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5章12三點不成熟的小想法《》正文卷5章12三點不成熟的小想法 李小森提的第一點想法,是他覺得目前華夏其實缺乏“制式化”。
職業者是修行的結果,而修行是一個發掘自我的過程,越是強大的職業者,就越是獨一無二。
華夏有很多“高手”,但其實沒有真正的“軍隊”也沒有“軍人”。
因為軍隊需要個性,但不能只有個性,還需要制式化、紀律、規矩。這是李小森在森德洛學到的東西。
“其實我也不是很懂啦…但目前看來,短期內重新培養出一批高手的可能性,比較小,畢竟一個月前的戰斗中損失太大了。”
李小森剛才在房間里,斟酌著措辭,說道,“但如果把目前還保留下來的‘高手’,做制式化的訓練,成為真正有紀律的‘軍人’,感覺這應該能提升不少華夏的整體實力。”
其實李小森只懂修行,對于制度方面的東西,壓根沒什么研究。
這番想法,只不過是把森德洛的一些東西,照搬過來罷了。
在家鄉森德洛,其實“個性化”和“制式化”這兩者如何平衡,也是有很多爭議的,這本就是對立又統一的兩面,沒有所謂完美的解答。
森德洛的策略挺簡單:在兒童和少年時期,讓族人比較自由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自身潛能,追求“個性化”。而在青年之后,一旦進入軍校,投入位面戰爭,就要做更多的制式化,講求團隊合作。而非常頂尖的人物,如果能再在軍隊中脫穎而出,又會再回到個性化上,比如李小森曾經作為單兵,就有這方面的潛力。他如果當初沒死,戰爭結束后回到森德洛,進一步深造進修的話,或許會成為森德洛眾神之下的頂尖人物。至于森德洛的諸位神級強者,那就是普通人心目中的無敵存在了,在他們身上,或許個性化和制式化才能真正完美的結合。
有點扯遠了…
總之,李小森覺得華夏現在不缺高手,反而是高手太多太雜,沒有統一性,彼此間難以協作,一個個單獨出來都很厲害,但組成隊伍出來反而不太行了。
李幸倪首先沒想到李小森真的現場就提建議了。
更沒想到李小森提的會是這方面的想法。
而李小森提的第二點想法,其實和第一點一脈相承。
第一點說的是個人,第二點說的是小隊。
“我覺得吧,既然華夏山門現在包含武宗、佛寺、道門、書院,那團結也不能只是掛在嘴上的。得想辦法讓古武者、阿羅漢、道羽士、還有書院士兵,真正組成隊伍啊,相互補足彼此的缺點,多的不說,至少可以從混搭型的四人精英小隊開始做起。”
李小森說道。
這其實還是森德洛的東西。
戰斗法師是個統稱,實際上修行流派非常多,而把不同流派不同特點的戰斗法師組成隊伍,配合足夠好的話,遠比四個同樣類型的戰斗法師的組合。
“這是你自己考慮的結果?李小森你原來還會考慮這些事情的嗎?”李幸倪當時臉色非常古怪地看著李小森。
因為怎么看,這家伙都不想是會在這些問題上花心思的人啊!
李小森也不知道怎么解釋,只好撓頭糊弄:“我隨便說的,說錯了別怪我…”
如果事情到這里,讓李幸倪對李小森有些刮目相看、甚至覺得這個少年的內心想法遠比外在表現的更加豐富成熟的話…
那接下來李小森說的內容,又把他在李幸倪心目中的印象,拉回到了正常水準!
是有關第一、第二條意見的具體落實方法。
其實這兩條建議,華夏內部也有人提過,在書院并入華夏山門之前,就有類似的聲音。
只是具體如何執行,始終沒個方案。
李小森給的方法,則非常…怎么說的,非常符合他這個年齡的人:“落實起來其實挺簡單的啊,制式化嗎,就是做減法,如果太復雜,就不叫制式化了不是?“
李幸倪本來一副“洗耳恭聽”的表情。
結果李小森接下來說的卻是:“擼啊擼玩過吧?沒玩過也肯定聽說過吧。一個英雄五個技能,被動加上QWER,Q一般是進攻技能,W是站擼技能,E是防守反擊/反手技能,R…就是大招。以后就規定好:所有華夏山門之人,想要從‘高手’變成‘軍人’,很簡單:對自己的能力做減法,就保留五個技能,被動QWER,是不是感覺很方便?”
李幸倪必須承認當時她有種想要一巴掌呼上去的沖動!
這什么建議啊?太兒戲了吧?虛擬世界里的游戲,和現實里的修行,能一樣嘛?!
李幸倪不知道的是,其實李小森沒開玩笑。
華夏四大山門,同一山門職業的不同個體之間,都有很大差異,更別說不同山門職業之間了。
那如何找到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共同的邏輯呢?
反正李小森知道的是:職業者也打游戲、看漫畫、有娛樂生活的。除了修行的板塊,職業者和普通人,實際上沒有任何區別!沒看到道門丹圣一把年紀了,內心其實還是個網癮少女嗎?
