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二百九十九章五針連刺 他早已經盯著楊立明觀察了一陣了,這個楊立明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滿臉皺紋,手指骨節粗大,一看就是做慣農活的人。
只見楊立明眉頭緊皺,一副痛苦的模樣,他手不自覺的捂著肚子。張宇通過他捂著肚子的舉動,可以看出,他主要是上腹痛;而上腹痛最常見的原因。
當然也有可能胃部、肝膽、胰腺等問題,還有少許是心臟的原因引起。
“你有那里不舒服?手拿過來我給你號脈。”張宇微笑著說道。
“醫生,我這里有點疼。”楊立明愁眉苦臉的指了指自己右上腹部。
這里不是肝嗎?張宇皺了皺眉頭,一般肝病都是這里疼痛,由于肝臟組織沒有神經分布,但肝包膜卻有神經,當肝臟受損變形時,就會引發肝區疼痛。
張宇一邊給病人號脈,一邊悄悄的切換陰陽眼,望了過去。
在陰陽眼下,楊立明身體變成黑白二色,里面蠕動的器官看到清清楚楚。
他清楚的看到他肝臟有些變形,不難的出結論,這病人應該是肝上有問題,再看看病人的眼睛臉色有些發黃,可以判斷出病人應該是乙肝患者。
確定了病因后,張宇思索起來,中醫治療乙肝主要是從濕、郁、虛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濕:中醫認為,乙肝病毒屬于一種“濕熱疫毒”的邪氣。臨床研究也發現,濕熱阻滯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中醫臨床證型。因此中醫常常采用一些中藥來治療乙肝,用來緩解乙肝的癥狀。
其次是郁:郁就是肝氣郁結,就是心情不好,得了肝炎肯定會不開心,怒傷肝,抑郁也會傷肝,長此以往患者的病情會逐漸加重,中醫治療乙肝講究從患者心里進行調節。
再就是虛:中醫認為,肝屬木,脾屬土,肝病會損傷脾胃功能,而脾胃功能不好,營養吸收不良,反過來自然就會影響肝臟。
在把脈之后,張宇又皺起眉頭,這個病人尺部的脈沉。沉脈的脈象是:輕取不應,重按始得。他略微數了數沉細數,沉遲脈搏在沉的同時,脈搏跳動慢,為沉遲脈。脈沉遲為腎陽虛的典型脈象。
作為一個醫生,給人治病,最重要的是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個肚子痛的病人,你得分清楚他到底是那個部位痛?
然后通過部位來判斷原因;比如,張宇通過陰陽眼發現這個病人得了腎虛性乙肝,腎虛并有肝臟腫脹的現象,已經可以確診。
既然確診,張宇做起檢查來,自然是動作極為的流暢。
看著張宇那熟練的問診技巧以及診察手法,郭老等圍觀群眾們都暗暗點了點頭,臨床經驗多少,直接看就能看出來,張宇雖然年輕,但診斷起來更像行醫多年的老中醫。
張宇檢查完畢,他剛想站起來像其他人那樣說出診斷,固然是很容易,可這樣做起來根本不可能獲得第一名。
他想了想,從口袋里拿出一個針帶。
“張宇,你想干什么?難道你不知道考場上不能用針灸嗎?你這是違規,我建議取消張宇的考試資格!”顧老頭一直盯著張宇,見他拿出針帶,連忙跳出來阻止吼道。
聽到顧老頭這么一吼,徐老坐不住了,他站出來說道:“張宇也許并不是用針灸治療,何來違規之說?”
“我想問問顧老,考場的哪條規則規定考生不能用針灸?”張宇胸有成竹的說道。當吳昌把特醫考試資料給他的時候,他反復研究過考場規則,發現并沒有不準考生治療這一項。
“哼,怎么可能沒有,黃主任,麻煩你說說考場規則給這小子聽聽。”顧老頭冷笑著,他轉頭對黃庭國說道。
“這......好像并沒有。”黃庭國思考片刻,猶豫的說道。
“聽聽怎么可能沒......什么?”顧老頭瞪著眼睛吃驚的看著黃庭國。
“我們第三場考試確實沒有不準考生治療病人這一規則。”見大家都將目光集中在他身上,黃庭國將考場規則背了一遍,這規則是他寫的,當然熟悉的不得了。
“這怎么可能沒有呢?”顧老頭急了,他大聲的問道。
“好了,別鬧了,既然考場沒這規矩,那以后就別加上去好了,我們考試的原則是挖掘考生的最大潛力。”見眾人要吵起來的樣子,郭老說道。
他身后的幾個老國醫,老前輩都點點頭,深表同意郭老的話。
“是!”既然郭老發言,幾個老國醫也同意,這件事情就那么定了,顧老頭無奈的說道,退下去目光惡狠狠的盯著張宇。
“張宇你繼續吧!”郭老轉頭對張宇說道。他覺得張宇這年輕人很有意思,擺明不拘束世俗限制,他也想看看張宇針灸到底有多厲害。
“是!”張宇恭敬的說道,他打開針帶,眾人不由睜大眼睛。
很多人看到靈蛇針奇特的造型不由一愣,突然想起他是霍老的徒弟,太乙九針并不是人人都能看到的,他們也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楊峰等人則詫異的看著張宇,針灸的難度他們都知道,沒有幾十年的功力,你都不好意思拿出來看病。
不過張宇這份膽量讓楊峰等人暗暗佩服,敢在特醫考核現場改變規則,張宇還是第一個。
在眾目睽睽之下,張宇來到患者旁邊溫言的說道:“等下我會給你針灸,如果有什么感覺就大聲說出來好嗎?”
“恩,好!”雖然張宇年輕,患者并沒有絲毫輕視的意思,他連忙點頭答應。
張宇讓患者坐直身體,將衣服拉起來,張宇略微看了看患者身上學位,一口氣抓起五根靈蛇針,手如幻影般的將針扎進患者的穴位里面。
“五針連刺!”突然旁邊一個老年人大聲叫道,他猛地站起來,驚訝的看著張宇。他是中醫研究院的針灸師常云,他從小就接觸針灸,從開始行醫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
他曾經聽師父說過,五針連刺,這需要對穴位極其熟悉,認穴特別準才行,通常用于控制氣血流向。當年他師父使出這招時,他眼睛都看呆了,好不容易學到,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才將這招學會,想不到眼前這個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居然會這招,由不得他震驚。
旁邊人都知道常云在針灸上特別厲害,見常云如此吃驚,不由側目相望。
“五針連刺很厲害嗎?”幾個年輕人看到這一幕不由的低頭交耳道。
“哼,怎么不厲害,五針連刺要求認穴特別準,手法特別迅速,沒有幾十年的功力誰能做到?華夏能做到這招的是個位數。”旁邊黃庭國說道。
“嘶~”聽到黃庭國這樣說,那群年輕人更是抽了口冷氣,個位數的意思他們都明白,不由看張宇的眼色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