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陸雨也只是如此想想而已。
即便現在知道易蘭的茶是“烏牛早”,他也絲毫不敢懈怠。
且不說自己現在的茶也只是信陽毛尖的秋茶。
便只說這烏牛早的品質,也并不差!
而且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尤其讓陸雨疑惑。
從剛剛的品嘗來看,烏牛早的制茶方法應該與原本世界幾乎一樣!
要知道,龍井茶的制作方法極為考究復雜,制茶的十大手法要求極高變幻莫測!
這個世界上還根本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扁形茶!
易蘭卻又如何知道這種制茶方式的呢?難道是她自己研究出來的?
這好像不大可能吧?!
若只是烏牛早以尋常綠茶方式制作。
陸雨的信陽毛尖秋茶幾乎可以贏得毫無壓力。
可現在的情況,卻只能是勝負摻半。
畢竟兩種茶皆是特點鮮明,若是在原本世界根本無從比較。
思索的同時,陸雨已經重新回到了房間。
就在他正要在網上仔細查詢一下關于“扁形茶”在這個世界的記載之時。
房間外忽然傳來敲門聲。
開門一看,正是一臉神秘兮兮的張源。
張源見到陸雨,不禁嘿嘿一笑:“陸雨,我這里有易蘭妹子的一手獨家資料,你要不要聽?”
陸雨一翻白眼。
一手獨家?
哥連茶都喝完了,你現在給我送資料?
有點晚了吧?
張源并不知道陸雨的行動這么快。
見陸雨一副興趣缺缺的表情之后,他毫不氣餒,跟著進了房間。
“別那么小氣嘛!既然想泡妹子,多了解點也不是壞事兒啊!”
“當然啦!我這資料也不是白給你的,至少也值一杯信陽毛尖吧?”
“嘿嘿…”
陸雨無奈望天,合著這小子是惦記上自己這點信陽毛尖了啊?
知道了易蘭的茶是烏牛早之后,陸雨的心情還算不錯。
又見張源一臉渴望的表情。
他不禁笑道:“得!算你小子運氣好,今天就讓你先嘗嘗!”
“不過你自己泡啊!我可沒那功夫…”
“另外關于易蘭的一手資料你還是賣別人吧,哥現在已經沒興趣了。”
說話的同時,陸雨亦是小心翼翼的從茶罐里撥出一點信陽毛尖遞給了張源。
張源頓時眼睛一亮,如獲至寶般接了過來。
忙不迭的去接水燒水。
趁著燒水的時間。
這家伙笑嘻嘻的看著陸雨道:“怎么突然沒興趣了?和易蘭妹子聊崩了?”
陸雨繼續在手機上查資料,懶得解釋,隨意的點了點頭。
不過事實也是如此。
雖然并沒有聊崩那么夸張,但最起碼自己現在也已經沒什么好感了。
相信易蘭也是同樣吧。
張源笑道:“沒辦法,誰讓人家出身和我們不一樣呢!”
“他們自詡為上流,而我們則是不入流,呵呵…”
正在低頭查資料的陸雨聞言忽然挑了挑眉毛。
上流?不入流?
張源竟然也這么說?
這么看來,這種所謂的上流竟然還真的存在?
而不是卞良吉和易蘭他們自我感覺良好的虛無的優越感?
網上關于扁形茶幾乎沒有什么信息。
陸雨索性問道:“上流是什么?”
張源聳了聳肩道:“這是茶人界的一種說法,在茶人界,有傳承有世家的就是所謂的上流了。”
“就比如卞良吉吧,他雖然有軍方背景,但家中也是有茶人傳承的。”
“他家里原本就有高等級茶人,而且還拜了一位一級茶人為師。”
“這樣有師承有茶人背景的,自然便是上流了。”
“當然,家里沒有高級茶人傳承。只是拜了茶人為師,那只能算是中流。”
“比如肖晨,他就算是中流。”
“而鄭可可美女雖然是鄭老的女兒,原本應該躋身上流。”
“可鄭老卻被取消了茶人資格。”
“所以只能勉強算是中流。”
說著張源苦笑著看了一眼陸雨,又指了指自己。
“至于我們這些沒有家世傳承也沒有師承的,就是不入流,也可以說是末流。”
“就如同古時的世家門閥一樣,茶人界延續了這么長時間。”
“早已將世俗觀念代入,也分了三六九等。”
陸雨聽罷,這才恍然點了點頭。
原來除了茶人的等級之外。
這個世界的茶人竟然還有所謂的貴族?
就差分成了公侯伯男子這些爵位了吧?!
要不要這么世俗啊?
不過轉念一想。
原本世界不是也有什么書法世家、武術世家等等這些頭銜嗎?
只是沒有這里搞得這么明顯而已。
稍微釋然了一些之后,陸雨忽然問道:“我記得易蘭的家里應該是茶農…”
張源哈哈笑道:“就知道你要問這個!”
“其實這就是我今天要告訴你的一手消息啊!”
他一邊打開壺蓋晾水,一邊說道:“易蘭的家原本的確只是茶農。”
“但直到后來才知道,易青是她的大伯!”
“易青?”陸雨對這個名字感覺似乎有些耳熟。
張源道:“易青是俗家名字,青易道長你總該聽說過吧?”
青易道長…
陸雨微微沉吟了一下,猛然道:“你是說嶗山青易道長?”
提起嶗山青易道長,茶人界甚至是全國茶客幾乎人盡皆知。
即便是國家一級茶人之中,青易道長也是名列前茅。
是最有希望向頂尖那幾個位置沖擊之人!
除此之外。
青易道長還掌握著嶗山的不傳之秘…道茶!
此乃是嶗山一脈絕不外傳之茶,歷來由嶗山德高望重的道士掌握。
更是陸雨來到這個世界之后所發現的沒有斷絕傳承的茶品之一。
只不過嶗山道茶一直本著一脈單傳,產量更是極為稀少。
是以就算是世界茶界測評,亦是不將其計算在內。
也有人說。
若是青易道長肯將道茶拿出分享于世的話,恐怕如今已是站在華夏巔峰的頂尖茶人!
甚至就連華夏茶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很可能提升一個層次!
沒想到易蘭竟然是青易道長的侄女!
難怪她所選擇的水云閣茶室中帶著一絲道韻。
既然茶人界早已有這個約定成俗的規矩,那么似乎我有些錯怪易蘭了?
就在陸雨輕輕點頭之時。
張源笑道:“就是嶗山的青易道長!”
“我有個朋友一直都在嶗山學道,剛才微信閑聊的時候知道我來參加全國考評,才告訴我的這件事!”
“易蘭家的確是茶農,只不過青易道長在很小的時候便已經遠走學道。”
“直到易蘭十歲左右之時,青易道長才繼承了嶗山道茶,并在全國茶人界闖出了名號。”
“如此算來,易家當然也能算是世家,易蘭自然也是上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