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一十章 臉呢?

  第四百一十章臉呢?

  這次的事情表面看起來可是和林森一點關系都沒有的,所以他完全可以在家陪著老婆孩子玩,同時看戲就好。

  特種隊員們經過這段時間的不斷發展,更好的滲透到了長安城的方方面面,對于世家中人的偵查自然也更加全面。

  他們看似淡定實則慌亂的樣子,同樣落在了林森的眼里,讓他的心情這叫一個舒爽愜意。

  這件事情的影響還在繼續發酵中,也在逐步擴大著,尤其是在李承乾的有意無意的推動之下。

  李承乾親自出面表彰了萬年縣令他們還不算完,又將他們幾位有功之臣,和那些捐款最多的商人代表,都叫進了皇宮中,不僅親切的接見了他們,還賜宴款待了一番。

  像李姓富商那般首次受到如此禮遇的商人,差點沒幸福的蹶過去。

  回到家以后,更是逢人就說起這事,當然肯定要將李承乾也夸的天上少有,地上無雙的樣子。

  體會到自己現在處境的變化,縣令他們這些官員見面都是笑臉相迎,其他人見到自己就要豎大拇指,讓他感覺這五千貫花的確實是很值得啊。

  林森倒是從中琢磨出一點事情來,像是這樣用來打開突破口的地方,還有這么好的露臉機會,能夠被點名表揚的這幾位,就算不全都是李承乾的人,至少也得有那么一兩位是他的親信才對,就比如說萬年縣令,就有很大的可能啊。

  因為他那里前后對比也是最明顯的,當然得罪世家中人也是得罪的最狠的。不過由此帶來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啊。

  受到這些事情的影響,尤其是那些利好條件全方位的放出后,讓其他地方的商人們看到了奔頭。

  畢竟有李姓富商他們的待遇比照著,捐起款來這叫一個踴躍,甚至稱得上是洶涌。

  為了爭取那幾個給自己單獨樹碑立傳,還有送孩子入學的名額,那些個豪商差點沒打起來。

  用來建設書院的錢,更是滾雪球一樣迅速的壯大。

  尤其是在各地都推出了隨時張榜更新的措施以后,每天早上起來更新過的捐款光榮榜上,那數額還有排名,都會有不小的變化,可見那些商人們對于這些事情,是有多么的執著啊,對那些好處是有多么的渴望。

  而那幫子世家中人自然也坐不住了,商人們捐的越多,他們遭到的唾棄就越多啊,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以前他們以為自己的影響力能夠達到,讓大家都跟他們一樣隨便打發一點完事,可誰想到李承乾那邊竟然給了這種釜底抽薪的政策。

  而且有了李承乾的關照以后,他們也不可能對那些富商怎么著了,法不責眾啊。

  連那些需要仰仗他們鼻息,或是庇護的商人都參與了進去,他們還能指望所有的商人,都為了他們的面子改主意不成?

  人家本來就是看到他們原來也并不像自個想象中那樣一手遮天,這才敢于有此嘗試的,這已經是對他們的威信的一種傷害了。

  而隨著捐款的事情,成為越來越多的人議論的焦點話題,他們的威望也是越來越差,唾棄他們的人屢見不鮮,贊頌卻聽不到一句。

  即便他們派出了人手,私底下出去想要扭轉下對他們的輿論風向,人家一句“捐款建書院都舍不得出錢,還能干什么好事?”就給堵死了。

  因為仔細想想,他們在理所當然的享受著自家的好名聲的同時,確確實實的沒給周圍的民眾干過什么好事啊。

  修橋鋪路大都是人家商人出錢的,普通人想學習知識,壓根都求不到他們頭上去。

  反倒是有意無意的仗勢欺人的事情可是做了不少,要不然他們手底下哪來那么多佃戶還有奴隸啊,還不都是被他們擠兌的。

  這么想來,他們確實是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證據,理直氣壯的回擊回去。

  所以最后罵他們反倒是成了一種風潮,不罵兩句反倒是容易變成階級敵人,很容易被人看成是這些吸著民脂民膏畸形成長起來的世家大族手底下的走狗。

  被人圍著罵一頓還算客氣的,被群毆了都沒地說理去。

  還真就有世家的家丁跑出去給主家開脫,被人認出來而遭到群毆的。

  結果衙役來了先看會戲,等著揍得差不多,都出完氣了,這才吆喝著把人趕走。

  至于說抓人?不好意思人太多了,抓不過來。順便大概還要送上一個鄙視的眼神就走人了。

  為這事去找萬年縣令?之前給人的羞辱怕是還沒忘了吧。

  哪怕真的抓回來了,分分鐘百八十號人跑來,告你手下主動尋釁滋事信不信?

  大家那是純粹出自公心,幫忙教訓這些仗勢欺人的下人而已,不給個見義勇為的表彰就罷了,你還能想倒打一耙?臉呢?

  世家中人當然也在朝堂上想了辦法,找人出來吆喝著書院的捐款事項中有種種不合理之處。

  立碑傳記啊,讓商人之子去上學啊,這些全都于禮不合云云。

  如果商人之子去上學,保準沒人會去上學,這種威脅的話也都說了。

  可李承乾笑瞇瞇的說了一句,如果不讓商人之子去的話,你們會把自家的學子全都送去書院嗎?

  或者你們能掏出錢來建設書院?我保舉你們的孩子一個前程都行啊,這些人就全都啞火了。

  他們的孩子都想方設法的朝各家的私塾里送呢,壓根就不會來這種普及教育的平民書院學習。

  至于掏錢,就算能掏的出來,他們敢嗎?怕不是接著就被以貪腐的罪名送進牢里去吧。

  后面再有出來扎刺的,李承乾很干脆的都給強壓了下去,還讓考功科的把這些人全都記了下來,實際上他本人大概也在努力記下這些人的樣子。

  這特么都是世家中人的門下走狗無疑了,即便有些是單純的老學究,以后也顯然不適合重用了,還是老老實實的去教書育人吧。

  反正這些人在貞觀朝能蹦跶多久還不知道,在他李承乾上臺以后,基本是前途無亮了。

  最后世家中人一看暫時是沒有好招了,捐款的日子馬上就要結束了,咱們花錢買個好名聲吧,就當破財免災了。

  咱也多捐點吧,至于說臉面,在事關家族興衰的大事面前,一點臉面算什么,更不要臉的事又不是沒干過,只要能把聲望維持住,誰不得給咱們面子。

  于是幾大世家的人商議了下,還是同進退吧,一家子捐一千貫好了,就在期限內的最后一天去上繳吧。

  既能展示出自家的誠意,又顯得自家相對還是比較廉潔的,并不像那些商人一樣滿身的銅臭味,就知道撈錢。

  咱們這可是節衣縮食的,才好不容易才擠出這些錢財來的。

  為此咱可是馬車都不坐了,改成了牛車,多大的一份心意啊。

  結果他們還是被罵了,而且被罵的更慘了。

飛翔鳥中文    植掌大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