李幸倪更加不會想到,其實李小森本人如今的修行,也是遵照這簡單的邏輯進行的——
李小森的被動技能:洞徹眼洞悉戰場,吐血療傷法保持續航。
李小森的Q(主動進攻技能):強攻式。
李小森的W(站擼技能):這個這個…目前正在開發中,剛學會了超頻施法的火球術和光球術。
李小森的E(防守反擊/反手技能):千幻書生,謙盾龍狙。
李小森的R大招:呃,如果有的話,大概就是挑戰了吧…
至于其他各式各樣的非專屬能力,比如橘焰鬼斬之類的,李小森會,但不是特別精通的能力,李小森未來考慮都納入到這套簡單的體系里。
不錯這是有點懶、有點兒戲,但我本來就是“懶小森”!你有意見嗎?有意見我也懶得理會啊!反正我自己修行起來舒服不就行了!
李幸倪的臉色有些木然。
她見過李小森戰斗中強勢的一面,也見過李小森變態的生命力和恢復力的一面,但這貌似是她第一次和“懶小森”這一面打交道。
那種“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就是這套簡單無腦的邏輯”的憊懶樣兒,讓李幸倪有點抓狂,但仔細想又怒不起來,因為…雖然看著兒戲,但貌似還真不能說李小森說得完全沒道理。
世界就是這樣,有些事情在李小森這里特別簡單,在別人那邊很不簡單。也有些事情,在李小森這邊就是過不去的坎,在別人看來又完全不算事兒…
最后,就是李小森的第三點想法了。
老實說,對于前兩點,李幸倪雖然吃驚,但還算可以接受,能夠承受。畢竟都是有人提過的事情,李小森的特別,更多在于他那奇葩的落實方法。
但這第三點,老實說,是真的讓李幸倪完全沒有想到,完完全全,超出了她的預料!
“我覺得我們不該總是被動地應對北美、包括日本方面的各種小動作大動作,我們得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
李小森說這番話的時候,倒是很嚴肅認真。
“華夏重建,最終是為了對抗夜行者,我理解得沒錯吧?”
“那不管北美和日本方面如何,我們這邊,要表明態度啊。”
“華夏山門內部的四大職業,組成小隊,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其實可以再擴大的。”
“為什么就不能把北美的職業者、日本的職業者、乃至北歐的職業者,都拉過來,大家一起組成隊伍,去對抗夜行者呢?”
“如果四個職業能聯合成小隊,那日行者聯盟一共九種職業,肯定也是可以的。”
李幸倪聽到這,眉頭已經深深皺起:“你知道最近北美和日本方面,暗地里做了多少小動作,明面上又給了我們多少壓力么?你知道我們華夏山門,尤其是我們書院,過去曾經和海外山門發生過多少矛盾和摩擦嗎?”
不錯,李幸倪的確說過大家要團結在一起,但即便是她,也從來沒想過李小森所說的“日行者聯盟的不同職業,配合組隊”這么深度的結合。
因為這樣的難度真的太大了,可以說不切實際。
在李幸倪的概念里,大家各自帶領人馬,一起去和夜行者作戰,就是最好的結果了,哪里會有什么彼此混合組隊的?
即便是在世俗圈,你聽過一個國家和另一個國家聯合出兵,但很少聽過不同國家的士兵混搭訓練組成混合編隊吧!
尤其是全球日行者聯盟的職業種類這么多,怎么配合?如何配合?大家的立場更是難以統一,怎么不鬧出矛盾?太多太多問題了,怎么去推行?!
“我記得聯合家族的那位創始人,謙,好像說過一句話:我們或許算不上親密的朋友,但絕不是敵人。在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成為伙伴和戰友。”
“北美如何搞小動作是他們的事情,我們呢?我們自己要做什么?如果對方表現敵意我們就一定要跟著一味反擊,那不是始終被牽著鼻子走嗎?”
“至于我說的這點,推行難度有多大,我其實不太懂,肯定很大吧…估計比我想象得還要大得多。”
“但院長,我們是書院啊,書院在修行方面的核心,不就是模糊職業壁壘嗎?雖然我到今天仍不理解這其中的原理。但我覺得,這個道理,也可以用在修行之外的。”
李小森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說得對不對,只是李幸倪既然問了,那自己就把心里話說出來好了。
當然這也跟李小森的立場有關系,他并不是土生土長的華夏人,甚至不算是這個地球世界的原住民,所以他沒有太多的愛憎在其中。
而李幸倪,哪怕她的胸襟再廣闊、眼界再高遠,終究有一個立場在。立場是人們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是基點,但有時候也會成為局限的來源。
當然不是說被北美騎到頭上來了也不反擊,李小森之前打昆塔的時候可沒留情。
只是,那是應對北美的動作的反應。
用懶小森的那套QWER來說,這是E,是防守反擊。
那Q呢,華夏主動對北美、對日本的態度,是什么呢?
李小森不知道李幸倪的立場上,該是什么態度。他只是從自己出發,其實他對北美、對日本,還是挺感興趣的,沒有很親密,但也沒仇視的理由,不妨礙雙方溝通和交流。
所以如果要簡單概括態度的話,大概就是“你好”兩個字吧。8)
,歡迎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