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得上是圓滿謝幕的朱光庭(三更之第二更)__歷史小說_書客居 算得上是圓滿謝幕的朱光庭(三更之第二更)
算得上是圓滿謝幕的朱光庭(三更之第二更)
小說:、、、、、、、、、、、、
雙方的爭執顯得十分的精彩,而天子悠哉地蹲在御案后邊看戲,蜀黨蹲在一起腦洞大開。當然還有一些中立派一副關我屁事的表情,點評著辯論雙方哪個更言辭犀利,哪個的肢體語言和表情更加的豐富。
最終,足足過去了小半個時辰,滿足了自己看戲心愿,同時也從這一場辯論之中汲取到了不少斗爭語言和技巧的天子趙煦終于清了清嗓子。
馬尚馬公公頓時心領神會的大步朝前之后,扯起他那尖銳的嗓子大叫道。“肅靜!”
尖銳的嗓音,很有穿透力,很快就讓那些血槽和魔法值都快要降至臨界點的新舊黨官員們借著這個臺階各回各位,當然還不忘記互放狠話以示威脅。
“諸位卿家心憂國事,這是好的,但是沒必要總是這樣吵吵嚷嚷,據理力爭可以,無理取鬧,那是不可取滴…”天子趙煦開始打起了官腔。
就在這個時候,卻又有一個站了出來,朝著正在開口的天子趙煦一禮。“臣李格非有事啟奏…”
天子趙煦不由得一愣,旋及溫和地笑著頷首道:“李卿有何事上奏?”
“臣自認才疏學淺,怕是難擔重任,還請陛下另擇賢良,委以國子監祭酒之職…”李格非深吸了一口氣朝著天子趙煦道。
“???”這下子,所有人的腦瓜子上都冒出了黃浧浧的問號來,這特么的又是什么操作?
“你確定?”天子趙煦問出這話之后恨不得抽自己一耳括子,自己當當天子,怎么今天跟個二傻子似的,老是在說你確定…
“臣,臣確定…”說完了這句話,李格非還轉過了頭來,用一種冷冽而又得意的目光掃了那朱光庭一眼,仿佛是在說,你個老小子,肯定又在想什么壞招來編排老夫,以為老夫會上你的當嗎?呵呵,想都甭想。
朱光庭直接就毛了,你特么的有病是伐?朱大爺我好不容易這才被自己的老友說服,為了顧全大局,決定不計前嫌推薦于你,你丫的居然在這個時候將老夫的好意棄若敝屣?
“李大人,莫要自誤!”朱光庭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告訴自己要淡定,不跟這個愣貨在這個時候發生爭執,還是以德服人比較好。
“朱大人,你以為李某人不清楚你的想法嗎?!”李格非呵呵一笑,毫不示弱地反駁道。
“…”天子趙煦總算是醒過了神來,哭笑不得地坐在御案后邊,實在是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詞匯來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了。
不過還好,明白了朱光庭等一干舊黨官員的用意,也明白了李格非主動跳出來推辭原因的天子趙煦自然不會讓這場爭執繼續下去,因為那邊還有一票新黨大佬在對著這個職位虎視眈眈。
所以,天子趙煦決定主動出擊。“李卿家,你可是我大宋的忠耿之臣,朕一向聽聞你不因人之好惡,向來就事論事…”
天子這番馬屁一拂,果然,李格非瞬間就挺直了腰板,趕緊謙虛幾句。
“如今,朱大人不計前嫌,舉薦于你,而李卿你卻因為過去之種種,而連嘗試一下都不愿意?”
先夸獎一番,然后又用上了激將法,這樣的手法雖然十分明顯與拙劣,若是用在其他的老司機身上,那些家伙肯定不會上當。
可惜,李格非是誰,他可是君子,最喜歡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君子,最是聽不得別人對他的品質道德進行置疑。
而現在,天子居然都在懷疑,這頓時讓李格非惡膽從邊生,早把之前一干蜀黨好友的叮囑拋到了九宵云外,當然脖子一梗,慷慨激昂地道。
“既然是朝堂需要,陛下有命,臣就算是才德不足,也定會肝腦涂地,報效皇恩。”
“果然,又上當了…”一干蜀黨大佬滿臉黑線與無奈,而天子趙煦則是臉上露出了滿意之色,果然上勾了。
“那既然如此,此事就這么定了!”天子趙煦一巴掌拍在了御案之上,算是把此事一錘定音了。
李格非有些愣神地退回了列班之后,身邊那幫子蜀黨大佬們還在那里頓足嘆息不已,感受到了一幫同仁的關懷,李格非感動之余,又有些不好意思。
“那什么,諸位不用再說了,既然李某已經向陛下應承下此事,哪怕是刀山火海,李某也要闖上一闖才是。”
“格非兄放心,我們蜀黨同氣聯枝,有什么問題,咱們一塊合計,總能夠有辦法解決,不就是一個國子監祭酒嗎?朱光庭干得了,格非兄憑什么干不了。”
“對對,就是這個道理。”
朱光庭致仕之事,也總算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痛苦爭扎落幕了,果然,朱光庭在自己官宦生涯的最后一系列的示好表現。
讓天子趙煦深感滿意,所以決定準其帶職致仕,帶寶文閣學士之職致仕。所謂的帶職致仕,這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加恩致仕。
一般而言,官員致仕,必須落職,解除在二館、秘閣中所任官職。也就是說當你退休之后,身上是不會再保留任何的官位。
但到得神宗朝時期,開始允許職事官帶原職致仕,但是,這是一種加恩的手段,倍顯恩榮。
例如當年的端名殿學士、工部尚收王素,又或者是觀文殿學士,兵部尚收、知蔡州歐陽修等…都是于國于社稷有功者。
對于朱光庭加恩,自然也是因為他圓滿的成為了與西夏和談一事,所以他才能夠以寶文閣學士一職致仕,這可是天子趙煦第一次以大宋天子的身份,準許一位舊黨大佬帶職致仕。
圣旨一下,朱光庭倒真是熱淚盈眶了,而舊黨諸文武紛紛給天子趙煦的行為點贊,大唱贊歌。
至于那些新黨們,卻一個二個心生怨意,只是,朱光庭收受西夏使節賄賂一事并沒有暴出,所以,朱光庭憑著成功出使之功,拿到了這樣的嘉獎,他們即便心里邊不舒服,卻也只能忍下這口氣。
而李格非升任了國子監祭酒之后,一點也不敢懈怠,每日兢兢業業,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錯,落入到了朱光庭那個仇敵給自己設下的套子里邊。
朱光庭之事一了結,朝庭暫時又恢復了寧靜,但問題是,還有一樁更大的事情,需要天子趙煦去頭疼。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shukeju
小說相關、、、、、、、、、
_歷史小說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