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68章 咱大宋的騎兵家底實在太薄(第二更)

飛翔鳥中文    自古紅樓出才子
🔊有聲小說點這里

  第668章咱大宋的騎兵家底實在太薄(第二更)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第668章  看到天子那副模樣,孟氏想了想,靈機一動。“陛下,臣妾今日讓人燉了一道羹湯,一會臣妾親自去給皇祖母送些如何?”

  天子伸出了大手,握住了孟氏的柔荑,家有賢內助,果然是好啊,正所謂夫妻齊心,齊利斷金。

  高滔滔已經不再垂簾聽政,終于輕閑了下來,每日澆澆花,看看書貼,臨摹書貼,偶爾還會在皇后孟氏的陪伴下,在花園里邊閑逛。

  因為不再為了那么些國家社稷大事勞,原本疲憊而又顯得有些虛弱的身子骨,反倒顯得好轉起來。

  這才三四日不見,趙煦就愕然的發現,太皇太后臉上的氣色已然是好了很多。

  “老身不需要那么勞,自然精神頭就好多了,晚上休息之時,也不會再做那些煩人的夢。”太皇太后笑瞇瞇地擱下了手中的毛筆,招手示意皇帝和皇后兩口子到近前來坐下。

  “倒是官家你,應該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才是,看看你,這都顯得憔悴了許多。”

  孟皇后拜見高滔滔之后,親手呈上燉好的羹湯,高滔滔滿臉慈祥地接過之后,喝了大半碗,這才停下。“皇后這手羹湯,果然熬得極有水平,不過,官家你該不會只是為了陪皇后過來探望哀家的吧?”

  趙煦揉了揉發緊的臉,無奈地苦笑道。“其實孫兒這里又收到了一份來自于陜西路的捷報,心里邊頗有些發愁,特地過來向皇祖母請教來了。”

  “又來了捷報?”高滔滔亦是一臉錯愕的看向笑得頗為無奈的趙煦。

  “這次該不會又跟王巫山那小子有關系吧?”

  “還是皇祖母您神機妙算,一語中的,的確跟王巫山有關系,您瞧…之前,撤離了洪州,退到了無定河岸邊烏延古城的那五萬西夏人馬,被我大宋俘敵近兩萬之數,殺敵五千余,另外,還獲得了四萬一千八百余匹戰馬。”

  “…”高滔滔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下,拿起了這份捷報,仔仔細細地查看起來。待到看罷之后,臉上,亦露出了與趙煦幾無二致的表情,似乎顯得有些無奈,又有些哭笑不得。

  “他還真是夠不消停的,居然又勝了,過去,但凡聽到我大宋邊軍與西夏作戰,稍有勝績,哀家的心情就會十分的暢快,可是為何現如今,居然有一種習以為常之感?”

  “就好像此戰之大勝,哀家反倒不太在意他俘虜了多少戰俘,而是此戰所獲得的大批戰馬…”

  “這使用木、鐵制作出來的元祐拋石機,居然可以將重達百余斤的石塊,拋出近百丈之遙,好吧,他王巫山無論能夠弄出多少新奇的事物,哀家也不覺得奇怪。”

  或許是經歷了好幾日的輕閑,現在終于有了機會,高滔滔連吐了好幾句槽,似乎這才覺得心情舒暢一些,特別是看到了天子那張略顯得有些憔悴的臉龐。

  高滔滔甚有一絲絲的興災樂禍,讓你這小子成天喊著叫著要親政,怎么樣?累壞了吧。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高滔滔開始仔細盤算起來。“之前,洪德寨之戰的述功,已然結束,但是宥、洪二州之戰、鹽州之戰述功還沒完成是吧?”

  看到天子趙煦點了點頭,高滔滔砸了砸嘴。“現如今,這烏延古城一戰,殺敵五千余,俘敵兩萬,得戰馬四萬余匹,這是大功,兩功齊述的話,的確也頗為難為啊,想必官家也正為此事煩惱吧…”

  趙煦也不跟自家乃乃客套,點了點頭,起身在房中踱步。“畢竟這些功勛之大,朝野皆知,若是論功不能恰當,必然會引得朝野不滿,然而…”

  趙煦看了一眼眼中滿是鼓勵之色的太皇太后,略一猶豫之后決定實話實說。“其實孫兒很擔心,朝庭中的一些人,會見不得王巫山繼續在陜西路建功立業,而借述功封賞,將其遷轉其他地方。”

  “那官家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高滔滔微微瞇起了雙眉,此刻,皇后孟氏正乖巧在一旁邊替高滔滔收拾著案幾上的筆墨紙硯。一雙楚楚動人的明眸時不時的微微揚起,掃過天子與太皇太后。

  “洪德寨之戰后,孫兒恨不得第一時間讓王巫山回朝,在孫兒身邊為孫兒出謀劃策。只覺得如此,才能夠發揮他最大的作用。”

  “可是,被朝中諸臣留在了環慶之地,孫兒當時在想,如此也好,正好先讓王巫山多一些地方治政之經驗。”

  “可不曾想,他這位環州知州,卻在短短兩個月不到的功夫里,先是獻策以說降西夏相國,致使梁乙逋率領十萬之眾,以宥、洪兩州歸我大宋。”

  “更是與折可適輕騎簡從,夜襲鹽州得手,使我大宋拓地千里,復了百多年前失去之舊土…”

  “…而今又在烏延古城之下,臨陣研發出了元祐拋石機這種不遜于床弩的利器。擊潰了最后一只殘留在宥、洪二州之敵,俘敵兩萬余,得戰馬四萬余匹。”

  “就單說戰馬,洪德寨一戰,我大宋得戰馬六萬五千余匹,梁乙逋獻城、夜襲鹽州之役,我大宋不但得了十萬降卒,更獲得了超過五萬匹戰馬,再加上烏延古城,單單是戰馬之所獲,使我大宋足可以裝備起一只超過十萬之數的騎兵。”

  “我大宋缺牧馬之地,戰馬更是稀少,先帝時,尚有馬近十萬之數,而今我朝常備騎兵,京中不過一萬,諸邊地,多則五六千,少則兩三千之數。湊一塊,都還不足五萬…”說到了這,趙煦的表情顯得十分的感慨。

  “我大宋自西夏奪土自立以來,失了河套養馬之地,使得我大宋戰馬極為稀缺,每年都需要靠耗費重金采購馬匹,而且良駒甚少…”

  高滔滔一面聽著趙煦之言,一面微微頷首不已,而心里邊既吃驚,又欣慰。吃驚的是,怎么也沒有想到,少年天子所言,不僅僅只是指向戰爭的勝利與否,而已經把其注意力放在了戰爭的得失上面。

  更還由此,直接聯系到了大宋王朝的軍事力量,并且對于大宋的重要軍事力量了解得頗為深入,不然,也不會張口就來。

  亦言明了這連番大勝之后,大宋與西夏之間的實力此消彼長,西夏已經在連番的大敗之下,不但損失了大量的精銳士卒,更失去了大片的土地,國勢已然衰微到了一個極為危險的地步。

飛翔鳥中文    自古紅樓出才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