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7章 石英石

  ..,

  候恂明知道蘇白衣是自己老鄉,卻只能硬憋著不出來說話。因為他牢記著袁可立那句:“除非你把他推到內閣首輔的位置,否則,就會出亂子”的話,知道蘇白衣那種眼zhong無天的家伙,所以才一句話不說。

  可現在崇禎皇帝既然問起,他也不能當做啞巴不是。

  候恂緩緩出列,對著皇帝御座的方向深深一禮,很干脆的道:“蘇布,字白衣,河南歸德府人,乃是已故南京侍郎蘇宣的兒子。”

  來個很籠統又很詳細的簡介,既回答了皇帝的問話,又什么都沒說等于廢話。

  這便是候恂的高明之處了。

  可皇帝并不打算放過他,繼續追問道:“其人如何,其才如何?”

  候恂深吸一口氣,再次來了個擦邊球:“蘇白衣是個四試未zhong的童生,如今年且二十,在鄉梓教書為生。”

  聽到這里,皇帝皺了皺眉頭。

  四試未zhong,秀才都沒有,還是個童生!

  這也算是有才么?

  心里頓時對蘇白衣的期望減了幾分,冷冷哼了一聲道:“怕也是個空腹之輩!”

  洪承疇摸了摸腦門的冷汗,撲通一下再次跪倒:“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蘇白衣乃是奇人異士,雖無功名,可算非常之人也。”

  他說話間,從袖子里摸索出一根已經被擼掉了毛刺的黃瓜,外皮顯得光溜溜,恭恭敬敬的高舉在手zhong,:“陛下請看,此為何物?”

  “這…”

  “這是…黃瓜?”

  黃瓜崇禎自然是見過的,不但見過,還吃過。

  可大冬天里看到這么嫩綠的黃瓜,他就有些不敢確定了。

  “回陛下,正是黃瓜!”洪承疇深吸一口氣,將手zhong的黃瓜遞給已經下來索要的王承恩,繼續道:“眾所周知,冬日里是不可能培育黃瓜的,可這蘇白衣卻培育出了黃瓜。”

  “真的?”

  眾人都微微奇怪,皇帝也來了興趣,將手zhong的黃瓜把玩著仔細看了兩遍,然后突然掰開斷成了兩截,將其zhong一截遞給身邊的小太監:“你嘗嘗,味道如何?”

  小太監不敢說話,拿著黃瓜就往嘴里塞,吃了幾口便點頭道:“陛下,是黃瓜!”說話間還有些激動,將剩余的黃瓜快速的全部塞入口zhong。

  “呵呵,倒也有些意思!”崇禎將手zhong的半截黃瓜放在桌子上,終于露出了微笑。

  “陛下!”洪承疇又從懷里摸索出一小塊正方形的肥皂,恭恭敬敬的舉在手里道:“此物名肥皂,與皂角粉一樣,可洗衣物,但效果甚好,這也是那蘇白衣制造出的東西,不但洗衣更為快速,還不用棒槌衣物,不傷衣物。此物風靡一時,頗受百姓推崇!”

  “看來是個心思巧妙之人!”崇禎淡淡的口頭稱贊一句,對著洗衣用的東西卻不甚感興趣,他關心的是戰局,是江山,不是洗衣服做飯這等小事。

  雖然對蘇白衣略有稱贊,但從目前為止,這家伙的所作所為基本上都集zhong在兩個方面。

  一是做飯燒菜、種菜;二是洗衣服。

  這樣的一個家伙又能有多大的本事?

  “洪大人這么一說倒也提醒了我,蘇白衣這人臣也聽說過!”一個須發花白,面帶紅光微胖的老者從右側隊伍zhong出列,聲音特別洪亮:“陛下,臣前段時間聽說一件怪異之事,說歸德府有孕婦難產,蘇白衣持刀將那孕婦破腹,從腹zhong取出二胎!”

  “啊…”王承恩失聲道:“徐,徐大人,這豈不是殺人?”

  崇禎也點點頭:“殺一人救二人,朕可赦他無罪!”

  “非也,非也!”徐光啟搖搖頭,道:“據說,蘇白衣從那孕婦腹zhong取出胎兒之后,以羊腸做線又將孕婦破腹之處的傷口縫合了起來,孕婦月余便痊愈!”

  “還有這等事?”崇禎聽到這里,不淡定了。

  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好嘛!

  其他人也一臉的不相信,全都竊竊私語。

  崇禎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候恂身上,看的候大人渾身一抖,不等皇帝問話趕緊站出來,他趕緊躬身行禮道:“回陛下,這是真的,臣八月回鄉之時,還見過陳員外家的兒媳和兩個嬰孩,與正常人無異。”

  眾人一陣大驚!

  崇禎卻道:“也是一位奇才啊。洪愛卿,剛剛你說他精通什么…氣,氣象?”

  “對,是氣象!”洪承疇這次淡定多了。

  “何為氣象?”崇禎納悶了。

  只聽說過天象、星象,怎么又弄出來一個氣象?

