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擔心找不到本站?在也可以直接輸入小說名可以少字但不要錯字第376章軍械 “侯爺,這軍械司主事我做不了。塵緣↑文↗學網”
老李雄氣沖沖的走了進來,向著陳越抱怨道。
李雄在西山鎮時就跟隨陳越,為軍隊配置火藥,平南軍能不斷的取得勝利,他統領的將作營功不可沒。幕府成立,考慮他往日的功勞苦勞,陳越就任命他為軍械司主事。
李雄年過四十,卻還是一個官迷,雖然他自己說做不了,若是真的把他免職,估計能鬧個不休。
“怎么了?李主事。”陳越笑著問道。
李雄喜歡別人稱呼他的官職,陳越曾經叫他老李,結果惹得他老大不高興。
“硫磺沒有,硝石也缺,火藥根本無法配置。還有精鐵赤銅,石炭木炭,這些統統都缺,我給后勤司張程凱說過數次,讓他去采買這些,可卻遲遲沒有動靜。沒有這些東西,我的軍械司就無法開工。”
李雄喋喋不休的抱怨著。
“后勤司也是新立,張程凱忙的焦頭爛額。這樣吧,你把需要購置的物質清單拿來,我批銀子你自行派人購買就是。”陳越忙道。
“我哪里有人啊?我屬下的百余人都在忙著建立工坊,火藥作坊已經選好了地方,咱們的那套老家什還在,只要有原料,迅速的制作火藥不成問題。可火銃和大炮制作需要煉制銅鐵,需要制作模具,潘學忠和劉三正帶著一幫鐵匠正忙的焦頭爛額。
魯三友那老東西正帶人搭建制作盾甲的作坊,正在為如何打制鎧甲而發愁。現在哪里有空余的人手?”
李雄把自己的困難一股腦的倒了出來,完全不顧陳越的臉色越來越黑。
媽的,什么地方都要人,我上哪里變出這么多人來?陳越很想破口大罵。
然而,煩惱歸煩惱,問題還得解決。
“這樣吧,”陳越仔細尋思了一會兒,緩緩道,“所需的各種物質你們沒必要親自去采買,你只管把所需的清單交過來。我委托揚州府進行招標。”
揚州是天下最繁華的地方之一,這里商人云集,只要露出風去,有的是商人愿意做這筆生意,根本沒有必要憂愁。
物質的問題得到了解決,老李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可是他的問題還沒有完。
“鎧甲可怎么弄啊,咱們的人根本沒有制作過鎧甲,我生怕弄不好。”李雄為難的說道。
以前,平南軍的鎧甲基本上全靠繳獲,將作營并沒有制作鎧甲的能力。
現在軍隊迅速擴充,只要要為將士們配備盾牌鎧甲等防具。在以往,正是因為平南軍配置了大量的鎧甲,才能取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有沒有鎧甲,對一支軍隊的戰斗力至關重要,萬萬輕忽不得。當然,陳越可以向南京朝廷申請配置鎧甲,由兵部負責打造。可是南京的朝廷也是剛剛成立,兵部下轄的工坊雖然眾多,可是效率和性能陳越根本不敢指望。
所以,必須迅速建立自己的制甲作坊來。
“這樣吧,我會向朝廷請旨,征召各地的匠戶前來揚州,需要什么樣的匠戶,需要多少人,你回去合計一下,盡快報過來。”
陳越想了想,承諾道。
南京城匠戶眾多,除了北京外,天下的能工巧匠盡在南京。有的是會制作盔甲之人,各種其他匠戶也應有盡有。只要朝廷同意,只要自己提高匠戶的地位和待遇,肯定招到足夠的人,至于朝廷會不會同意?以自己和崇禎的關系,以崇禎對自己的期待,應該沒有問題。
明軍士兵個人的戰力遠遜于八旗兵這樣的職業軍人,想要打勝仗只能靠甲堅兵利,靠著裝備碾壓他們。
所以,以后必須要大量裝備火槍火炮,朝廷的工坊火槍火炮的質量根本不行,以后必須自己制作。
想要大量的裝備軍隊,靠手工打制火銃根本不行,一是效率太低,再就是規格不一。現在這個時代,西方國家已經開始使用機床制作槍管,澳門的葡萄牙人就設有槍炮工廠。不行的話就派人前往澳門,和葡萄牙人商議,能否以朝廷的名義購買一套可以制作槍管的工坊來,并請到一些技師過來。
雖然這看似很難,葡萄牙人也未必肯同意。不過陳越相信,只要有錢,做到這些不成問題。
而且,現在平南軍中裝備的火銃太過落后,大多是一些鳥銃三眼火銃,射程連弓箭都比不上,而且都是前裝火槍,裝填彈藥困難不說,遇到下雨天就完全無法使用。而這南方要遠比北方雨水多,總不能下雨天就不打仗不是。
這個年代是否有了后裝火繩槍?或者燧發槍?陳越對火槍的工藝并不了解,靠他自己想設計出先進的火槍絕無可能,必須得找到能制作這樣火槍的人才。
大明有這樣的人才嗎?有的,平南軍中的潘學忠就是一個,潘學忠是傳教士湯若望的義子,精通火器的制作知識,可是他也不會制作燧發槍和后裝火槍。所以要想制作先進的火器,還得去西方人那里找人才。
火槍必須大量制作裝備軍隊,火炮也不容忽視,無論是守城還是野戰,火炮都必不可少。而且滿人對火炮的使用絲毫不弱于大明,在歷次的戰爭中,他們繳獲了大量的火器。另一個時空中,不管是揚州十日,還是江陰之戰,滿清就是靠的火炮轟開的城墻。
像揚州城,若是有百十門紅衣大炮在,根本就不怕滿清任何的攻城,只靠遠程火力就足以壓制的他們不敢靠前。可惜,到了南明,明軍就連火炮都比不上清軍。
紅衣大炮的制作,由潘學忠負責就行,不過現在陳越非常后悔,在撤離北京時沒有把湯若望帶走......
至于大明還有哪些精通火器制作的人才?以后慢慢打聽就是,陳越下定決心把他們都聚攏到旗下,以后研究設計出更先進的火器。
可是現在,距離滿清南下的時間已經不足一年,這么短的時間內,想大批量的制作火器非常困難。所以必須想辦法彌補遠程火力的不足,唯有制作弩箭了。
自從有了火器后,大明使用弓兵少了很多,畢竟相對于火銃,弓兵訓練所需要的時間太多。可是弩弓卻不一樣,它的訓練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不過弩的體積往往比較大,越是射程力度越強的弩體積越大,對使用者的體力造成了考驗,這也是在大明弩也漸漸被淘汰的原因。
可偏偏陳越自己就懂得弩弓的制作方法,在穿越前,他自己就多次制作過十字弩,利用滑輪借力,一個普通的男子也可以輕松使用弩弓。
陳越決定把弩弓的圖紙畫出來,召集工匠大量制作,在軍中普及,彌補火槍的不足。
本網站提供的最新小說,電子書資源均系收集于網絡,本網站只提供web頁面服務,并不提供小資源存儲,也不參與上傳等服務。
Copyright20102016塵緣文學網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