枝葉脈絡分明,仿佛金砌玉雕。

  光明大放,出現在山頂之上,將周遭染上一層金輝色。

  廟外的凡人們見到這一幕,全都怔怔的看著廟里長出的半截金棗木,神色大驚。

  余道仔細盯著棗木,心中有些拿捏不住老和尚的意圖。他仔細看著棗木,忽地發現金色棗木的神態和廟中被伐的那顆極為相似。

  也不知二者是同為一體,還是薪火相傳。

  哞!聲音震動,佛音梵唱出現在余道的耳邊:“我有真經妙法,欲傳世間有緣人!”

  “本門經文號稱《地藏度厄經》,有普度眾生,修善結緣,歷經劫波之效。學得此經,能消除涎病,清凈旁生之業障,遣除役使之苦;能消除惡鬼癡心所引起的旁生業力,送其墮入幽冥;能清凈煩惱障;能摧滅貪欲心;圓滿精進度;祈禱世間一切佛菩薩之功德…”

  一片片金光凝結成形,灑落在余道的肩頸,余道心思略動,便將其煉化,吸納了其中蘊含的真意。

  一部部經文直接出現在余道的腦海里面,讓他一時間怔在原地。

  余道的靈臺上出現了種種誦經聲、木魚聲,響個不停,好像有一個老和尚站在他的身邊,敦促著他修習經文。

  沒怎么接觸過佛家經典的余道,一瞬間,便修習了十數部經書。這還沒完,只見他袖中的斬仙劍丸顫動不堪,兩者氣機相連,余道的智慧一下子得道者增長。

  種種慧光出現在他的腦中,讓他剎那間又修習了數部經書。

  一剎那一部,一彈指十數部,眨眼間,余道便修習了一千三百部經文,窮盡了老和尚畢生所學的經文。

  身化棗木的老和尚感應到自己記憶中消失殆盡的經書,身形顫動,但隨即就是歡喜。

  他本以為眼前修士只是他的有緣人,能延續他的道統,讓他渡渡最后一人,沒想到眼前人資質之不俗,挖空了他腦中的經書,幾乎有“佛子”潛力。

  “此人若是生在釋家佛門中,定能生出大智慧和大威能,降妖伏魔。好在現在也不晚,有我相助,定能步入善途,弘揚善法。”

  老和尚將自家的道統傳授給余道,自然是存了一些心思的。畢竟,老和尚雖然已辨別余道不是極惡之人,但也不想自己所托之人非是善人。不過他并沒有留下險惡的暗手,準備坑害余道。

  而是使了個小手段,想要潛移默化的影響余道,讓余道踏上善途。

  這個手段能否成效,其實還要聽天由命,看余道是否愿意接納,并不是強迫性的,所以也沒有引起余道手中諸般法寶以及他神魂的警覺。

  余道在煉化了老和尚記憶中的一千三百部經文之后,已然知曉種種佛家理念,深諳禪機禪鋒,佛經修為比世間皓首窮經、專研百年的僧人還要深厚。

  但是他的心思并沒有得到改換,只是相當于在數息時間內鉆研了常人一輩子才能鉆研透徹的經書。況且,這些經書只是普通經書。

“都不是修行典籍。”余道心中浮現念頭  整整一千三百部經文,字字珠璣,囊括世間奧妙,度人向善,導人求佛,但就是沒有一字一言具體地涉及到修行,只是僧人用來誦讀,增長感悟的經書。

  這便是老和尚一脈用來傳道的《地藏度厄經》?

  余道皺眉看向身前的金棗木…

飛翔鳥中文    聊齋求道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