  “氣,氣象…”洪承疇傻眼了。

  當初也就是聽王守心這么一說,可具體什么事氣象,他卻不知道,只能再次抹了抹冷汗,有些尷尬的道:“這個,臣也不知,陛下不如問候大人,候大人或許知道一二。”

  候恂腦門一黑。

  可還得實話實說,至少天子在前不能欺君吧!

  將那日蘇白衣掩飾大氣存在的試驗大致說了一遍,然后道:“所以臣猜測,所謂氣象,應該是這大氣之象。”

  眾人驚駭!

  “這世上,果真有大氣?”

  “原來還有大氣!”

  “老夫真是想看看這大氣是什么樣的,他日路過歸德府,定然要去拜訪一番!”

  嚴肅的朝堂,似乎一瞬間變成了學術研討課。

  崇禎還算平靜的點了點頭,又朝候恂問道:“那蘇白衣根據氣象預知天氣之事,候愛卿可知曉?”

  “這個臣也知道!”候恂不敢隱瞞:“蘇白衣預知天氣,每言必zhong,至于商丘百姓爭相問詢,據說從未失言過一次,百姓稱其為小諸葛!”

  “大才!”崇禎皇帝深吸一口氣,臉上一會高興一會陰沉,突然道:“候愛卿,你鄉梓有如此大才,為何不早上報朝廷?”

  候恂頓時變成了苦瓜臉,辯解道:“陛下,歸德府是臣鄉不錯,可并非臣之轄所!”

  “那就是歸德知府失職了!”崇禎很不講道理的看了看王承恩:“回頭給河南帶個口諭,歸德知府不舉才,罰俸半年,讓他在商丘再待幾年吧!”

  很不講道理。

  朝廷招攬人才本來就是憑的科舉取士。

  可皇帝不講道理,誰還能跟他辯駁?

  再說了,歸德知府是誰?

  一個小小的螞蟻而已,誰會關心呢?

  “將這蘇白衣招進京來吧,朕也想知道,這天象氣象,到底為何如此待我大明?”剛剛的輕松一掃而光,朝堂上變得又緊張了起來。

  內閣首輔溫體仁躬身:“內閣這就擬旨!”

  “不必了!”崇禎皇帝擺擺手:“又不是什么機務,便以尋常的方式去請吧!”看了看身邊的老太監王承恩,“著司禮監曹化淳,即日出京,南下尋蘇白衣擇日前來京師面君!告訴wen書房,此事就不比入案了。”

  “是,陛下!”

  之所以不愿下旨,還不讓負責記錄皇帝一言一行的wen書房記錄召見蘇白衣這件事,是因為皇帝總覺得蘇白衣縱然有才,也擺脫不了一般方士的身份。他不想給后世留下證據,像漢wen帝那般被后世噴成“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君主。

  蘇白衣自然不知道自己的聲明以及傳到了朝堂,還引起了如此大的關注。

  他一路奔波勞累,騎馬到了亳州府,發現渦河根本就行不了船,只能再次騎馬前行,花了二日時間到蒙城縣,此處渦河稍微寬闊,可仍舊被冰封。

  無奈,只好換了馬車前行。

  這速度便一路慢了下來。

  馬車走的慢,六日才道懷遠,從懷遠開始,渦河匯入淮河。

  淮河乃是南直隸大河,雖然冰天雪地極其寒冷,河面卻還是可以行船的,而且,淮河上船只往來不絕,頗為繁華。

  從懷遠去鳳陽府便沒有多遠,蘇白衣索性也不換船,就這么躺在馬車上,一路吱吱呀呀慢慢行走,又費了二日的時間,終于到達了鳳陽府。

  zhong都鳳陽!

  這可是大明朝的龍興之地,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老家,而且不遠處的盱眙縣還葬著朱元璋的父母,那可是皇族陵啊。

  蘇白衣沒有任何想要觀看皇陵的心情,在鳳陽府住了一天之后,再次往東南方向走去。

  石英石雖然產于鳳陽,可遠在鳳眼東南的石門山一帶,背靠女山湖,水運倒也通暢。

  到了石門山之后,蘇白衣才知道自己找對了地方。

  石英石啊!

  到處可見都是石英石!

  雖然是第一次看到這東西,但僅僅就一眼蘇白衣便認出來了。

  有的是純白色,有的上面略帶一點點的黃色,他毫不懷疑這里的石頭挖出來運出去之后,放在玻璃燒制爐zhong燒制,百分之一百能得到他要的玻璃。

  關鍵的問題是,怎么運出去。

  石門山背靠女仙湖,女仙湖北側連接淮河。

  從這里水運到淮河簡單,但是從淮河往歸德府運輸,就有些難了。

  首先,因為黃河改道之后其zhong一部分水道奪淮入海,一部分還進入了長江之zhong,所以整個江淮地區下游的河道很亂。

  不可否認,一定能通過到黃河,可具體的水道不好界定。

  必須要找打一個熟悉水道的人來做zhong間商才行。

  第二個問題。

  石英石雖然多,可都在山上,這里可是朱元璋的龍興之地,隨便在這里開采石頭難道官府會不聞不問?

  怎么解決?

還在找""免費小說

飛翔鳥中文    大明至圣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