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01章 第一條本官答應你,這第二條嘛(第二更)

  正文卷第901章第一條本官答應你,這第二條嘛(第二更)

第901章  “大人,您的意思是讓我們去斷遼夏聯軍的后路?”種師道與折可適互望一眼,都不禁兩眼一亮,原本還以為,怕是干了這一票之后又要猥瑣的潛伏,倒沒有想到,王洋不出手則已,出手則是一次比一次狠。

  “三岔口這座寨堡要比白池城還要小,但是,它卻是遼夏聯軍輜重轉運的中樞之地。另外還有這里萬井口,這里比不得三岔口重要,但是卻與三岔口一般,都屬于是一個中繼站。”

  “若是三岔口被搗毀,那么,遼夏聯軍的輜重將會經由萬井口轉運。所以,本官希望二位將軍兵分兩路將此兩處搗毀!”

  “但是,你們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因為敗軍正在四下逃散,相信用不了多久,不論是三岔口還是萬井口,以及蕭慎都會收到耶律津平兵敗宥州的消息,很快,他們便可以抽調出大批的兵馬趕往這邊。

  所以,我希望二位將軍好好的在此休整一個白天之后,便乘夜出發…”

  種師道瞇起了眼睛閃爍著寒光,考慮了一番之后,沉聲言道。“末將率領騎兵去取三岔口,至于萬井口,就有勞折將軍了。”

  “為何是你去取三岔口。”折可適鼻子一歪,心情很不美麗地站起了身來。

  “因為種某麾下皆是精銳騎兵,移動迅速,若是有敵來援三岔口,種某也能夠輕易擺脫。而老折你率領的是步卒,相比起交通樞紐的三岔口,增援萬井口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折可適張了張嘴,最終頹然地坐回了位置上,懊惱地拍了拍大腿,這特么簡單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誰讓自己當時偏偏一時心軟答應了種師道跟自己猜拳分兵。

  結果現在好處都讓這貨給占盡了,看到折可適那副郁悶到蛋疼的表情,王大爺差點興災樂禍的笑出聲來,還好為了大宋文武的安定團結,總算是強忍住。

  “二位不論你們能不能搗毀萬井口和三岔口,后天午時之前,必須前往左村澤匯合,然后,根據遼夏大軍援軍的動向,再確定行止,如何?”

  “大人放心,我等一定能夠拿下并毀掉萬井口與三岔口,按時趕到指定地點。”折可適與種師道信心十足地答道。

  “可是大人,如今咱們可是多了兩萬五千多的戰俘,這些戰俘,應當如何處置?畢竟若是遼夏聯軍再次反攻宥州,這么多的戰俘,可就是咱們的大包袱,甚至有可能會成為我們宥州軍民的心腹之患。”高世則有些為難地站起了身來朝著王洋詢問道。

  種師和摸著自己與兄長種師道十分相似的三縷長須,眼中卻滿是殺意。“可惜殺俘不祥,何況咱們所俘獲的,大部份都是那些北方部落人馬,遼國與夏國的戰俘反倒不是很多…”

  這個時候,站在下首的低階軍官之中的王精高高的抬起腦袋,朝著這邊張望不已,看到了王洋投來的問詢目光之后,王精大步而步,拜倒在廳中。“末將有個請求,還請大人恩準…”

  “王將軍不必多禮,快快起來回話。”王洋抬手虛扶,示意王精繼續說下去。

  “戰俘之中,約有數百名完顏氏族部眾,皆是末將過去的舊部,對末將父子,忠心耿耿,他們也希望能夠如我弟兄一般,改為漢姓,為大宋效命。”

  “這是其一,其二就是,末將倒覺得,那些諸部落的兵馬,皆是因為遼國強迫而來,之前連番大戰不能得勝,又時時為遼國人所欺,心中憤恨。若是大人若是能夠收服其心,他日,若是能夠釋歸北方,必定會成為遼國北方的心腹之患…”

  聽了王精之言,廳中暫時一靜,王洋摸著下巴,考慮起了王精的建議,第一個建議,王洋倒是覺得沒有任何的問題。

  而第二個建議,則讓王洋有些猶豫。

  “其實,若是想要讓他們與西夏和遼國勢不兩立,很簡單,讓他們殺掉被俘的遼國與西夏戰俘,然后,再放出一些遼國與夏國的戰俘…”王精嘿嘿一笑。

  “昔日,我們完顏部與其他部落爭取,相互陷害這樣的事情,可是做過不少。”

  “這倒是個輕省的辦法,如此一來,那些北方部落的戰俘,那除了倒向我大宋之外,就再無其他生路。”折可適與許詔、種師和這三個家伙不禁眉色色舞,面現認同之色。

  “這,這可萬萬使不得。”高世則不禁臉色一變,站起了身來大聲地表示反對。

  看到諸人投來的目光,高世則不得不作出了解釋。“若是王大人您真的下令這么干,那么,就算是陛下,也保不住您啊…”

  王洋,聽得此言,也不禁眉頭大皺,說實話,對于王洋這位老司機而言,怎么做對于大宋有利,對于宥州軍民有利,那就應該去做。

  可是,一想到數千遼國與夏國的被俘士卒,很有可能會在自己點頭之后,成為刀下之鬼,這讓王洋實在是點不下這顆腦袋。

  “第一條,本官答應你,這第二條嘛…”王洋砸了砸嘴。“還是從長計議的好,畢竟我大宋乃是仁義之邦,若真是這么做了,怕是未來,不論是西夏,或者是遼國,很可能只會有戰死的將士,再無被俘的降者…”

  “大人所言極是,大人心懷天下,眼界開闊,看來是末將考慮得太不周全了。”王精看到好幾位宋國文武都站出來表示反對,而王洋也明確了自己的態度,他倒也不堅持,而是很從善如流的拍了一記王大官人的馬屁。

  “這段時間以來,你們四兄弟英勇殺敵,掩護受傷的袍澤,援助戰友,本官都看在眼里,如今,你們既然遇上了昔日之袍澤,若有愿意為我大宋效命者,當可既往不咎…”

  兩萬五千多名戰俘,其中遼國人只占到了不到三千,夏國兵馬也只有四千。剩下的,皆盡是部族人馬,甚至其中還有兩千多的完顏部落兵馬。

  這些人之中,倒有數百名原本就是精忠報國的鐵桿,但是因為他們父子要么被抓,要么逃離,結果在族中很不受待見,而今得見那四弟兄在宋軍這邊活得很是滋潤,很愿意成為那精忠報國四兄弟的麾下。

  王洋一聽,自然大筆一揮,讓這些日子做戰十分英勇的精忠報國四弟兄各領兩百人馬,不過,他們四兄弟自然不能再任由他們自己組團玩耍。

大文學

飛翔鳥中文    自古紅樓出才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