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獵 第330章 你還是太年輕(一更)
第330章你還是太年輕(一更)
第330章你還是太年輕(一更)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三月草長鶯飛,大地回春,萬物復蘇,休整了一個冬天的人們也開始活躍起來。
清明節前夕,楊順帶著一家老小,開車返回老家鄉下,位于紅楓的衛星城市紅安,郊區的某個鄉里。
踏青祭祖只是一方面,實際上,他還有很重要的一件事,考察農村現在的糧食情況,他之前花了幾百萬請人做市場調查,拿到了報告,自己也想親赴一線驗證一下。
“我就是農民的兒子,爸爸媽媽在農村生活長大,后來考大學才到城市里,爺爺奶奶更是不折不扣的農民,對于這個身份,我驕傲,我自豪。”
楊順逗著楊,任由他在自己懷里撲騰,親了親他的小臉,對汪卉說道:“我在徳國和瑞典與他們當地人聊天,許多人都說,他們每到周末就從城市里返回農村,在自家田地里勞動,做心靈的療養,這讓我印象很深刻。”
汪卉好奇:“我聽說國外都是機械化工業生產的大農場呀,難道還有和我們一樣,一家幾十畝地的小作坊嗎?”
“當然有,就說瑞典,990萬人口,有11萬個家庭農場,大部分就是你說的小面積耕地。但全國3/4的耕地都是大中型農場,10是小型有機生態農場,那個維京人生態農業集團就是最大的管理者,總裁博龍貝格的資料我也查到了,他和我國的常院士有合作。”
“哪個常院士?”
“工程院的常守正院士,轉基因植物的大力推行者,國內挺轉派的代表人物。”
“國內挺轉派的領頭羊,不是袁窿平嗎?”
“袁老十年前都不支持轉基因,一直在搞雜交水稻,袁老后來派他自己的兒子去學轉基因技術,才慢慢松口。他一直說的是,他支持轉基因技術的科研,而且愿意試吃轉基因農作物,但并沒有說支持全國大范圍種植轉基因作物。而常院士是從最開始就明確表態支持種植的,他是大力推廣者,這就是兩人的差別。”
“我好像記得,瑞典這個國家是反對轉基因的。”
“瑞典政府批準了一項玉米轉基因技術,但國內確實一直不種,而且諾獎他們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給轉基因技術頒獎,就是考慮到這一點。技術有爭議,每個人都如履薄冰,萬一砸了百年諾貝爾的招牌,他們可就是歷史罪人。”
“那你是轉基因的支持派,還是反對派?”
“我和袁老是一派,算是半個挺轉派吧,這門技術真的值得研究,但爭議太大,我暫是不支持推廣。”
楊順不敢冒然下結論,科學家不應該立刻站隊,非要站隊的話,也必須站在科學這一方。
說一個事情,在轉基因鬧得轟轟烈烈那一段時期,2016年6月份,有110多位公開支持轉基因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多數是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所以很多老百姓就說了:“難道這些主流的頂級科學家,對轉基因技術的了解,比普通民眾都不如嗎?他們可都是諾獎獲得者啊,100多人啊,他們都支持,你們反對有用嗎?”
可楊順很想問的是:“科學家有主流嗎?科學家是根據人多人少來定的嗎?”
這兩個問題是楊順借用的,原話是在討論哥本哈根協議時,丁中禮院士說出來的,當場就把咄咄逼人的喍靜給問懵逼了,最終這個所謂的“科學”協議,變成了大國政治博弈的工具,和真理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楊順就是這樣,如果轉基因被證明是正確的,他就支持轉基因,如果只是100多個諾獎獲得者喊口號支持,他還是持保留態度。
他只會站在科學真理的一方。
舉個最簡單的轉基因植物例子。
蘇云金芽孢桿菌(bt)對昆蟲的腸道壁有殺傷和破壞作用,一些科學家以此為依據,發明了轉基因bt水稻,bt棉花,將bt基因轉移到水稻和棉花的基因里,起到不用噴藥就能殺蟲的作用。
這些科學家認為,蟲子吃了這些bt水稻會死,但人吃了不會有事,因為昆蟲和人是不同種類,腸道結構不同,bt基因表現出的蛋白質,在人體的腸道里,只能算是無作用的普通蛋白質,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是能轉變成各種氨基酸的補品。
bt水稻的支持者,給不出完全無害的證據,因為要證明一個東西完全無害是不可能的,比如說吃了幾千年的面條完全無害,誰能給出證明?其實能給出一個“通過大規模試驗得出危害極低”的證據,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轉基因技術太新,實驗時間太短,支持者給不出來。
bt水稻的反對者,同樣給不出有害的證據,因為確實沒有一個可以信服的試驗數據,能證明吃了bt水稻對人體有害,什么“吃轉基因食品斷子絕孫”那全是不負責的謠言,“你不怕你吃反正我不吃”或“領導吃我就吃”,這種類似的話在科學面前更是顯得無知。
所以既然雙方都給不出證據,那就拖延吧。
時間會解決一切,科技在迅速發展,說不定萬一有哪天,能科學證明bt水稻有害,或者無害,給出權威結論了呢?
