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宥州,容易螳臂擋車(第二更)__歷史小說_書客居 死守宥州,容易螳臂擋車(第二更)
死守宥州,容易螳臂擋車(第二更)
小說:、、、、、、、、、、、、
總而言之,這些勝利,都與著王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且都不要忘記了,最早,亦是王洋站出來推斷遼國征召北方諸部落兵馬,很有可能是想要與大宋開戰的前奏。
“…亦是他提前做了無數的準備,才能夠讓我大宋有今日之勝績。所以,朕說與王愛卿有著極大的干系,諸卿以為然否?”
“陛下此言大善,若非有王巫山在三州之地主持大局,怕是而今這三州之地,怕是根本就撐不了這么久的時間,甚至有可能戰火還會波到我陜西路腹地。”劉摯清了清嗓子,作出了十分中肯的評價。
趙煦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劉摯這位老司機倒也頗為識趣。
劉摯看到趙煦的表情,繼續說道。“不過陛下,我大宋雖然連有勝績,但是,不論是奪取銀州,又或者是深入到了西夏腹地作亂,皆有取巧之嫌。然遼夏聯軍威脅尚在,宥州雖經王大人經營,堅持了如此之久,但是終究兵力薄弱…”
“所以老臣以為,現如今,應該是見好就收的時候…”
“見好就收?”趙煦的臉微微露不悅。“不知劉相此言何意,難道你是覺得我大宋雖然占據著優勢,但是不能長久是嗎?”
“陛下英明,畢竟宥州城不大,所容納的兵力也不是很多,至今已有近月光景,而王大人為了我大宋,一直半曾求過半將一卒,想必現如今宥州城的軍民,困被近月,怕是早已經苦不堪言。”劉摯點了點頭答道。
這邊,已然領會到了劉摯之意的朱光庭也跳了出來,擺出了一副憂國憂民的架勢,喋喋不休地道。“如今既然是我大宋占優之時,只要我大宋有示好的意愿,也就是相當于給了西夏與遼國一個臺階可下。”
接下來,又陸陸續續的有文武站了出來詳細地分析了一番大宋與遼夏之間的兵力對比。
如今,三州之地,宋軍兵力總數不過二十七八萬之數,而遼夏聯軍的總數則達到了五十萬之巨。
另外,河東路等與遼國交界的諸邊塞,已然頻現摩擦,這些都很有可能會變成遼國大舉南下的前奏。
畢竟,近五十萬大軍,卻偏偏拿這三州之地沒有什么辦法,一向狂妄自大的遼國肯定不會就此罷休,必然會想豐辦法從其他地方找回臉面。
趙煦一開始還很不以為然,可是,當這幫子家伙踴躍進言,趙煦也不禁有些遲疑起來,似乎這些人有些話是信口胡謅,但是有不少的話,卻說得很有道理。
重要的是,趙煦可不希望讓王洋王巫山這位名滿天下的至交皆肱股之臣喪在這三州之地。
這亦加重了趙煦的猶豫心理,不過最終他還是穩定住了自己的情緒,緩緩地搖了搖頭。
“諸位卿家之言,確也有幾分道理,不過,朕還需要好好的思量一番再做決定。好了現在,我們先來商議一下立功封賞事宜…”
“…”劉摯差點就想要暴出一句粗口來。眼看著就要忽悠著天子下達與遼夏和議了,怎么就在最后的關頭,天子又一下子清醒了過來。
朝會散后,一干舊黨大佬盡聚于宰相劉摯府邸之內。
都已經換上了一身常服,享用著劉摯府邸之中漂亮的仕女小姐姐奉上的茶點,一面討論國家大事,一面時不時的拿眼睛偷瞄那位正在不遠處的彈奏樂器以助興的樂女小姐姐。
而劉摯抿了幾口茶水之后,還未開口,旁邊的朱光庭倒起說起了話。“今日真是太可惜了,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好機會溜走。”
劉摯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若是陛下恩準,此時議和,那我等,就有著獻策之功,更會主導著整個談判,可惜棋差一著…”
劉摯很老謀深算,一開始,大家都一致認為,王巫山死守那宥州,只不過是螳臂擋車之舉,自尋死路。
所以那個時候,天子焦急的派遣兵馬前往陜西路助戰,他們并沒有站出來阻止,因為他們也很清楚這位少年天子銳意進取的德性,沒必要在那個時候再跟少天年子正面硬懟。
更何況,數十萬兵馬大軍壓境,這幫子舊黨大佬們都一直在盤算著,看看還有幾天王巫山會呃屁,蘇東坡會兵敗陜西路,然后他們那個時候再站出來向天子表示有解決的辦法,那就是議和。
結果呢,王巫山那臭小子愣是一直在那宥州城處死撐,死死地阻擋住了遼夏聯軍三十余萬眾寸步不能得進。
然后,然后就是,折可適竄去西夏的興慶府腹地搞事,蘇東坡也可以悠哉悠哉的等著京師派來的援軍進抵之后,憑借著近十倍的兵力優勢,生拿下了空虛的銀州。
不過,即便如此,在體量上,仍舊是遼夏遼軍占優,大宋最多也就是在局部上形成了一定的優勢。
但是,這些優勢的來源,都源自于王巫山這個死硬份子拿宥州當成了賭注,還拿大宋的數萬軍民當成了賭注。
一旦宥州城破,那么,遼夏聯軍就必然再無任何顧忌,猶如洪濤一般決堤而下,到了那個時候,又有誰能夠阻攔得住?
為了我大宋的萬萬子民的幸福安寧生活,為了我大宋陜西路的寧靖,更為了三國之間能夠暫息兵戈,能夠讓百姓們休養生息。和談是必須的,當然,劉摯當時在朝上時還不忘記提醒了天子煦一點。
那就是,現如今談,總比等宥州城破了再談要好,現如今和談,是因為我大宋正在占據一定的優勢,這才是談判的資本。
可若是宥州城破,兵禍肆虐于大宋陜西路時,呵呵,您這位天子,怕也是脫不了干系,更何況,您最寵信的臣子,被你喻為天下第一才俊的王巫山可就蹲在宥州城中。
宥州城破了的話,那貨的小命也是肯定保不住滴,就算是保住了,我們也一定會追究某些導致我大宋陜西邊陲兵禍肆虐的罪魁禍首。
這些,怕還是天子趙煦最為憂心忡忡,險些答應的理由,只是為何會在緊要的關頭卻把話題給撇開,這實在是讓一幫子舊黨大佬想破了腦袋都想不明白。
“無妨,咱們不必太過著急,我還真不相信了,遼夏聯軍,近五十萬兵馬,而我大宋,連陜西路邊軍和援軍一塊,總數也不過對方的一半,難道他們還能夠一直勝利下去不成?”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shukeju
小說相關、、、、、、、、、
_歷史小說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