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1111章所以接替本官的人選只能從…
正文第1111章所以接替本官的人選只能從…
第1111章 看到蘇東坡那副滿臉犯愁的模樣,原本同樣心底也滿是愁絮的天子趙煦頓時覺得心情好了不少,嗯,畢竟煩惱有人分擔,果然能減輕不少內心的壓力。
“王巫山何等樣人,他這么做,想必是有他的道理。”天子趙煦笑瞇瞇地倒替王洋解釋起來。
蘇東坡微微頷首,這才看向手中的奏折。仔細地看罷之后,這才輕嘆了一口氣。“想不到他的想法,倒與老夫不謀而合。”
“如今我大宋,終究還沒有與北遼一決勝負的實力和信心,他若離開了那陜西北路,也等于是給了那位北遼天子一個大大的臺階可下。”
“是啊,我大宋,若是能夠多幾個像王巫山這樣勇于任事,又愿意忍辱負重,一心為國為民的無雙國士,該有多好…”天子趙煦亦是深以為然地連連頷首不已,感慨萬千地道。
聽到了天了趙煦對于王巫山的評價,蘇東坡倒是滿臉的欣慰,畢竟他在內心時邊,可是一直把王洋王巫山當成自己的子侄輩看待。
甚至還有閑情雅趣跟天子趙煦開起了玩笑。“陛下,無雙國士,唯一人爾,若是再多幾人,又豈可稱為無雙國士?”
天子趙煦先是愕然,旋及放聲大笑起來,連連頷道。“蘇卿言之有理,不錯,國士無雙,無雙國士。不過話又說回來,他離開陜西北路,怕是朝中的那些臣工們,十個有九會會表示贊同。”
“那是自然,他在陜西北路,連連建功立業,老臣記得,他王巫山隨老臣同往陜西路時,不過是七品走馬承受公事。
而今短短不過三年的時間,已然是正二品的開國郡公。如此升官的速度,可不知道讓多少人眼紅嘴饞得厲害。”
聽到了蘇東坡的評價,天子趙煦不由得悶哼了一聲道。“眼紅嘴饞?呵呵,那些朝中的大臣們,除了那張嘴皮子利索得厲害,做起事情來,又有幾個人能夠如王巫山那般?
那些功勛,我大宋又有幾人能夠做得到?開疆拓土,降伏西夏十數萬精兵,取得數州之地。而后,經營陜西北路不足兩年,人口暴增至近兩百萬眾。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百業興盛,工商繁榮,邊鎮安寧,四夷攝服…他王巫山擔當得起開國郡公,甚至還綽綽有余。”
聽著天子憤憤不已的吐槽還有細數王洋的功勞,就算是蘇東坡也不禁有些感慨,哪怕是王洋這小兔崽子已經離開了京師三年有余,可是圣眷可是絲毫未減。
想想也是,任憑是哪一位天子,如果有這樣頻頻建功立業的臣子,難道還能夠視若無睹不成?
蘇東坡瞇起了兩眼,撫著長須沉聲道。“若非是老臣這才剛剛從那陜西回京不年過余,不然,老臣還真想去替他王巫山接這個班。”
“哦?蘇卿何出此言。莫非是覺得那陜西北路,需要像你這樣的重臣坐鎮不成?”天子趙煦不禁一愣,有些錯愕地相詢道。
“陛下,那陜西北路,終究是與我大宋諸路有許多的不同。不說其他,就單說那銀行,那代表著官府認可的借貸,若無一位沉得住氣,又能夠壓制得住的大臣在那里坐鎮,怕是十有**會生出亂子來。”
“而今那富貴銀行的事情,就是前車之鑒。縱觀朝野,能夠如此強項,不畏強權者,也唯有寥寥數人爾。此外,陜西北路東有北遼虎視,西有西夏惡狼在側,非膽略過人,意志堅貞之輩不可坐鎮…”
蘇東坡的分析,聽得那天子趙煦連連頷首不已,這絕對是老成謀國之言。
“除此之外,此人還需要對于陜西北路的各項政令政務了解甚深,并且,還愿意繼續履行王巫山在陜西北路的各項政令。
如此,陜西北路才能夠保持這個速度,繼續發展下去。不然,若是去了一位主政官員,卻覺得王巫山在陜西北路所豎諸政皆有問題,挑三撿四,怕是用不了兩年,陜西北路…”
說到了這,蘇東坡沒有說下去,但是其用意很清楚,若真是換上一位跟王巫山政見不同者,去了那里倒行逆施。
別說兩年,一年都能夠將那陜西北路攪成一團爛泥。
天子趙煦砸了砸嘴,不禁面泛苦澀的笑意搖了搖頭。“是啊,蘇卿家之言,實在是言之有物,這陜西北路,諸多政令,皆是他王巫山嘔心泣血弄出來的利國利民之良政,若是眼睜睜的看著被其他人所毀壞掉。”
“那毀壞掉的,可不僅僅只是利國利民的良政,還有陜西北路近兩百萬大宋子民。”
“那依蘇卿家之見,你覺得誰是最為適合的接任人選?”天子趙煦兩眼微瞇,朝著蘇東坡這位老司機征詢道。
“說實話,老臣真不覺得,朝中有適合的人選。”蘇東坡沉吟良久之后,不禁泛起了一絲無可奈何的笑意。
“朝中能臣干吏也不是沒有,可是,想必陛下您也應該很清楚,他王巫山,早就把朝中的文武可都給得罪狠了,就算稱不是生死之敵,可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天子趙煦張了張嘴,想要替王巫山辯解兩句,卻發現,蘇東坡這話,絕對是很中懇的,只能摸了摸鼻子無可奈何地翻起了白眼。
“所以,這個人選范圍,唉,其實若是能夠從陜西北路諸官吏之中擇一杰出才俊擔當此任,最為妥當。”蘇東坡撫著自己的長須,眼珠子鬼鬼崇崇地轉悠著繼續言道。
天子趙煦眉頭一揚,坐直了身軀,看著跟前這位老謀深算的蘇東坡,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老臣之所以會這么說,其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巫山此刻,少年高才,卻又不孤傲立群,反倒是跟陜西北路諸多官員相處得十分的融洽,而那些官員,也都頗為認同王巫山之行止。”
“其二,他們久隨王巫山,深知其政之利弊所在,如此一來,哪怕是他們蕭規曹隨,也要朝令夕改要好過百倍。”
“其三,陜西北路諸多官吏之中,可是真有不少的杰出才俊之士,不論是那位將鹽州經營得猶如塞上江南一般富庶的高俅,又或者是那位若是再加打磨,他日必能出將入相的宗澤;又或者是那兢兢業業,勇于任事,剛直不阿的高世則…”
佰度搜索噺八壹中文網м.x81zw無廣告詞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