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

  確定了楚國接下來的內政方針后,熊槐又關注起宋國的事情來。

  宮中。

  熊槐召來刺史令陳軫,問道:“賢卿,宋太子回國后,宋國可有動靜。”

  陳軫笑道:“大王,探子回報,太子貞返回宋國后,果然就宋王送醫者給齊王看病一事,與宋王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同時,宋王暗中討好齊國的事情,也在我們的推波助瀾下,迅速傳遍了整個宋國。

  現在,宋國人幾乎都知道了,一旦齊國來攻,那宋王就會向齊國各地稱臣求和。

  而且,太子貞也順勢將他來楚國求援失敗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宋王。

  如今,宋國群臣有許多人都在埋怨宋王朝三暮四。”

  “好,好,好。”熊槐聞言頓時露出了喜色。

  所謂見微知著,他從齊王地在遭遇田甲謀反一事的處置中,已經確認齊王地這個人極端自負,根本就不會一個能自省的人。

  而一個不能自省的人,在源源不斷的勝利下,他必將從一個驕傲走將另一個驕傲。

  想著,熊槐又問道:“齊國那邊情況如何?是否有出兵伐宋的跡象。”

  陳軫搖了搖頭:“大王,齊國距離壽郢遙遠,消息傳回還需要一些時間。”

  “既如此,那就算了。”熊槐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然后問道:“賢卿,最近太子除了處理國事意外,還在干什么?”

  陳軫想起太子橫來,頓時一怔,然后應道:“回大王,最近太子頻頻去太學拜訪諸子,向諸子請教治國之道,并且還邀請諸子去太子府用事。”

  說完,陳軫立即小心翼翼的看向楚王。

  太子去太學跟楚王搶大賢這事,一個不好便會引起楚王的忌憚。

  是以,他開口后,便已經想好了為太子開脫的理由。

  畢竟···國賴長君。

  熊槐一聽,立即笑了笑,然后看著身前也快滿頭白發的陳軫感嘆道:“寡人老了,賢卿也老了,令尹也老了。左徒雖然年輕,但寡人一直擔心他慧極而傷,不能長壽。

  一旦我們這些老家伙不在,何人可輔太子?”

  說著,熊槐喜道:“現在太子能自己去尋找大賢輔佐自己,那寡人就不擔心了,楚國后繼有人矣。”

  陳軫一聽楚王不僅沒有不快,還隱隱流露喜色,心中一松。

  看來楚王內心中也是認為國賴長君的。

  也對,以楚王之賢明,又豈能廢長立幼呢!

  此時,熊槐突然問道:“賢卿,那最近可有大賢投奔太子?”

  陳軫一聽楚王詢問,微微一愣后,應道:“回大王,目前太學之中,已經有申子、登徒子、曹子等三人投靠了太子。”

  說完,陳軫又在心中輕輕一嘆,為太子感到十分惋惜。

  從楚王的話中,他知道楚王對太子大肆招募賢者,是不在意的。

  可是,他卻知道太子招募大賢卻是去錯了地方。

  太學乃是楚國大賢除朝廷外最多的地方沒錯,太學諸子許多人都批評過屈原唐昧,也抨擊過反對派禍國殃民沒錯,太子想要避開變法派與反對派的漩渦,從中立的人尋訪賢士也沒錯。

  但錯就錯在,太學雖然對所有人都是持抨擊態度,看上去保持中立。但實際上,太學卻是變法派的核心基地,為新法源源不斷的輸送了大量基層人才。而不久后的未來,這些人會有相當一部分,會向高層發起沖擊。

  而且,太學諸子雖然老是抨擊屈原唐昧做的不對,但那卻不是反對變法,而是反對屈原等當權派沒有按照他們的方案來。要知道,太學之中,道墨農儒法等學派,全都有自己主張。

  所以,就憑太子之前一不小心跟江漢反對派的貴族攪和在一起,那些諸子就不可能去投奔太子。

  就算他們認可太子,以當前的局勢,他們那些打心眼里迫切希望楚國變法的人,也不會明面上投靠太子,以致將太子拉下水。

  所以,太學之中,對太子沒好感的人,不會投奔太子,對太子有好感的人,更不會投奔太子。

  這就是太子屢屢在太學碰壁的根源。

  另一邊,熊槐聽到陳軫的話,不禁微微一笑:“三人!”

  太學祭酒申子就不說了,身為公子平的老師,他天然的就站在了太子那邊。

  而曹子乃是趙國人,不久前從趙國來楚的,不識楚國內情,這也怨不得他。

  至于登徒子這個人,熊槐是知道的。

  這登徒子就是后世說的那個登徒子,但他不是后世常說的那種登徒子,登徒是他的復姓,因為人正派,學問精深,所以被人尊稱為登徒子。

  現在,熊槐就憑他在這個時候投奔太子,就知道他為什么會洗不清自己身上的污泥了。

  而這三人的投奔,尤其是太學祭酒申子投靠太子,必將巨大的影響。

  太子公然招募賢良,而大賢申子投靠太子,再加上他這個楚王沒有反應,必將造成轟動。

  轟動的后果,則是真正賢良的人會觀望,有才有野心的人就會進行投機,而別有用心的人也會行動起來。

  這樣,他這個楚王以及太子,兩人都走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想著,熊槐笑道:“有三人投奔太子,也算有些收獲。”

  說著,熊槐又吩咐道:“陳卿,接下來還要關注投奔太子的人,寡人想知道他們的底細,看看是否是探子。

  查出來后,全部交給寡人。”

  “唯。”

  另一邊,隨著宋太子貞從楚國無功而返的消息傳開,隨著宋國內亂越發嚴重的消息傳開,隨著齊國加快了備戰的步伐。而后,宋國這個夾在齊魏楚三國之間的國家,便吸引了天下各國的目光。

  一時間,所有人都在思考,宋國能堅持多久。

  是如同中山國一樣,能堅持個十年八載。還是如同越國一樣,一戰而亡國。

  就在人們的猜測中,時間緩緩流逝。

  三月后。

  楚國郢都,屈署迎歸。

  同時,秦王蕩之弟公子悝以送秦公主來楚與公子旺財完婚的使者抵達壽春。

  楚宮中。

  公子悝立于楚王之前:“大王,臣之來也,寡君除了讓臣護送公主來楚外,也讓臣加深與楚國的關系。

  故,寡君欲與貴國歡,互開關市,敝國之美玉、良馬、羊、旄、脛角等貨物,可入楚不禁,而貴國之玳瑁、犀皮、銅鐵、香料亦可入秦不止。

  誠如是,則全寡君之愿,亦成兩國之好。”

  熊槐一聽,這條件倒也顯得秦王誠意滿滿。

  用楚國犀皮銅鐵,也就是防具武器,換秦國的好馬以及戰略物資,楚國也不虧,正是兩國互補,各取所需。

  是以,熊槐想了想,立即點頭道:“秦楚兩國世代聯姻,關系親厚,猶如一體。故而秦王的請求,寡人···”

  熊槐正欲答應下來,此時,陳軫從殿外快步走了進來,然后在熊槐與公子悝的驚訝中,獻上一張信函。

  熊槐見此,驚疑不定的接過信函一看,卻見紙上寫著:

  正月二十三,秦齊兩國同時出兵伐魏。

飛翔鳥中文    大楚懷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