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癥下藥

  在這種時代下,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權勢,如何才能建立更大的功業,如何才能全身而退,這才是昭雎所為難的地方。

  好在從之前得知景翠病重開始,他就已經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經過數月的冥思苦想,他也找到了應對的變法。

  那就是不站隊,始終保持中立。

  但是,如果始終不表態,并且毫無作為,那他這個令尹就會首當其沖,成為雙方眼中的焦點,甚至遭到雙方聯合進攻。

  這種情況下,那么最先被滅族的肯定是他。

  所以,要想保持中立,還得披上一件外衣,一件讓雙方甚至楚王都無法對他下手的外衣。

  而這件外衣,昭雎已經找到了,那就是向昔日齊國的晏子學習,為自己樹立起忠于楚王,一心為國的崇高名望。

  昔日晏子歷經齊莊公齊景公時期的動亂,那時的動亂規模雖然不比楚國將來,但是,其激烈程度卻絲毫不必楚國吳起之亂差,但晏子始終聳立不倒,憑借的就是忠君為國這層華麗的外衣。

  現在,他也想披上這層外衣,只要他始終站在楚國這邊,無論未來楚國哪一方勝了,他都不會輸。

  而且,只要有這層外衣在,他就能保持家族權勢地位不失。

  而今日他在朝議上的所作所為,就是他披上這層外衣的第一件事。

  首先通過拆分江東郡,是為向楚國群臣顯示他令尹的存在感,向所有人甚至楚王表示,他這個令尹可不是景翠那樣的傀儡,不是任他們拿捏的。

  接著,同時避開變法派與勛貴黨,從楚國的利益出發,舉薦江東人出任郡守郡丞,如此既安撫了屈原唐昧等人,同時也給勛貴留下了希望,以保持中立地位。

  畢竟,只有保持中立,才能不陷入他們的那個漩渦中。

  當然,保持中立,也會導致他們雙方同時對他產生惡感,對他不滿。

  不過,這沒有關系,只有先保持中立,讓他們兩派都不會拖他后退,然后就可以想辦法披上那層外衣。

  只要披上外衣,那么這些不滿就會轉化為聲望,讓他們更加敬重自己。

  而想要披上外衣···

  想著,昭雎頓時將目光投向了北方,國中的漩渦跳進去就出不來,所以,想要同時獲得雙方的支持,還要需要從國外找目標。

  當昭雎將目光投向國外的時候,此時,在宮中的熊槐,也將目光投向他。

  “等上一兩年,將吳炳與公孫海拉下馬,然后換上楚人?”

  熊槐看著自己手中的情報,不由露出一絲冷笑:“現在你們不行,再等一段時間,江東徹底穩定下來之后,你們再想將觸手伸向江東,那就更加不行。”

  熊槐將郢都中今日到處傳播的謠言扔在一邊,然后一臉沉重的看向殿外,然后陷入了沉思。

  今天的朝議雖然沒有出現大的意外,但是,也十分驚險。

  昭雎果然不是景翠可比,景翠做令尹時,基本上都是任他拿捏,為所欲為。今天一上任,就給他出了好大一個難題,直接逼的他這個楚王親自下場與昭雎對陣。

  好在昭雎也沒有讓他為難,逼他動用楚王的權威直接將這事按下,而是像一個令尹一樣為他這個楚王查漏補缺,順順利利的將事情解決了。

  通過今天這件事,熊槐對昭雎已經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那就是昭雎與景翠完全不同,而他也不能用對待景翠的辦法對付昭雎,否則,一旦君相失和,就算他強行將昭雎罷黜,也會導致國中動蕩。

  國中動蕩,外患就會緊隨而至,這對于熊槐來說,是最不能接受的。

  如果可以,熊槐也希望在這內憂外患之際,不是通過在內互耗在外敗退來渡過這艱難的局勢。

  而是通過將內部矛盾轉到外部,來減少內部的損耗。而將矛盾轉到國外,毫無疑問,能征善戰,聲名赫赫的昭雎就是最好人選,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讓昭雎站在他這一邊,只要君臣同心,那就沒有問題。

  如果像今天這樣,他這個楚王有所紕漏,昭雎這個令尹查漏補缺,如此,完美。

  可是,如何才能讓昭雎一直站在他這邊呢?

  熊槐想起這些年與昭雎的點點滴滴,想起昭雎的目的來,不由微微點頭。

  他知道昭雎想要什么,而這,他這個楚王可以給,而且可以給的比昭雎想象還多。

  但是,他不想給的,昭雎也不能插手,更不能要,否則···

  對昭雎有所決斷之后,熊槐又想起江東的事情來,不禁皺了皺眉。

  雖然昭雎在朝議上對江東的處置并沒有問題,但是,昭雎舉薦的那些人同樣也不是他這個楚王的心腹,不能增強他對江東的控制。

  既然要在江東摻沙子,怎么可以少了他楚王呢。

  不過他楚王往江東摻沙子,可不能僅僅只是去摻沙子,還要能辦實事,若是不能辦事,只是摻沙子撤后腿,那還不如不做。

  所以,這人必須要有極高的聲望,而且還要有極強的能力,而且他去江東還不能引起江東勛貴豪強百姓的反感與警惕。

  畢竟,現在江東兩郡的郡守郡丞全都有人了,若是聲望不足,根本無法壓制地方官員,若是能力不足,也不能干出事來,若是引起江東的反感,只會適得其反。

  這樣的一個人···

  熊槐很快就確立兩個目標,一個是工尹已齒,另一個就是左工許行。

  已齒擅長工事,許行擅長農事,一個是楚墨之首,一個農家之長,身份地位威望全都足夠。

  已齒去江東有一個極佳的借口,那就是會稽水患,讓他打著解決會稽水患的旗號去江東,必然深受江東歡迎。

  而許行去江東···

  以他農家之首在世圣人的身份,無論去哪里都受百姓歡迎。

  熊槐在心中默默的比較了一翻,然后選定了許行。

  因為已齒去江東解決會稽水患,無論他能不能解決此事,都會耗費大量的錢糧以及人力,這是不合時宜的。

  而許行不同,他若是以農家之首的名義去江東,一則可以控制江東各地的農官,名正言順的插手江東,二則農官到江東,花費不了多少錢,反而還會賺錢。

  而且,現在許行還在主持修建江漢的水渠,只要許行去了江東,這個職責就可以轉交給令尹昭雎,以此收買昭雎。

  熊槐想來,這種利國利民名留青史的事情,昭雎應該不會拒絕的。

  不過,這事相得雖好,但如何讓許行心甘情愿的去江東呢。

  要知道,自從大禹開始到現在,孫叔敖西門豹,甚至這以后的李冰,鄭國,這些主持修建水利工程的人全都青史留名了。

  許行會愿意將修建水渠的事情讓出來嗎,如何才能讓他心甘情愿的讓出來呢?

  許行最想要的是什么?

  想著,熊槐沉吟許久,然后靈光一閃,開口吩咐道:“來人,給寡人拿錢來···”

飛翔鳥中文    大楚懷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