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021章 陛下,這是機械計時器(第二更)

  第1021章陛下,這是機械計時器(第二更)

第1021章  所以,他決定暫不前往京師,而是先趕往楊州,前去與目前正在楊州任職的擒縱器原創者蘇頌會面。

  蘇頌是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其人才智過人,又敏而好學,于經史九流百家之說,至于算術,地止,山經,本草,律呂等學無所不通,絕對也是一位不亞于沈括的全材大佬。

  最重要的是,元祐元年,蘇傾根據前人的經驗,再加上自己扎實的理論和基本功,主持研制出了一臺水運儀像臺。

  這是一座高十二米,寬七米,像三層樓房一樣的巨型天文儀器。

  蘇頌不但造出了儀器,還特別留下了圖紙和說明,他曾在其說明中寫下。“兼采諸家之說,備存儀象之器,共置一臺中,臺有二隔,置渾儀于上,而渾象置于下,樞機輪軸陷于中,鐘鼓時刻司辰運于輪上…以水激輪,輪轉而儀象皆動。”

  這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臺,依靠水力,隨天體運動而報時的機械裝置。它兼有觀測天體運行,演示天象變化,以及隨天象推移而有木人自動敲鐘擊鼓搖鈴,準確報時的三種功用。

  可以說,這是一臺將時鐘機械與觀察用天文機械結合起來的精密儀器。

  他不光搞出了這么一臺牛逼的機械,重要的是,他的官運也要比沈括牛逼多了,元祐年間曾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也就是宰相。

  不過,這位中立派大佬謹守持正,不愿意跟那些喜歡上竄下跳的舊黨同流合污,干了不到一年,忍受不了那些家伙的咶噪,干脆辭去了相位,然后出仕地方官。

  前往楊州。而沈括是新黨與蘇頌是中立派,二人之間,政治立場沒在太多的沖突,反倒是因為互相的學識相近,引為知己。

  沈括找到了蘇頌,將王洋的想法與構思與蘇頌交流之后,蘇頌也極為認同,經過了這兩位大佬合力,再加上有王洋這位年輕的老司機提出來的構想。

  終于,歷時近一年的時間后終于大功告成,沈括這才帶著這件寶貝來到了東京汴梁,面見天子趙煦。

  天子扶起了沈括之后,目光便落在了那個接近一個高的木箱子上,眼中滿是探究的好奇之色。

  這個時候,這個沉重的木箱子已然被抬進了御書房內。

  “啟奏陛下,這是一臺不需要陽光,也不需要水流,便能夠精準計時的機械計時器。”沈括示意了下,然后主動地走到了箱子跟前,示意那些禁軍們幫自己的忙,然后開始拆卸這個木箱子。

  不大會的功夫,木箱子終于被撬開,又扒開了大量用來防震的棉花之后,終于露出了真容。

  看著這臺高約半丈,寬約兩尺五,厚度約為三尺,里邊的結構大多是木質,只有少量是銅制的機械,天子趙煦感覺自己的眼珠子有朝外突起的架勢。

  “此物也是計時器?”站到了跟前打量了許久,看著這臺到處都是齒輪的機械,實在是與宮中所用的銅壺滴漏差別太大了點。

  “不錯,正是計時器…”沈括深吸了一口氣,表情極為驕傲地打量著這臺由他與蘇頌還有王洋三人共同構思設計打造出來的機械計時器。

  特別是正前方,一個大約接近一尺半方圓的銅質圓盤之上,標滿了細小的刻度,除了細小的刻度之外,還有大的刻度,而大刻度上,都有著一只動物的模樣。

  天子趙煦仔細地看著,不禁好奇地道。“鼠、牛、虎、兔、龍、蛇…莫非這是按十二時辰來進行排列的?”

  “陛下英明,這些最細小的刻度,代表著一眨眼,又謂之一秒,而大的刻度,就正好代表著時辰,陛下您再看這個,這是秒針,還有這是分針,還有這個是時針。”

  “秒針一圈為一分,分針一圈為半個時辰,而分針每移動十五格,為一刻鐘,時針則是從一個屬相,移動到另外一個屬相,則為一個時辰…”

  “此物,怎么才能夠動起來,它真的不需要用水力來驅動?”天子趙煦轉著這沉重的機械計時器繞了好幾圈之后這才問道。

  “陛下英明,只是它并不需要水流,而只需要拉動這根銅鏈到這個位置,您看,它開始動了…”沈括走到了前方,伸手進去之后,拉到了一根銅質的鏈子一拉到底。

  然后放開了后,便聽到了咔咔的輕響聲,然后,機械里邊的齒輪們便開始轉動了起來,然后,秒針開始移動起來。

  機械的聲音并不大,而且重要的部件,都采用了銅制,并且用了動物油脂作為潤滑劑,將機械本聲的噪聲低到了最低。

  天子趙煦甚至親自試驗了好幾下,幾乎每眨一下眼睛,那秒針就剛好走到下一格,讓他嘖嘖稱奇不已。

  “陛下您稍微等等,很快就要報時了…”這個時候,沈括突然說到,果不其然,就在那根分針終于抵達了子時,而時針抵達了卯兔的刻度。

  就聽到了內部傳來了敲鐘之聲,聲音自然遠遠比不得那古剎大寺的鐘聲渾厚,但是卻也清亮透徹,而且是連敲了四下。

  “陛下,這代表著,剛剛進入了卯時,因為從子時到卯時,正好是第四個時辰,所以在這個時候,鐘聲會被敲響四下,以提醒卯時已到。”

  “而且,如果擔心鐘聲吵鬧,可以按動這個機括,如此一來,鐘聲就不會敲響,不會干擾到旁人。”

  隨著那沈括的解釋,天子趙煦越發的覺得這玩意實在是太好了。“日冕需要陽光,而那銅壺滴漏則需要水。至于這種機械計時器,卻只需要拉動這銅鏈之后,它就能夠自己走動,自己報時,妙哉,實在是妙哉…”

  “蘇卿的本事,朕是知道的,當年他所制作的那水象儀,高大巍峨,蔚為壯觀,幾成我東京汴梁一景。沒想到,居然還能夠做得如此精巧…”

  “…陛下,這還只是樣品,按照巫山老弟,哦不,按照王大人的構思,當此物完全采用銅和鐵質零件之后,還能夠做得更加的精巧,甚至可以做到如碗口大小,可以隨身攜帶的地步。”

  天子趙煦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做到碗口大小,還能夠隨時攜帶?”

  “正式,下官與蘇大人將其中一些用于天象的結構移出之后,便已經能夠極大的縮小其體積。而且這里面許多部件,的確還能夠做得更加的精巧幼小,又不會影響到其功效。”

  “而且,這根銅鏈再以彈簧取代的話,那么,的確可以做到王大人所言不懼移動,方便攜帶。”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飛翔鳥中文    自古紅樓出才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