車輛在郊區道路上行駛著,楊順看著窗外路邊大片的耕地,看著田間豎立的稻草人,還有草垛,突然想起什么。
他拍著汪卉的手,說道:“2014年有一部科幻小說,叫《湮滅annihilation》,你聽說過沒有?”
汪卉對這個片子不熟:“很出名嗎?”
楊順道:“當然,它打敗了《三體》,奪得當年的星云獎,拋開民族情緒以及評委國籍來說,只看它的內容,它可以稱的上是經典,并且在2018年拍成電影上映,后面拍了幾部續集。”
“故事說的是什么?”
“這部小說里最引人注意的是基因融合,在某個區域里,所有的東西都被折射了,光,電磁波,甚至dna。于是動物和植物的dna都融合在一起,人變成了巨大的植物花,植物長成了人類的體型,梅花鹿的鹿角變成開花的植物,熊攻擊吃掉人,順便將人類的基因變成自己的,長出人的聲帶,說人話。”
前面田間又出現一個稻草人,楊順努了努嘴巴:“喏,小說里的也有真草長出的一個人的形狀,有骨架,四肢和身體,但全是草。”
“噫呃,好恐怖。”
汪卉縮了縮脖子,楊卻奶聲奶氣安慰她:“媽媽別怕,我來保護你!”
一車人都笑起來,汪卉太愛他了,親了幾下。
楊順也笑笑,思緒回到《湮滅》故事里。
細思極恐,如果萬物真能超過種族界線,連基因都能融合在一起,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
不要說不可能啊,轉基因bt水稻,不就是細菌基因和植物基因的融合嗎?
邁出第一步,后面就不遠了。
到了老家鄉鎮,畢竟是新農村,國家扶持力度很大,村里都統一蓋起了兩層半的樓房,水泥馬路修到家門口,家家都有車,戶戶都通網,農田就在房子后面,一家幾畝幾十畝不等。
楊中華和陳梅處理祭拜事務,楊順就簡單,叫來幾個鄉里的干部,搞了個座談會,打聽到不少事情。
一個共識就是:“這幾年,農民種糧食普遍虧錢,所以越來越沒人種田了。”
楊順問道:“不是國家有各種農業政策補貼嗎?”
“哪有這么簡單。”
鄉長在濃煙背后,搖著腦袋,自嘲一樣:“就說這幾年,水稻價格放開后,前年我們鄉里算了一筆賬,1000畝水稻凈虧8萬塊。人家樾南的大米到岸完稅,價格才1.56塊錢一斤,算成水稻1塊1一斤,我們這水稻成本就要1塊5,這誰還種水稻?”
其他人也是搖頭嘆氣,房間里只有煙霧繚繞,大家都愁啊,不知道怎么解決這個難題。
“為什么我看到的不是這樣?”
楊順把手機拿出來,搜了一條新聞:“這條新聞,揭秘不去北上廣打工,小伙返鄉種水稻狂賺百萬……”
“哈哈哈哈!”
“楊老板,你還是太年輕!”
“新聞要是都能信,那還叫新聞嗎?”
“你們前兩年養癩蛤蟆,不是吹牛逼,說一年賺幾萬幾十萬的,那新聞不是你寫出來的呀?咱們鄉里徐老頭把棺材板的錢都拿出來養癩蛤蟆,虧的眼睛鼓的跟癩蛤蟆似的,看誰都瞪眼!”
在眾老頭的哄笑聲中,楊順連忙解釋:“忽悠老百姓養蟾蜍不是我干的,是那群不負責的廠家瞎忽悠。真那么賺錢,他們自己還說什么呀,早自己去干,或者雇人干了……”
他還沒說完,突然醒悟過來,種水稻這么賺錢,為什么他們自己不去種?
再看那條小伙返鄉的新聞,里面太多破綻。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