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信陽毛尖第一百一十六章信陽毛尖 黃墻墨舞,筆走龍蛇!
一幅字,酣暢淋漓,猶若行云流水!
最后一筆落下。
陸雨投筆負,昂立于前。
禪院之外落針可聞。
許久后。
玄悲禪師方才深吸一口氣,雙合十。
“阿彌陀佛!”
“好字!好詩!好茶韻!”
“須臾彈指便寫出如此驚世之作。”
“陸居士之才老衲生平僅見!”
玄苦主持亦是點頭道:“陸居士之詩非但文采飛揚。”
“且其中蘊含采茶制茶之真諦。”
“居士非但將禪與茶合二為一。”
“更將詩與茶融為一體!”
“如此天縱之才,試問天下誰能出居士之右?”
越說越玄了啊!
在兩位高僧的贊頌之下。
陸雨也不禁老臉微微一紅!
他當然知道這是玄悲、玄苦的肺腑之言。
可這首詩卻不是我寫的啊!
此詩作者乃是唐時“詩豪”劉禹錫先生。
原是先生品嘗gx桂平西山茶時所寫。
詩名便叫《西山蘭若試茶歌》。
陸雨之所以選擇此詩。
并非完全因為恰逢雷峰禪寺內有茶。
而是此詩將茶的種植以及采、制、煮、飲及其功效皆描述得極為生動形象。
正是極為難得的詠茶、詠禪。
并意境悠遠之詩!
陸雨初次尋茶,幾經周折。
心境早已比之以往提升了許多。
他深知。
得好茶易。
但弘揚華夏茶文明卻絕非坦途。
歷史文明固然需要重新恢復。
可自己也仍需以各種方式潛移默化。
慢慢將華夏之茶道深入人心。
雷峰、圣泉兩寺眾僧雖不知陸雨的拳拳之心。
但卻已被他的才華與氣度深深震撼。
玄悲禪師更再無顧慮。
親自轉身引路。
“有請陸居士進院觀茶!”
陸雨亦是收起思緒。
含笑點頭,進入禪院。
雷峰寺的禪房庭院。
遠比在外面所看到的要大得多。
倒不是因為寺中的僧人和禪房多。
而是由于禪院被刻意改造過。
禪院分為內外兩進。
外側皆是僧人居住的禪房。
而內側則大門緊閉,看不清其內虛實。
在玄悲禪師的示意下。
一名僧人快步走到內院門前打開大鎖。
待到陸雨走進院門。
亦是不禁深吸了一口氣…
好多茶!
整座內院之中。
五列茶樹,每列十株。
陸雨原本以為雷峰寺內只有一株茶。
卻沒想到竟然有五十余株及腰高的茶樹整齊排列!
非但如此。
這座茶園之中干凈整潔。
土壤松沃。
顯然時常精心打理。
比之山下茶農的茶田強上數倍。
及至此處。
陸雨的鼻息之中已然清香滿溢。
再觀此茶。
青翠油綠清雅芬芳。
與自己記憶中的茶幾乎一般無二!
終于找到了!
就在他心中興奮的同時。
玄悲開口說道:“想必陸居士已然知曉償僧大師之事。”
“這些茶便是昔年償僧親栽種。”
“并教會昔年寺內眾僧打理照顧。”
“今日,老衲便代償僧大師將它們托付與陸居士了。”
想起百年前的償僧。
以及歷代眾僧的悉心養護,苦心堅守。
陸雨不由得正色肅容,點頭道:“禪師放心,陸雨定不敢辜負!”
說罷。
他不禁一步邁入茶園之內。
中輕撫著鮮嫩翠葉。
仰頭深深將清馨的氣息吸入胸肺。
霎時間。
心曠神怡之感充斥全身。
這段時間以來。
山下論茶。
雨夜闖寺。
草廬山居。
座而論禪。
所有的一切辛苦盡皆消弭無蹤。
化作一泓甘露落在心頭。
這種感覺。
絕非“仙茶園”那些虛幻的茶樹能夠比擬。
眼前這些皆是真真實實的華夏名茶!
我陸雨的名茶!
強壓著心中的悸動。
陸雨輕輕摩挲著鐲。
他一直都在疑惑一個問題。
如果“仙茶園”遇到名茶本體,會是什么反應?
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
仙茶園界面悄然展開。
待轉到茶園界面之時。
一條提示消息忽然浮現…
“發現名茶本體,可選擇將茶融入茶園之中種植。”
“同時將開啟認可度獎勵功能!”
“備注:名茶認可度越高,獲得獎勵越高!”
“提別提醒:一旦選擇融入,茶園主人將同時承擔名茶傳播發展責任!”
“茶若受損,茶園主人將承受相應懲罰!”
“請問是否選擇融入?”
陸雨看過提示消息之后,不禁微微一挑眉毛!
茶若受損?
消息中的文字提醒十分簡單。
但這個“受損”指的到底是什么?
名譽?本體?還是其它別的什么被損害?
而除了這一條之外。
其余的信息他都已理解。
也就是說。
只要是自己將名茶融入。
那么便與這種茶休戚與共。
如果發展的好,將得到茶園系統的獎勵。
反之很可能受到懲罰…
懲罰么?
陸雨忽然微不可查的笑了笑!
如果我陸雨連這么好的茶都無法弘揚的話。
恐怕用不著仙茶園,我自己都要抽我自己一頓!
“融入!”
想到這。
他幾乎沒有片刻的猶豫。
直接選擇了同意融入!
一道只有陸雨能夠看到的光芒瞬間鉆入仙茶園界面!
三塊土地中。
唯一空置的那塊土地上頓時浮現出一株青翠的茶樹!
“名茶本體融入成功!”
“所有數值歸零!”
“開始生成茶名…”
就在這時。
玄悲禪師亦是問道:“陸居士,老衲知道茶人資格考評之中,入選茶人可以為茶命名。”
“而此茶雖得自償僧,卻一直并未得名。”
“不妨居士現在便為此茶命名如何?”
命名?
陸雨微微沉吟。
雖然在這個世界里沒有人知道這個名茶的名字。
但我又豈能將華夏名茶之名竊為己有?!
想到這他幾乎與“仙茶園”系統的提示聲同時開口。
“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
玄悲、玄苦等僧人聞言皆是一怔。
他們本以為,既然此茶已經交給陸雨。
陸雨必定會將茶名與自己的名字相聯系。
即便不直接命名為“陸雨茶”。
也要讓茶名聽起來,就可以讓人知道這是陸雨所擁有的茶!
這幾乎就是所有茶人的慣例。
可現在陸雨竟然將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陸雨微微一笑:“此茶生于信陽城外,受這片土地滋養。”
“如今便是給這片土、這座城帶來回報之時。”
“以信陽為名,恰如其分!”
說著,他又輕輕摸著青綠芽尖,道:“如今雖已入秋。”
“但我想此茶初春之際,定然芽尖鮮綠清新,白毫密布。”
“制出之茶當以毛尖為最。”
“是以信陽毛尖便為其名!”
“信陽毛尖,必將名傳天下!”
黔ICP備1400666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