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8章 試制成功

第158章試制成功  穆永江懵逼了!

  劇情怎么會是這樣的?

  蘇白衣不是來求我的么?我還專門傲了他的鷹?

  本以為要殺殺他的銳氣,哪想到這家伙竟然這么硬氣?

  再想想蘇白衣說的那些話,他又氣的肝兒疼!

  三七分成?

  還你七我三?

  你當我是傻瓜么?

  當我穆家好欺負么?

  真以為自己掌控歸德府了,還還差的遠呢!

  “老爺,我看還是要教訓他們一下好!”刀疤臉臉色陰沉的從外面走進大廳,“姓蘇的太不像話了。”

  “他這是色厲內荏,別看他裝的跟二五八萬似的,其實是來充大頭蒜的,別理他,等過幾日,他還是要巴巴的求我!”

  穆永江以為主動權還在自己手握著。

  畢竟榆院規劃范圍內兩百畝地在他的手中,這些地是合法的,他又是歸德府的書吏,侯家周家雖然站在蘇白衣的身后,可這些大家族都要臉面,更怕御史臺的那些言官,所以不太可能幫助蘇白衣“為非作歹”。

  這,才是他穆永江最大的依仗。

  “老爺,可蘇白衣終究是蘇白衣,不可小覷!”刀疤臉誠懇建議,心里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所有跟蘇白衣作對的家伙,包括知府秦有德在內,沒誰撈到了好處!

  “無礙!”穆永江擺了擺手:“你沒看到么,他狗急跳墻了才使出這樣招數。”穆永江不在乎的一擺手:“布行不比其他行業,我也不是邱三、王敏德那幫子狗東西。再說了…”他眼中冷光閃爍,低聲道:“真要是不行了,咱們不還有二爺么?”

  二爺!

  刀疤臉面容一動,點了點頭。

  二爺,是穆永江的遠房二表哥,名字叫做田直,官職不大不小,和歸德知府秦有德一樣是正五品,說起來沒什稀奇,但是實際上卻是個令人談之色變的存在。

  錦衣衛北鎮撫司衙門下轄河南千戶所千戶!

  地方上的錦衣衛,還是正五品的千戶,算是河南地界上錦衣衛的一把手了。這么一個人,別說同級別的官員怕他,就算是布政使司的那些大佬們,也不敢得罪。

  這才是穆家成為歸德府首富的底氣,也是穆家世代把持歸德府魚鱗冊的根本原因。

  因為穆家有個好親戚,有個世襲的錦衣衛家族親戚。

  但這些,蘇白衣卻不知道。

  他回到臨時指揮部,就接到符林傳來的消息。

  今天開始燒制玻璃了!

  這么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蘇白衣必須也肯定一定要在現場見證的。

  而且,萬一出了什么紕漏,他也好第一時間救場不是嗎?

  玻璃的燒制過程和之前并沒有什么區別。

  高大的玻璃燒制爐,最下面一層是燃料室,燃料室上面是兩個空間,中間的是玻璃質融化室,上面的是成品回火室。

  還有一個坩堝玻璃燒造爐,和第一個玻璃質燒造爐結構稍微有點差別。

  所以,燒制玻璃的時候,最少也啟動兩個爐子。

  第一步是燒制玻璃質。

  燃料室下燃燒著熊熊烈火,中間的燒制室溫度瞬間便上來。

  蘇白衣讓符林親自操刀,將從鳳陽府弄過來的石英石拿到現場,第一次便直接取了五十斤砸碎,和生石灰、純堿一起按照一定的質量比例混合好放進了燒制室。

  然后便是焦急漫長的卻又讓人激動人心的等待。

  足足等了一個時辰左右,玻璃燒制室中的混合物才被燒制成熔融狀態。

  “好了,拿出來!”

  蘇白衣一聲令下,力氣最大的劉成沖到最前,將玻璃質連同容器一起從燒制室中拿出來,放在空氣中又冷卻了一刻鐘的時間,熱氣基本上散發個差不多的時候,將容器翻過來一倒,一大塊圓弧形的玻璃質便被倒在了地上。

  “成了!”

  學子們看著玻璃質塊,一個個都激動起來。

  這次用真正的石英石燒造出來的玻璃質,比上次隨便用砂子弄出來的強多了,看上去晶瑩透亮的,除了底部有些雜質之外,其他地方甚至比玉石還漂亮。

  “先生真是厲害!”

  “先生的法子,果然是正確的。”

  蘇白衣也點頭,“你們也別拍馬屁了,趕快將下面的雜質去掉。”心中卻樂呵呵的,暗道:果然沒錯,上次燒造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就是和原材料有關。

  不一會兒,幾名弟子便將原本一大塊的玻璃質敲成了好幾塊,又分別將最底層的雜質塊敲下來丟掉,剩余的十來塊有大有小,合起來估計也差不多有將近一百斤重量。

  蘇白衣將一小塊托在手上,瞇著眼睛對著陽光看了一下,點點頭。

  和書中說的一樣,這第一次煉制出來的玻璃塊中,不但充滿了密密麻麻的細小氣泡,還有些偏色,看上去綠瑩瑩的像是從湖水中撈出來的一般!

