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

第七百三十三章農家墨家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次日。

  在令尹景翠的請求下,熊槐正式下詔,準許百姓自薦,前往楚國賓館報名,以參與十一月初一的考核,但凡通過者,將則由選拔為楚國各縣的屬吏,若是特別優秀者,則可直接任命為縣尹。

  消息一經傳出,郢都頓時一片沸騰。

  雖然這只是在招募各縣的屬吏,但是,一句優秀者可擔任縣尹,便足以令人激動難耐。

  雖然楚國現在已經在給各縣安排屬吏,縣尹的權勢將會被削弱,但是,這好歹也是一縣之長。若是以前,縣尹可自稱為公,在一縣之地為所欲為的時候,縣尹縣公之職,那可是非大賢貴戚不可擔任,擔任縣尹的人,十有**都是楚國公室之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楚國的縣尹除了權勢大意外,地位也是極高的。若是被楚王召回朝中用事,最起碼都是一個下大夫的職位。若是任上優秀,被任命為卿甚至是令尹也不是沒有可能,這都是有先例的。比如說孫叔敖與吳起,這兩人就是直接從地方升任令尹的。

  現在,楚王竟然下詔,可以準許人自薦,即便只有半成機會,那也是機會極大了。即便做不了令尹,那也還可以做屬吏。

  成為屬吏,升任縣尹,被楚王看中,任命為令尹···

  如此人生,簡直完美,一些人仿佛已經看到自己走上孫叔敖的人生軌跡,在史書上留下千古美名,可以不朽矣。

  于是乎,楚王下詔招賢的消息,猶如爆炸一般,迅速從郢都擴散開來,向各地傳播。

  此時。

  景翠府中,得知景翠向大王進言下詔招賢后,大夫景邵立即趕了過來。

  “令尹,如今大王聽信屈原的讒言,改變我楚國維持了數百年的舊制,攪得整個楚國都人心惶惶,霍亂我楚國不淺矣。令尹無法勸阻大王也就罷了,為何還主動進言,請大王招賢以充實地方呢?”

  景邵看著景翠,嘆恨不已的繼續道:“令尹如此,不就是在表明我景氏贊同屈原之言,打算改變各地舊制嗎?如此一來,各地抵制令尹也站在大王屈原那邊,豈不人心惶惶,可不終日矣。而且,還極大的助長了屈原的囂張氣焰,令屈原更加目中無人!”

  景翠聞言,長嘆道:“在下豈能不知,只是,各地舉薦的人,實在難以入目,若是不如此,待考核之后,數百人竟無一人合格,且為之奈何。”

  景邵搖頭道:“如此,豈不是更好嗎?大王見此,知道大勢不可為,必然會如上次一般,驅逐屈原,以穩定人心。”

  “大王驅逐屈原,是一件大好事,怕就怕···”景翠看了景邵一眼,心中閃過一陣無奈,搖頭道:“就怕到時大王驅逐的人,不僅僅只有屈原一人啊!”

  “除了屈原,還有誰?”景邵疑惑的問道。

  “難道你忘了虞丘子之事了嗎?”

  “虞丘子!”景邵聞言一愣,隨后臉色一變,接著沉默了下去,不在言語。

  現在他知道景翠為何向大王進言了,若是真的對各地舉薦的那些賢才不聞不問,等到考核之日,雖然大王很有可能會知難而退。

  但是,身為主持招賢的令尹景翠,遍訪全國,卻找不到一個可用之人,那么天下人會怎么看。

  到時,為了替大王堵住天下悠悠眾口,非得搭上主持此事的令尹不可。

  而且,地方縣尹雖然對景氏很重要,但是,景氏一族的根基,還是在朝中。就算用十個縣尹換一個令尹,景氏都要虧得吐血。

  想著,景邵吐出一口氣,然后向景翠拱手道:“令尹請放心,在下已經明白了,稍后就去族中安撫族人。各地對大王的詔令陽奉陰違,實在是太過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景氏這一次一定會站在大王這邊的。”

  “好,那就有勞了。”景翠頓時松了一口氣。

  就在此時,一個賓客前來稟報道:“君上,上官大夫他們求見。”

  景翠聞言與景邵對視了一眼,然后微微搖頭道:“邵,群臣來訪,必然是為了大王的詔令,本君不便與群臣相爭,還請邵為本令尹安撫群臣。”

  景邵沉重的點了點頭,拱手道:“請令尹放心。”

  說完,便向外走去。

  就在景邵與前來拜訪景翠的大臣說話的時候,另一邊,道墨農儒四家領袖,也得到了一份楚王親筆書信,邀請他們派出青年弟子前去參加十一月的考核,以為楚國各地屬吏。

  郢都城外,一間臭氣沖天的工坊中,工尹已齒拿著楚王的書信,與一旁的左工許行對視了一眼,然后長長的一嘆。

  “許子,不知大王所請,你意下如何?”

  許行聞言,毫不遲疑道:“既然大王有請,自然是聽從大王的詔令了。在下的那些弟子們,一直跟從在下規劃水渠,如今水渠的規劃已經全部完成,并且今年大王會修養生息,不會征召百姓修建水渠。”

  說著,許行笑了笑道:“在下的門人子弟不比墨家人才濟濟,故而,為了替大王分憂,在下打算將所有學有所成的弟子,全都派去參加考核。”

  已齒聞言搖頭笑道:“許子說哪里話,我墨家雖然人多,但是大都是一些游俠工匠,這些人,大都已經在大王效力,自然無法去參與考核了。而通曉治理地方熟悉地方事務的人,我墨家卻也沒有多少。”

  許行聞言,笑道:“工尹說笑了,天下人都說,游仕之人,不是儒生便是墨者,儒墨并稱當今兩大顯學,豈會無人。”

  說著,許行沉吟了一下:“工尹,在下門人稀少,也就這幾年,弟子才增加到百人,其中學有所成的,不超過二十人。能治理一地,恐怕不出一掌之數。”

  此時,許行看著已齒,試探的問道:“不知墨家能拿出多少人?”

  已齒想了想,才開口道:“十年前,我墨家為大王堅守丹水,八百墨者幾乎全都死在戰場上,幸得大王仁慈,拿出錢糧撫育戰死勇士的妻兒,讓他們的子嗣跟隨我墨家學習。如今十年過去,我楚墨元氣已然恢復,這次···大概能拿出一百多人吧!”

飛翔鳥中文    大楚懷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