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零八章:說謊和記仇,都不是好事

  選擇:

  “額,你說的,也差不多。”

  所以,你這么笑瞇瞇地看著我是做什么?

  顧楠被荀看得背后發毛,流著汗挪了挪身子。

  果然如我所想,這顧先生是想以青州為始,傳書天下。

  荀笑著的眼睛瞇了起來,那是一番大事業,也絕對不是一番輕松的事。

  此路,是難于上青天。

  他沒有開口勸顧楠,因為他想,就算是他勸了,顧先生可能還是會用那句話來答他。

  有些事不是看有幾分可能才去做的,便是知道不可能也會去做。

  他不知道這般近癡的說法是何來的,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書,無奈地笑著。

  呵,大概,也是師門所傳了。

  也只有做著這種事的師門,才會這樣教人吧?

  他也分不清自己的心里多的是笑嘆還是敬重。

  孔融也明白了過來,如此就解釋的通了,為何顧楠會有儒家失傳的樂經一書。

  “顧先生,你的師門可有祠堂?”

  他突然出聲問道。

  “孔先生,問這做什么?”顧楠心中汗顏,這本就沒有這個師門,又哪里來的祠堂。

  “若有,在下懇請一入,叩拜先賢。”孔融深深地行了一個禮。

  “另外,若是顧先生不棄,孔某還想為先生之門撰寫碑文,立于城中。”

  他的眼神雖然平淡但是很認真,在他看來,此門不該這樣隱姓埋名,應該叫世代傳揚才是。

  他如此一人,尚被稱作青州名士,茍立名聲于州郡。而這本該世傳的一門,怎能籍籍無名,無人知曉?

  這讓他這樣的人如何自處,相比之下,豈不是成了欺世盜名之輩。

  我這還沒死呢,你要拜誰,顧楠按著自己的眉心,總不能讓他去拜白老頭吧,硬著頭皮說道。

  “額,我師門也沒有這些規矩,門中之人死后便燒作灰灰,不立祠堂的。”

  編一個謊話實在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

  “這樣嗎?”孔融有些遺憾地說著。

  隨后有轉念一想,燒做灰灰,揚于天地間嗎?

  這樣也好,也不負他們一生都在為世人奔波。

  之后,三人繼續談起了正事,畢竟顧楠請他們來,不是為了說她的師門的事情的。

  “顧先生,這拼音一說,是否和直音、反切一類注音法相同,不過,這些叫做字母的東西要如何讀?”

  荀把手中的書遞到顧楠的面前,他剛才其實就想問這拼音一事了。

  在中國古代沒有拼音都是用漢字來注音漢字的,漢時盛行直音法也就是用一個相同音的字去注音一個字,如材,才聲。

  然后還有讀若法,葉音法等等。

  而反切法是漢末出現的一種重要的注音方式反切法是用兩個漢字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分為上下二字,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從而組合成一個注音,如:“之乎”為“諸”。

  到這時其實已經很接近現代的拼音了,但是以字注音字的方式是有缺點的。

  比如各地的方言不同,對于一個字的讀法也不同,發音也就不同,這樣就會導致到最后甚至遠一些的兩地的人都根本不能交流。

  雖然有官話,但是百姓中依舊有許多只會講方言,畢竟很多人一輩子也去不了幾個地方。

  (在書中的時候為了方便和劇情發展,我沒有把這個問題很明確的表現出來,這里和大家道歉哈。)

  可拼音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拼音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能統一發音。

  “文若不知有沒有遇到過一種事?”顧楠沒有先回答,而是問了他一個問題。

  “有時不太能聽懂各地方言。”

  “這。”荀的眉頭微微皺起,確實,時常也會遇到只會方言的人,若是對方再不識字,就真的是很難交流了。

  “這拼音字母有固定的發音,用法和切音法相似。若是真的可以傳行開來,就可以統一字音。”

  顧楠平靜地說著,這也是她這些年來游歷各地的一些感觸。

  發音不同的問題其實到中國近代都沒有完全解決。

  《沈氏音書序》就有記載幾句話。

  “歐洲列國之強,…有羅馬之切音也。人易于讀書,則易于明理,理明,利弊分析,上下同心,講求富強。”

  “以切音以識漢文,…全國皆能讀書明理,國家何致貧窮?人民何致魚肉?”

  “中國政府非注意下層教育不可,欲去下層教育的障礙,非制一種溝通語言的文字使言文合一不可”。

  (咳咳,我知道有人可能說我水字數,但是有些東西我還是希望能夠傳達給大家,我們現在所學習的東西都是先輩們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路,我們真的很幸運。)

  “統一字音。”

  “是啊。”顧楠看了一眼荀,伸一只手搖了搖:“你都說了,傳學天下人,沒有一個統一的字音怎么行?”

  荀的眼中露出了幾分了然的神色,幾個念頭之間,他就已經猜到了幾分這拼音的作用非同小可。

  低頭看著手中的書,他臉上的笑意更深了幾分。

  這顧先生,害得他都想一道試一試了。

  若是此事真成,世上如何,他一時想不出來,只知道,會和眼下這時全然不同。

  顧楠將她初步想教的東西都告訴了荀和孔融,想請兩人幫忙一起教學。

  當然,這前提是他們二人能夠先全部學會這些東西,以是三人在院子里坐了整整一個下午。

  等荀和孔融準備先行離開時,已經是黃昏。

  孔融都不知道自己是多久沒有這么長時間地坐著聽學了,他有一種回到了兒時聽先生講課的感覺。

  年紀到了他這時,實在是很難再感覺到這種心無旁雜的感覺了。

  荀也是借了幾本書告辭離開。

  聽他話里的意思,似乎是準備早些回去,好給人寫信。

  至于寫給誰,寫什么,顧楠就不知道了。

  只知道臨走時一副笑容滿面的模樣。

  潁川。

  “咳咳咳。”

  坐在房間里看書的一個年輕人忽然覺得身后一涼,猛烈地咳嗽了幾聲。

  窗戶又沒關好?

  年輕人回頭看向窗戶,皺著眉頭。

  關著的,那是哪來的風?

  沒再多想,年輕人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自手里的書上,像是在找著什么。

  等到,他把書翻完,似乎也沒找到他想要的東西,黑著臉嘆了口氣。

  “還是沒有”

  隨手把書放在一旁的地上,抓了抓自己的頭發,頭發被抓得散亂,他又不甘心地拿起了新的一本書。

  “荀文若,你且等著”

飛翔鳥中文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