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1章 燕雀焉知鴻鵠志

第361章燕雀焉知鴻鵠志第361章燕雀焉知鴻鵠志  小說:、、、、、、、、、

  朝霞噴薄,滿目水天如火,點點白帆點綴其間,仿佛蒸騰而起的火星子。&1t;/p

  仰修站在船頭,看著這百舸爭流的雄偉場面,胸中卻升不起一絲豪情。他瞟了一眼遠處艦船上意氣風的司徒彥,臉上閃過一絲輕蔑的苦笑。&1t;/p

  今日司徒彥兵櫻洲島,仰修純粹是來看熱鬧的,站在他身旁的曲阜孔覃,此時大約也是差不多的心情。&1t;/p

  “仰兄,”孔覃顯然留意到了他的神色,悠悠道:“他也許了你國師之位吧?”&1t;/p

  仰修笑著搖搖頭道:“籠中困獸而已,也配稱國師么?”&1t;/p

  “那日秦淮畫舫之上,也是你我幾人…想不到會有今日。”孔覃面上神情平靜之極。&1t;/p

  仰修聞言又復無奈搖頭,接著忽然道:“孔兄想不到的,卻有一人早已料到了。”&1t;/p

  孔覃微微一怔:“仰兄說的,莫非是司徒?”&1t;/p

  仰修嘆道:“事到如今,也不用瞞著孔兄了。逐月大會之前四日,天姥步執道便算到這玄武五洲之上,會有桃花源陣。”&1t;/p

  孔覃聞言大驚,緊接著恍然道:“昆侖棄徒云云,難道皆出自步執道之手?”&1t;/p

  “十有**。”&1t;/p

  “可他明知如此,又何必…”孔覃一言及此,忽然沉默不語,因為換做是他,就算知道島上有桃花源陣,大約也只能無奈踏入。&1t;/p

  仰修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笑道:“進一步,是死地,退一步,亦是危途,隆興帝好計謀啊。”&1t;/p

  “明知是死地,還慷慨赴會,我不如仰兄。”孔覃搖頭感慨道。&1t;/p

  “你我皆不如天姥步執道…”仰修稍稍扭頭,看了孔覃一眼,意味深長道:“他非但自己慷慨入陣,還帶了一十一位陣玄道修。”&1t;/p

  孔覃也知道步安帶了不少人入陣,卻不知道那些全是陣修,此刻經仰修提醒,才意識到其中的玄機,愕然道:“他這是要?”&1t;/p

  “你看司徒彥,”仰修朝遠處艦船努了努嘴:“如猛獸入了羊群,一朝得勢便要稱帝,然而比之天姥步執道,卻如燕雀之于鴻鵠。”&1t;/p

  “他未入牢籠,就已經謀劃掙脫之法,比之司徒彥,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可這上古大陣,又豈是十幾位陣玄道修,能夠奈何得了的。”孔覃搖頭嘆道。&1t;/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仰修微微一笑,“窮極畢生之力,即便破不開這牢籠,也好過做這籠中帝王。”&1t;/p

  孔覃聞言沉吟道:“據我所知,天姥步執道也是一入此方天地,便四處征討。或許仰兄料錯了,他與司徒彥,沒有什么不同。”&1t;/p

  “所以,”仰修扭頭看他,臉上笑得苦澀:“我才要跟來看看。”&1t;/p

  孔覃緩緩點頭,心中覺得仰修多半高看了步執道,不過眼下多說無益,因此只是看著遠處已經若隱若現的櫻洲島,輕聲道:“也不知道外頭怎么樣了。”&1t;/p

  “曹孟德狹天子以令諸侯,隆興帝大約是反其道而行之,狹三千儒生以令天下儒門…”仰修答道。&1t;/p

  孔覃知道,事實多半如此。&1t;/p

  踏入玄武五洲的,除了數百道修與數百僧侶,便是三千多當世最為出類拔萃的年輕儒生。&1t;/p

  這些人要么是像孔覃、仰修這樣的名門之后,要么是司徒彥這樣的修行天才,假如隆興帝以這些人的性命相要挾,天下儒門只怕進退失據。&1t;/p

  而這桃花源陣必是昆侖虛的手筆,換句話說說,道門正宗要重返中原了。&1t;/p

  這對儒家而言又是一劫。&1t;/p

  隆興三年五月十二,杭州宋國公府。&1t;/p

  養了兩個多月,宋世畋的傷情早已無礙,但是身為逐月大會的“幸存者”,他的心情并不好。&1t;/p

  這兩個多月來的天下大勢,正如天姥步安所料。&1t;/p

  逐月大會那日,玄武五洲忽然消失,連帶著島上數千人一齊,不知所蹤。&1t;/p

  消息傳開,儒門動蕩之際,隆興皇帝又昭告天下,昆侖虛重返中原,輔佐朝廷,協力逐月。&1t;/p

  隨后便是京中儒官,紛紛告老還鄉,以表達來自天下儒門的盛怒。&1t;/p

  整個三月,朝廷上下,總共兩千多名儒官罷官,大梁朝政幾乎陷入癱瘓。&1t;/p

  與此同時,燕幽戰事糜爛,羅剎國幾乎以一日百里的度,像汴梁進。&1t;/p

  可就在這個時候,隆興帝再次昭告天下,將逐月大會的臟水潑到了東海舊神身上,又說關于玄武五洲,桃花源陣的辛秘,已經下令昆侖虛著手去查,不日便能破開此陣,解救三千多名儒門才俊。&1t;/p

  與這昭文一同傳開的,還有一樁秘聞,說是曲阜孔洹、樂乎仰縱以及天姥屠良逸同時入京,要問隆興帝討個說法,而隆興帝盛怒之下,以毀去桃花源陣陣眼相脅,命天下儒門出力,共擊羅剎。&1t;/p

  宋世畋作為國公長孫,自然比世人知道得更多。&1t;/p

  隆興帝盛怒云云,全是坊間流言。&1t;/p

  儒家被他捏住了死穴,既沒有魚死網破的決心,也不甘就此作罷,眼下正左右為難,即便是樂乎、曲阜兩家書院,也有各自不同的意見,根本形不成合力。&1t;/p

  而經此一變,宋國公已經徹底看破了隆興帝的意圖,失望之余,有心在南方劃江自立,卻又難下決心——在這節骨眼上,隆興帝很有可能利用三千多儒門才俊的性命,要挾天下儒門,一同對付宋家。屆時宋家雙拳難敵四手,便是自取滅亡了。&1t;/p

  宋世畋一天天聽著這些消息,又聽祖父不時感慨天姥步執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便愈覺得自己臨危脫陣,無臉見人。&1t;/p

  他身懷絕技,卻無從施展,本來就郁結于心,這下愁悶之極,日日借酒澆愁,每每喝得酩酊大醉。&1t;/p

  宋尹楷見狀,有心罵醒他,卻也不忍見他愁苦,索性不去管了。&1t;/p

  宋國公一府上下,幾乎是受逐月之變影響最少的一家,除了宋蔓秋以外,無一人牽涉其中。可即便如此,國公府內,也是一片死氣沉沉。&1t;/p

  天下儒門已經到了何種境地,可想而知。&1t;/p

  隆興三年五月十七,宋國公接到圣旨,調宋尹廷北上抗擊羅剎,又命宋國公舉家牽至汴梁…&1t;/p

  至此,宋國公也知道,宋家已經沒了退路。&1t;/p

  相關、、、、、、、、、

第361章燕雀焉知鴻鵠志__玄幻小說

飛翔鳥中文    一步偷天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