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意義不同的獎章 作者:簾秋霽分類:
轉眼間,時間便到了元旦。
在這段時間里,秋少寒率先離開,隨即便是潘光。
方涵在營地里每天跟著沈耘執行不同的任務,慢慢也了解了運輸保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當然,兩名軍官在考察的時候,同樣身體力行。
沈耘沒有跟隨方涵前往卜雷加港口迎接第二批維和戰士前來,此時的他還要清點營地的各類物資和裝備,等待方涵帶人前來接收。
就在這種極為枯燥的日子里,當沈耘終于清點完一切的時候,營地門口值勤的戰士通報,不遠處自己人的車隊緩緩駛來。
帶著幾名連長指導員,沈耘在營地門口立定。
與第二批戰士一起來的,還有維和營的官員。這次倒不是麥瑟爾了,但漢斯國少將的軍銜同樣讓沈耘他們感受到了重視。
“歡迎閣下前來視察。”
沈耘雖然不認識這位,但依舊帶著身后的軍官們向他敬禮。
“你好,上尉,早在維和部就聽過你的大名。你可以叫我穆思爾少將。”
點點頭,沈耘再度向他問好,隨即將目光轉向了方涵身后的官兵們:“各位戰友,歡迎你們來到利西比亞中部運輸保障中心。”
請一行人走進營地之后,沈耘安排各班排主官負責帶領戰士們前去就餐,而他則請穆思爾少將以及方涵和連級主官來到了會議室。
“穆思爾將軍,交接的事宜,不知要怎么安排?”
聽沈耘請示自己,穆思爾點點頭:“沈,交接的儀式不用太過復雜,你們之前怎么做,現在就怎么做。我需要告訴你的是,鑒于你們優秀的工作,維和部決定授予你們和平勛章。”
沈耘愣住了。
和平勛章,這玩意沈耘之前聽說過。
其實這種勛章聯合國維和部每年都會制作一批,頒發給在世界范圍內維和任務執行最為突出的國家。
別看獲獎人數動輒數百,但就國別而言,每年僅有一個國家能夠獲得這樣的榮譽。
對于動輒耗費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米元來進行維和任務的各國,獲得這樣的勛章不僅是一種榮譽,更能夠擴大本國軍隊在某些戰亂地區的影響力。
沈耘萬萬沒有想到,今年的獎章居然會辦法給自己這些人。
回過神來之后,沈耘非常恭敬地沖穆思爾敬禮:“將軍閣下,感謝維和部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我有一個請求,希望能夠在門外的空場上,進行一次交接儀式。”
“在交接儀式的最后,將軍閣下能夠為我們的戰士頒發獎章,以此來激勵第二批戰士,更好地為利西比亞人民服務。”
沈耘的請求穆思爾自然不會拒絕。
“上尉,你的請求,正式我所想說的。我衷心希望,繼任的方能夠與你一樣出色。”
“方涵是我的同學,他的能力更在我之上,處理問題也更加穩重周全。我想,對于維和司令部來說,他正是運輸保障任務最為需要的人才。”
十分直白的對方涵的夸獎,讓方涵帶著感謝的目光看了沈耘兩眼。
他心里很清楚,沈耘這就是在為自己鋪路。
與此同時,他內心也升起了一股子壓力。
商議完了事情,沈耘通知炊事班的戰士將預留好的飯菜端了過來,一頓豐盛的午餐后,短暫地休息了半個小時,隨即在烈日炎炎中,一行人來到了集結好的戰士們面前。
作為半個地主,沈耘首先進行了發言。
短暫的五分鐘時間,沈耘以極為懇切的語言,對第二批維和戰士表示了歡迎。同時,三次申明了作為運輸保障部隊的職責和使命。
而方涵的承諾,同樣讓戰士們新潮澎湃:“走出國門,遠離親人。如果依照古代的軍事典故,我們可以算得上背水一戰。”
“有了第一批同志為我們打下的基礎,如果我們還做不好工作,得不到肯定,那這一趟維和任務,我們就白來了。我希望,你們能夠記住一句話,我們華夏人民子弟兵,召之能戰,戰之必勝。”
“要把運輸保障任務,當成一場硬仗來打。”
將象征運輸保障隊伍的旗幟交到方涵手里,交接儀式就算是正式結束了。
但這個時候,沈耘并沒有通知散場。戰士們正自納悶的時候,只見維和司令部的一輛車緩緩開到了他們身邊,隨即將車門打開。
“朋友們,”穆思爾開口的稱呼,經過翻譯之后,顯得尤為親切:“在你們面前這輛車里,一共有五百枚銅質的獎章。”
“我想,你們肯定猜不到它們是怎么來的。”
穆思爾顯然準備講述一個非常長的故事,而沈耘也做好了洗耳恭聽的準備。
“這些獎章的材料,都是維和部在各地武裝勢力家伙之后手機的彈殼。基本上各種型號的子彈和炮彈的都有。”
這是誰想出來的主意,沈耘心里真的有點膈應。
他深信,這些獎章的背后,定然是無數鮮血和生命。但現在,它卻被粉飾為一枚枚象征著榮譽的勛章。
“是不是心里有一種不適的感覺?”穆思爾似乎看穿了所有人的心思,主動問出了這個問題。
“我們之所以這么做,就是希望你們能夠看到,雖然你們做的已經足夠優秀,但是對著這些陷入戰火的國家和地區而言,還遠遠不夠。”
“是激勵,也是督促,更是警示。大家都是軍人,學習的都是武力解決問題的手段。但是我希望,我們在場的每個人,終其一生,都不要使用這種手段。”
“如果必須要用,那也是用來守護,而非傷害。”
翻譯也是個非常具備華夏文學底蘊的人,穆思爾的一番演講,被他翻譯成了極為震撼人心的話語。
聽到這些語言,跟著沈耘辛苦了五個多月的戰士們忽然就覺得,自己做的,對于這個世界來說,真的微不足道。
留了一段時間供戰士們仔細品味這段話,之后,在沈耘的口令中,戰士們開始有序地走到車前領取這枚意義格外不同的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