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

  范環先貶斥了司馬翦,然后才痛心疾首的向楚王拜倒:

  “大王,五國全力來襲,大有不敗我楚國誓不罷休之意,當此之時,我們理應上下一心,共抗五國。此時此刻,國中大小貴族,無論是封君還是各地貴族,全都聽從大王的詔令,盡起家中丁壯,在前線與五國廝殺。

  正是因為大王與國中貴戚百姓上下同心,這才得以用一國之力,抵擋住了五國瘋狂的進攻數月之久。

  現在大王聽信讒言,以為國中貴戚背叛了大王,暗中隱瞞百姓人口,還要派人清查國中貴族,要將他們治罪。

  這等消息一傳出去,這讓各地的貴戚怎么想,這讓正在前線與五國廝殺死戰的將領怎么想。”

  說到這,范環接連以頭搶地三次,淚流滿面的道:“大王,若是事有不協,齊魏兩國再次出兵,而我楚國卻無兵可用。

  那時,臣雖不才,愿率族中男女老幼一同奔赴前線,即便全族戰死,身死族滅,也萬死不辭。

  臣只求大王不要再這個時候,對正在前線為大王為楚國而戰的貴戚起疑。”

  昭常聞言,亦出列拜道:“大王,不僅是國中的貴戚,還有國中的百姓。

  之前大王為了抵抗五國,已經下令從國中的每戶百姓中征兵一人。國中百姓聞五國來襲,聽到大王召喚,即便剛剛才被征發回鄉的百姓,也都聽從了大王的詔令,服從大王的征召,愿為國而戰。

  現在大王因士卒不足,而懷疑百姓為了逃避租稅,而刻意隱瞞人口,并決定清查國中的隱匿人口。

  這消息傳到前線,臣擔心無論是前線的將領,還是前線的士卒,都會擔心家中老幼而無心戰事。

  如此,為了區區一些還不知道多少的隱匿人口,而至前線數十萬大軍而不顧,這不正是亡國之舉么。”

  昭常一說完,群臣全都反應過來。

  是啊,國中隱匿人口逃避租稅的人可不是只有貴族,就算普通百姓也會為了躲避人頭稅,為了躲避徭役軍賦,而刻意隱瞞家中的人口。

  雖然普通百姓家中最多也就只能隱瞞一兩個男丁,但毫無疑問,隱瞞人口這個頑疾是普遍性的,不僅事關貴族,而且還會波及普通百姓。

  若楚王真按司馬翦說的在這個時候進行人口普查,一旦前線···也無需前線嘩變,只要前線消極避戰,那楚國就真的可能要亡了。

  此時,群臣還未開口,那邊昭常只是稍稍停頓了一下,向楚王拜了兩拜道:“若是大王真的因為前線兵力不足而擔憂,那臣也愿與咸尹一般,愿率全族男女老幼奔赴前線,為大王為楚國而戰。”

  這話音一落,已經反應過來的群臣,紛紛下拜道:“大王,臣愿與左尹咸尹一般,率全族男女老幼奔赴前線,為大王為楚國赴死,請求大王不要聽信左司馬的亡國之言。”

  群臣異口同聲的話瞬間匯聚成一股洪流,直沖熊槐心田,然后散落在大殿中,好似回音盤旋,久久不散的樣子。

  此時,熊槐看著殿中長拜的群臣,眼睛微微有些侵濕,感嘆道:“寡人之前常說眾志成城,以人為城,那么城墻就不會被摧毀,那么戰爭就不會失敗,那么國家就不會衰亡。

  以前寡人每每聽到這話,都一笑而過,心中從來都沒有相信過。

  但現在,寡人聽到諸卿的言語,現在寡人信了,不僅信了,而且還深信不疑。有諸卿在,有前方的將士在,有國中父老兄弟在,不要說五國來襲,就是天下圍攻,寡人也有信心戰而勝之。”

  此時,群臣聽著楚王激情洋溢擲地有聲的話,頓時熱血一涌,齊聲道:“眾志成城,此戰必勝。”

  當然,與其他人的熱血沸騰不同,剛剛上奏楚王請求清查人口的太府尹金君同、左司馬司馬翦、右司馬鄧陵光,他們三人此時聽著楚王與群臣的高呼,不僅沒感到熱血沸騰,相反,他們三人此時卻從靈魂深處感到了一股透徹心扉的寒意。

  尤其是司馬翦,之前他屢屢進言,楚王卻沒有聽從,本來他心中還在疑惑,為什么楚王不聽從他的意見。

  直到他聽到郢都中的謠言,直到楚王對許多大臣的上書毫無反應,既不支持也不訓斥,直到郢都中的群臣百姓逐漸沸騰,直到他從早到晚都遭到楚人大臣貴族的游說。

  然后···他以為自己已經知道楚王的需求了,他以為諸多大臣的游說,已經算是楚王在明示他了,他以為已經到了他為國盡忠為楚王效死的時候。

  然后他拉上太府尹與右司馬前來進言。

  結果,現在他卻發現楚王完全沒有他所想的意思。

  怎么辦,大王是賢明的,貴族百姓全都是忠誠的,而他這個進言的人,卻成了諂媚君王,禍國殃民的小人。

  他可以為楚王盡忠而死,也可以在戰場上為國捐軀,但是,他萬萬不能忍受這樣憋屈的去死。

  怎么辦?

  司馬翦思索了許久,卻沒有想到脫身的辦法。

  直到群臣從熱血中冷靜下來,直到大殿安靜下來,直到司馬翦承受不住殿中強大的壓力,他這才長拜請罪道:

  “大王,臣進言不善,險些鑄成大錯,臣有罪,請大王賜罪。”

  司馬翦話音一落,金君同與鄧陵光同時請罪道:“大王,臣等有罪,請大王賜罪。”

  兩人話音一落,早就看他們不順眼的上大夫景邵立即開口道:“大王,左司馬計略失當,險些將楚國置于亡國的境地,如此不肖之臣,萬死不抵其罪,臣請誅殺左司馬,貶斥太府尹以及右司馬,以儆效尤。”

  熊槐一怔,抬手制止了其他大臣的進言,然后笑了笑道:“上大夫此言差矣,大臣進言這正是出于對國家的忠誠,以及對寡人的愛護,寡人怎會以言殺人呢。

  再說了,大臣獻策有誤,是否施行的決斷,還在于寡人,即便最后行動失敗了,那也是寡人不智的緣故,罪責豈在進言獻策的大臣。”

  說著,熊槐看向司馬翦三人道:“三位賢卿還請歸位,雖然剛剛的建議寡人不會采納,但是三位賢卿對寡人的忠誠,寡人還是知道的。”

  三人聞言全都松了一口氣,然后同時拱手行禮道:“謝大王。”

飛翔鳥中文    大楚懷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