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112章 一大堆證據

  熱門小說推薦:

第0112章一大堆證據第0112章一大堆證據  小說:

  作者:

類別:玄幻小說  “噗嗤…”和范千秋提出反對意見時鴉雀無聲不同,這次有人忍不住的笑出聲來。

  范千秋年輕,但名聲在外,專家們對他很尊重。

  高飛就不同了,既年輕也沒有名氣,看起來就像是湊數的。

  湊數就湊數,居然還嘩眾取寵,不嘲笑你嘲笑誰!

  就連范千秋也露出一抹苦笑,顯然不認為高飛的支持是什么好事。

  陳定星露出一絲尷尬的神情道:“高先生也有不同意見,你也是憑感覺?”

  “哈哈!”陳煥之笑起來。

  其他專家也是連連搖頭,只當一場熱鬧。

  高飛搖了搖頭:“我不是憑感覺,我有證據。”

  “有證據?”所有人更樂了。

  在座眾人除了范千秋之外,搞研究的年頭比高飛的歲數都大,盡管大多數人沒有真正見過平安亭帖的真身,對這件稀世珍寶卻并不陌生。

  而且過去的一千多年來,無數的文人墨客,書法大家都對平安亭帖有過各種各樣的評價和鑒賞,偶有質疑也都空口無憑,從來沒有一個人拿出過證據。

  這也是專家們一致認定平安亭帖為真品的原因。

  高飛居然說有證據,難道是王之給他托夢了?

  面對嘲諷,高飛不為所動,繼續道:“我有證據認為,這幅平安亭帖并非王之原作,而是米元章臨摹的!這是一幅超級贗品!”

  米元章臨摹?

  這種論調,高飛并非是第一個提出,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早在數百年前,藏家唐文明就曾經提出過一個假設,懷疑平安亭帖其實是米元章臨摹而成。

  但這個假設需要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基礎,那就是米元章一定是要看過平安亭帖的真跡才能臨摹。

  真跡何在?米元章為什么要用一幅臨摹品替代真跡?

  唐文明給不出答案,歷代質疑者也給不出答案,只能不了了之。

  高飛堂而皇之的說有證據,專家們當然不信。

  這么多年,這么多大家的研究,都沒找到證據,你一個湊熱鬧的就有證據了?

  陳煥之干笑一聲:“這位…高先生是吧,你既然有證據,那就拿出來吧。”

  大家一陣嗤笑。

  滴,獲得來自陳煥之的輕蔑,11

  滴,獲得來自鞏中夏的嘲諷,15

  滴,獲得來自陳定星的怨念,16

  一連串的情緒收入來自會議室中除去范千秋的每一個人,就連陳定星似乎也非常不爽。

  但高飛不是為了讓大家爽才來的,既然兩個小時收了三萬元的出場費,就得對得起這筆錢。

  “證據很簡單,北涼詩人梁標青在公元994年的一封書信中,曾經和友人提及過,在米元章處觀賞平安亭帖。后涼時代,公元1035年,后涼樞密使李錦也曾提及自米家后裔手中購得一幅天下無雙的書法,盡管并未提及名字,卻能從描述確定為平安亭帖。”高飛侃侃而談道。

  眾人全都瞪圓了眼睛。

  梁標青是誰?

  李錦?李錦倒是知道,后涼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書法家,但高飛提到的書信和札記,那是什么東西?

  倒是范千秋蹙了蹙眉道:“高先生,李錦的故事我不太清楚,梁標青的書信可是出自鶴水集嗎?”

  高飛點點頭道:“梁標青的書信可查閱商務印書32版鶴水集第112頁。至于李錦的故事,收入在九洲書局16版的大涼實錄第9卷第12節第11段。”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高飛提及的兩本書,大涼實錄倒是聽說過,卻并沒有人真正看過。至于鶴水集則是聞所未聞,甚至懷疑這本書是不是高飛編造出來的。

  陳煥之第一個笑道:“高飛,你居然看過這么多書,的確厲害。但這能證明什么?證明米元章確實收藏過平安亭帖?”

  高飛淡淡的道:“陳教授,請你告訴我,平安亭帖上第一個鑒藏印是誰的?”

  “米元章的,這有疑問嗎?”陳煥之道。

  高飛道:“印章上刻的是什么?”

  陳煥之愣了下:“凉太傅米。”

  高飛繼續問:“根據北涼書記載,米元章是在公元998年才獲封為太傅。既然如此,為什么梁標青在994年就看過平安亭帖,米元章卻直到998年之后才會蓋上鑒藏印呢?”

  “呃…”陳煥之無言以對。

  收藏家的秉性,專家們再了解不過了。就像是那些走到哪一個景點都要留下“xxx到此一游”的游人一樣,拿到一件珍品之后,恨不得第一件事就是蓋上自己的鑒藏印,以表“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心意。

  若是梁標青的書信真存在,高飛的疑問可就必須要慎重考慮了。

  高飛繼續道:“還有,李錦從米氏后裔手中購得平安亭帖的記載,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這幅平安亭帖的傳承中并沒有李錦,反而在歷史記載中,米元章死后,平安亭帖流入何延年之手。這兩個記錄彼此之間是沖突的,因為何延年和李錦生活的年代重疊了幾十年,何延年死后,平安亭帖又轉給王金祥。請問,歷史上到底有幾個平安亭帖,能夠同時被何延年和李錦收藏?”

  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問題,高飛提出來之后,眾人都啞口無言。

  直到此刻他們才發現,高飛真不是來湊熱鬧的,所說的東西大家從未聽聞,簡直就像是竹書紀年剛出現時帶給考古界的巨大震動一樣,堪稱顛覆!

  這還不算完呢,高飛繼續道:“另外,在北涼另一位政治家文學家蘇軔的詞中,我們也可以一窺端倪。”

  “哪一句詞?”眾人訝道。

  高飛吟道:“稚女鳴瑟,元章揮墨,欲與江左試比高。今朝風流,留待后人評,看滄海桑田千百年,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咦!”眾人都是一愣。

  蘇軔是文學大家,詩詞歌賦冠絕北涼,留下詩詞不計其數,這一首眾人也都聽過。

  這首詞是蘇軔記載的一次和米元章的聚會,詞中的“稚女”應是蘇軔的侍女,元章就是米元章,而“江左”則是歷史上對于王之的稱呼。

  之前大家都認為,這是蘇軔描寫的一次酒宴之后,米元章當場揮毫,想要和古時候的書圣王之一比高下的意思,后文更是充滿了時光匆匆英雄易老之意。

  可要是結合高飛之前的證據來看,卻能咂摸出些其他的滋味。

飛翔鳥中文    奶爸的殲星艦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