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98章 知識亦可助修行

第198章知識亦可助修行第198章知識亦可助修行  刀鋒飲喋:、、、、、、、

  文化課上了將近半個時辰,直到傷員們大致恢復了行動力,能夠全力修行為止。

  相比起望江樓上的那一次,這回眾人都有了思想準備,不等曲聲響起,便統統盤坐在地,一聲不吭,仿佛信徒虔誠地等待著神跡降臨。

  萬事俱備,晴山又看了一眼步安,得到肯定的回應,才將一雙柔夷懸在琴上,深吸一口氣,掃撥出第一段旋律。

  異世界由燒碟專業戶蔡大媽演繹的出塞曲,是流行于七八十年代的民謠,曲風樸實又不失純真,與眼下這個世界的音樂曲風并沒有不可融合的差異。此時前奏響起,便有淡淡的哀思隨著旋律飄散。

  晴山向來善于捕捉微毫之間的變化,經她再創作并親自演繹的樂曲,細膩之極,心思敏感者,哪怕只聽上短短一小段,也會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在場的江湖人本來都是草莽之輩,焚琴煮鶴也不在話下,哪里懂得欣賞這些。

  但是先前的點撥與醞釀,在這一刻起到了點石成金的效果。一多半人,都能在悠揚的曲聲中,感受到其中的情緒。

  眼前仿佛出現了秋冬交際之時,夕陽斜照下,孤身匹馬,趕赴關外的情景。風吹起黃沙,飄揚在古城墻殘垣斷壁的陰影中,模糊了一望無際的地平線。

  馬行得緩慢,像是不舍,又像太過疲憊。頭頂藍天上,有成排的大雁往南飛去。..

  百多人與曲聲共鳴,無意中達到了某種玄妙的境界,催升了靈氣聚集的效果。

  只見運河畔爬滿枯草的荒原上,浮起了絲絲縷縷如飄帶般縈繞的水汽,在陽光下幻化出七色的霓虹;稍遠處的山谷中,不知何時憑空生出了一幅草原雪山的海市蜃樓。

  這時曲聲漸漸急促起來,仿佛有一支馬隊從極遠處趕來,與那獨行人匯做一股,穿過高聳的關隘城樓魚貫而出,間或出原始本能般的呼嘯聲。他們披甲持槍,奮蹄向前,渡過長河大江,越過高山叢林,踏上草原沙漠。

  曲聲所營造的意境,在這山坳間一一具象,如同一幅長卷畫緩緩展開。浮游在山間荒原、運河上下的靈,如潮汐浪涌般活躍起來,緩慢而不可阻擋地朝晴山所在的位置聚集。

  此時曲聲又變,多了一股肅殺之氣,金石之聲漸起,旋律節奏越來越快,恍如一場漫長的廝殺,血光與火光遍及整個視野。

  初期幻形為水藍色霧氣的游靈,不知何時,已經變作了血與火的顏色。

  晴山周圍,十數丈內,化作一片火海。七司兩百余人,坐在這游靈火海之中,毫無傷。

  終于,這血與火的景象,隨著曲聲的轉折再度變化,仿佛所有的紅色微末,突然間塵埃落定,轟然垮塌。

  兵戈聲散去,只剩下蒼涼的號角,在呼喚生還的勇士。重新聚集的馬隊,鎧甲已殘破不堪,卻像是染上了一層金光。

  游靈也化作金黃色,如溫暖和煦的陽光,灑在鋪滿枯草的荒原上。

  長長的馬隊漸漸融入背景,只剩下孤身匹馬,似乎就是最初那個身影,只是頭顱更加高昂,脊背更加挺直。他行走在草原上,腳下漸漸長滿鮮花,每一朵花都是被馬蹄踩得模糊難辨的臉龐。

  曲聲至此戛然而止。游靈卻沒有散去,仍舊縈繞此間。

  運河岸旁,素素正追著一只河鷗奔跑,仿佛對剛才所生的一切,沒有一絲興趣。

  宋蔓秋心情澎湃,不能自抑,許久才嘆道:“越州晴山,名不虛傳。”

  一旁宋世畋也嘆道:“這等人才,天下豪杰誰不想招致麾下,怎么竟跟了這小賊,真是明珠暗投。”

  宋蔓秋瞥了她哥哥一眼,淡淡道:“高山流水,子期伯牙。”

  宋世畋撇撇嘴,沒有接茬,神情有些苦澀。

  宋蔓秋看在眼里,突然覺得,自己兄妹倆有些同病相憐。

  “下山這么久,未見過這么濃郁的靈氣…”她嘆了口氣,獨自朝人群走去,直到跨入金黃色游靈籠罩的范圍,才停下腳步,盤膝而坐。

  宋世畋卻說到做到,扭頭上了船,眼不見心不煩。

  這一天,靈氣聚集的時間出奇地短,只小半個時辰,便消散不見了。

  但這并不是因為出塞曲引起的游靈共鳴短暫,而是因為七司眾人全都沉浸在曲聲意境中,心境與游靈極為契合,修行效率大增,很快便將靈氣瓜分殆盡了。

  相應的,又有四人在這期間晉升了境界,從道門練氣,進階到了第二重境界:凝神——稱號也從最普通的道士變成了修士。其中就包括藍營統領,游平。

  至此,七司原本的班底,也就是現在的六營統領,除了晴山提前一步晉升儒門大儒,其余也清一色都是道門修士了,佛門比丘了。

  (作者注:大儒是稱號,指的是儒家入門三境,聞道、明德、養氣中,養氣境界的修行人;修士也是稱號,指的是道家入門三境,練氣、凝神、致虛中,凝神境界的修行人;比丘僧同理,是指佛家入門三境,戒、定、慧中,定境的修行人。簡單來說,七司六營統領,現在是綠營晴山修為最高,其余人都是第二重境界。)

  之后各營按照順序,6續登船時,就不時有人大感慨:原來學識一漲,修行也便利多了,早知今日,就該多讀些書才對。

  這時就有人附和,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便是這個道理。

  也有人拿“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的古訓來反對。

  步安聽在耳中,心說讀書無用論原來歷史這么悠久。他知道實用帶來的影響力遲早會深入人心,因此不急于定調子,只當沒有聽見。

  這一回上船,六營正好對應六條船,也便于各營統領管束人馬。

  步安自己切磋下一曲子,就上了晴山的船,把宋蔓秋兄妹二人安排在張瞎子船上。

  當天晚上,他把六營統領全都召集過來,開了個會,聽聽各營的動向,又為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定了基調。

  總而言之,現在各營人馬,都在商量著下一回招靈盛會前,該派出哪五人應戰,采取何種戰法。而步安布置的工作重點,則是加強紀律,整肅軍風。

  這一帶山路崎嶇,運河穿梭其間,仿佛長江三峽。船隊日夜兼程,走了整整七日,于隆興二年十一月十八,抵達大運河的終點,七閩道泉州府。

  踏上泉州府的土地時,七司兩百多人,已經不再像出時那樣鬧哄哄了。這其中既有軍規軍紀的作用,也與大伙兒坐不慣船,累得沒了精神有關。

  隊伍進了泉州城,匆匆安排了落腳處,步安便由宋蔓秋領著,去見七閩道都指揮使宋尹廷。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sgxsw

  相關、、、、、、、、、、、、

飛翔鳥中文    一步偷天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