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章 蔥香手抓餅(上)

  雖然寧修有信心憑借自己的技術搞出劃時代的發明,但也得建立在有充足資金的情況下。

  而現在的情況是寧家一窮二白,別說資金充足,就是一文錢都得掰成兩瓣花。

  那么,似乎就得換個思路了。

  在大明朝,什么行業投入最小,賺錢最快?

  寧修幾乎不假思索的想到餐飲業。

  餐飲業需要的初始資金少,流水多,回報快。最適合手上沒有多少閑錢的人經營。

  何況寧修的老爹寧良就開了一家饅頭鋪,做餐飲也算對口了。

  不過做什么著實有些令人犯難。餐飲也分高端路線和平民路線。

  眼下高端路線肯定是做不了,那就得期待薄利多銷,以量取勝。

  民以食為天,普通百姓最看中的無非是食物分量足,味道可口。

  至于食物的外觀是否精致,絕不是他們首先考慮的。

  明確了目標群體后,寧修便開始思忖該做什么菜品。

  他前世主業是搞化工研究,不過平日里也喜歡嘗試燒一些家常菜,手藝雖然不能和高端餐廳主廚相比,但也可算是小有所成。

  只不過這些菜品雖好,卻似乎并不足以為寧修帶來豐厚的回報。

  正自想著,他腦中忽然靈光一閃,興奮的揮舞著拳頭。

  對啊,方才怎么就沒想到呢。

  也許是他太過激動,屋內的動靜引起了老爹老娘的注意。

  “臭小子,你又在搗鼓什么!”

  寧良面上可不好看,若不是老娘寧劉氏就在身邊,寧修真有些心里沒底。

  方才寧修看到死鬼老爹打娘親一時氣急表現的有些強勢,今后還得多多控制情緒才是。畢竟寧良是自己這一世的老爹,寧修便是再有理,得罪了老爹,一頂忤逆的帽子扣下來也得被活活壓死。

  想到這里,寧修對寧良的態度就恭敬了不少。

  “爹,兒子昏睡時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位白胡子老人告訴我一種美食的做法,說只要按照他說的去做一定可以生意興隆。”

  “啊?”

  寧良將信將疑的盯著寧修,把少年弄得好不尷尬。

  “老人家說他叫伊尹。”

  托夢說既然已經祭出,寧修只得繼續編下去。

  聽到伊尹二字,寧良直是瞪圓了雙眼道:“你說,給你托夢的是伊尹?”

  寧修點了點頭。

  死鬼老爹這么驚訝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伊尹為人們所熟知,是因為輔佐商湯王建立商朝,被奉為商元圣。

  但伊尹還有一個身份是庖廚鼻祖。

  其創立了“五味調和說”、“火候論”。這一套理論指導了中國數千年的烹飪之法。

  老爹寧良雖然是個蒸饅頭的,但勉強也可以歸到庖廚行列。

  就像讀書人信奉孔圣人一樣,在大明所有庖廚對伊尹都崇拜的五體投地。

  伊尹給寧修托夢,自然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他老人家托夢告訴兒子這美食做法,兒子尋思著應該可以大賺一筆,希望爹能夠試著做上些,看看行情如何。”

  寧良顯然有些猶豫。

  伊尹老人家雖是廚界鼻祖,但畢竟已經仙去數千年,他老人家的口味在大明真的吃的開嗎?況且成本也是一個問題,蒸饅頭雖然賺的不多,但成本亦很少,屬于小本經營。

  伊尹他老人家屬意的美食肯定是山珍海味吧?

  寧修知道老爹是擔心錢的問題,便笑著問道:“爹,兒子想問一下如今面價幾何。”

  寧良就是蒸饅頭為生的,自然對面價再熟悉不過。

  他隨口說道:“昨日我剛去買了一百斤面,花了七錢銀子。”

  寧修心中飛快計算著。明代的斤比之后世要重一些。后世一市斤是500克。而明代一斤是590克。老爹花了七錢銀子買到了一百斤面,也就是說一斤面要0.007兩白銀。

  寧修前世喜歡讀一些歷史科普讀物,對明朝后期的物價也有個大致的了解。

  他知道萬歷年間一兩白銀相當于后世的六百元,購買力已經大不如明初。白銀的大量涌入導致物價上漲。一石小麥要0.7兩銀子,一石粳米也要一兩銀子。

  他將自己知道的物價和老爹給出的實際物價進行了一番對比,確認無誤后長出了一口氣。

  “這就是了,伊尹他老人家告訴兒子的這美食只用面粉、蔥花、雞蛋即可,不需要花費太多銀錢。當然,如果爹愿意,也可以不用雞蛋。”

  果然,聽到只需要面粉、蔥花、雞蛋,寧良的眼中冒出了兩道精光。

  與蒸饅頭相比,這成本并沒有增加太多。何況死小子還說,未必一定需要雞蛋呢。

  嗯,倒真是可以試上一試。

  ......

  ......

  “臭小子,你快說說,這美食到底怎么做?”

  寧良搓了搓手掌,嘿嘿笑道。

  寧修見老爹已經被勾起了興致,心中暗暗得意。

  “爹,我們到廚房去說吧。”

  父子二人相伴出了內間。

  寧家饅頭鋪是前店后廠的模式。這樣可以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也可以極大的減少開銷。

  寧修隨著老爹來到蒸饅頭的廚房,恭敬道:“爹,伊尹他老人家對兒子我說的這美食名叫手抓餅。既可以做早餐,也可以當做零嘴小食,最是親民。”

  稍頓了頓,他繼續說道:“這做手抓餅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和面。兒子給您演示一下。”

  說完竟然卷起袖子,從面缸中取了面粉倒在木盆里。接著他取了一勺鹽倒在另一只青瓷碗里,倒入溫水用筷子持續攪拌使鹽化開。

  緊接著,他把鹽水倒入木盆中,把面和成雪花狀,晾了盞茶的工夫。

  之后他開始揉面團,這也是制作手抓餅最為關鍵的環節。

  手抓餅的口感如何,直接由面團的質量決定。

  ......

  ......

  ps:此處出現的物價可不是老坤編的,而是查了萬歷會計錄、宛署雜記、工部廠庫須知。這三本書是萬歷前中后期最為權威的物價參考書,絕對準確。

飛翔鳥中文    奮斗在晚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