  第二步的工藝,就是要去除玻璃質中的氣泡和偏色,得到真正完美透亮不含氣泡的密實玻璃質,那才算是成功一半呢。

  如何去除玻璃質中的氣泡和綠色,書中自然是給了幾個法子,效果如何還待驗證。

  蘇白衣有些迫不及待,指著玻璃塊道:“行了,第二爐可以開了。”

  第二爐是第二步需要的爐子,和之前第一步的爐子略有不同,不但腔室多了一個,而且最頂端開了個小孔供鋼條插入,還在爐子空腔外做了一個可以抽來的抽屜樣的小窗戶,方便隨時觀察里面玻璃質去除色素和氣泡的情況。

  符林重新拿出來一個較小的坩堝,雖然小,可是看上去比大坩堝要深,而且制作的工業也不同。小坩堝制造的時候里面加入了一種叫做石墨的東西,蘇白衣告訴他們,這種小坩堝不但可以熔煉玻璃質,甚至可以熔煉鐵水成為鋼材。

  但那不是他關心的事,符林現在就關心制作玻璃。

  將大約二十斤左右的氣泡玻璃質放在坩堝里,又將小坩堝放在熔煉室中。

  下面加火,上面的一個人持著鋼條不停的攪拌。

  其實坩堝的蓋子上是開了個洞口的,不然鋼條也伸不進去。

  玻璃質在烈火的燒制之下,不一會兒便又呈現了熔融的流質狀態,蘇白衣將從系統購買的二氧化錳按照設計的數量投進坩堝,讓上面的人加速攪拌。

  每隔五分鐘的時間,打開腔室的窗戶往里觀看,直到玻璃水完全褪色為止。

  “好,沒有顏色了,不過還有好多氣泡!”

  蘇白衣又取出從系統中購買的精致細鹽,按照數量放入玻璃水中,再次攪拌起來。

  鹽大明朝是有的,但一般都是從海邊曬的海鹽,顆粒粗大不說,還含有很多雜質。從鹽礦里挖出來的青鹽倒是純凈,可是顆粒也太粗,不適合當做去泡劑。

  所以,只要將精鹽和二氧化錳這兩樣東西控制在手中,就不愁玻璃的配方被外人知道。

  知道又怎么樣,你還不是一樣做不出來。

  還有,坩堝你們能做出來么?

  當然了,制作玻璃的工藝比制作肥皂要復雜的多,一般人即便是知道了原材料甚至是原材料的比例,也一樣無法生產的出來。

  “先生,好了!”一旁主持工作的符林對蘇白衣道。

  “好,模范拿過來!”

  便有幾個學子用力的推著一個鐵質的厚重的大平臺過來,上面是一整塊鑄鐵,玻璃質的溜槽、杯子模型,還有各種蘇白衣需要的模型全在上面了。

  “澆!”

  蘇白衣一聲令下。

  個子大力氣最大的劉成快速的將純凈玻璃質連同坩堝一起從爐子里端出來。然后又以極快的速度將流動的玻璃質倒進冰冷的模具上。

  當然,玻璃制品可以模鑄,也可以吹制!

  吹制技術需要熟練工才能弄得恰到好處,他手頭沒有熟練工,只能用模鑄了。

  冰冷的天氣,冰冷的模具。

  玻璃質幾乎在被倒進模具的第一時間就開始凝固。

  所以,僅僅三分鐘之后,蘇白衣就見到了自己家的學子制作出來的第一批玻璃制品。

  五個八角杯,兩個大小不一的玻璃圓缸,還有兩塊四方的玻璃塊,凸透鏡和凹透鏡也各有一些。

  因為鑄造模具的水平有限,凹凸鏡都有一面是平的,想要雙面凸或者雙面都是凹的,只有自己精心去磨了。

  八角杯很大,很重,一個杯子都有半斤重,因為小的不好生產。

  所以第一批產品出來以后,實用性其實不是很大,只是試制而已。

  但是,不得不說,雖然是土法造出來的玻璃,但是玻璃的品質還是非常好的,透亮度和后世的那些玻璃沒啥太大的區別,色素和氣泡去除的也非常好。

  “回頭我會讓包子再制造一批更好的模具來。”使用的物品,必須滿足的一個條件就是好用。如果杯子僅僅只是外觀好看而不實用的話,這不符合蘇白衣的理念。

  可以想象一下,一個貴族拿著半斤重的杯子喝茶,那是個什么樣的體驗。

  所以,杯子的壁厚要薄,造型要精致,而且,杯子底部還必須打造榆院的榆字標志。

  除此之外,還有個重要的問題。

  人工!

  通過前前后后的燒制讓蘇白衣了解到,這土法燒制玻璃需要大量的人工,若是僅僅就符林手下的二十個人,一天能燒制幾個玻璃杯?

  量產成為空話不說,人工成本就增加了,若是那樣的話,玻璃便會成為一種奢侈品。

  這自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飛翔鳥中文    大明至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