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52章 當仁不讓

第252章當仁不讓第252章當仁不讓  下載:

  殿堂之上,所有的視線都集中在趙皓身上。

  這一刻,連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趙皓也不淡定起來了。

  這明顯就是蔡京給自己挖的坑,如果說前面讓自己掛帥出征平定梁山之亂,只是一個小坑的話,那么伐遼之戰便是一個特大的坑。

  若伐遼勝了,自己在軍中威望必然大增,而且一旦長期離開京城,蔡京等人便會在趙佶面前挑唆。所謂三人成虎,趙佶一向多疑,根據大宋對宗室防范極其嚴格的傳統,自己被冷落和閑置是必然的。

  若伐遼敗了,屆時童貫一黨、蔡京一黨都會將責任推在自己身上,趙佶心心念念的收復幽云十六州的宏偉夢想,一旦落空,自己還能有甚么好下場。

  而最重要的是,伐遼之戰失敗,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便是趙佶的作戰方針錯誤,如果自己繼續執行趙佶的錯誤方針,必然大敗,若不執行,恐怕這仗打一半便要涼涼。

  這個毒計,真他娘的毒!

  趙皓腦海里心念急轉,思慮應對之策,仔細斟酌之后,才發現一件更恐怖的事情。

  或許蔡京都沒想到,趙皓想不接受這都統制一職都不行,不但不能不接受,還要想方設法接受。

  如果自己不參與這場北伐,童貫和種師道等人繼續按照原有的路線進行,伐遼必然如同歷史上一樣失敗。后果便是數以萬計的將士死于非命,宋軍最精銳之師西軍主力損失大半,最終被金人看到了宋人的無能,然后金人趁機南下,最終靖康之恥也會一如歷史那樣發生。

  屆時面對如狼似虎的女真人,自己又能做什么?就憑數千錦衣衛抵抗,又能抵抗到幾時?恐怕自己所有的夢想都將成空。

  若是自己接了這份重擔,伐遼成功之后,必然會被趙佶閑置和冷落,但是至少贏得了軍心和民心,也得以向天下人進一步展示自己。

  如此一來,便算是最終女真人依舊兵臨城下,在那形勢危急的情況下,憑借自己在百官、軍隊和天下百姓中的聲望,就算來一次黃袍加身,也不會有太多的反對。

  這一年多來,他斬高俅、斗蔡京、穿遼地、使女真、京西賑災、殺貪官惡吏,在百官、士人和黎明百姓心目中已然積聚了極高的威望,大有“公子不出,如蒼生何”的意味,但是唯獨在軍隊中的威望并不高。

  平江南之戰,他只是一個小小的跟班;穿越千里遼地使金的傳奇,見證者只有三百白梃兵;平定梁山賊寇,根本算不得甚么,大宋的主力禁軍平叛就沒失敗過的。

  若想在軍隊中刷威望,此次北伐無疑是絕佳的機會!

  只聽蔡京道:“隆德郡公若為都統制,有六勝:其一,隆德郡公曾穿越千里遼地,并數次與遼人征戰,且曾助女真人大破十萬遼軍,熟悉遼人地勢及作戰陣法,終究強于一無所知者;其二,隆德郡公年方十八,年富力強,精力充沛,非年紀老邁者可比;其三,隆德郡公身為宗室,代表宗室親臨前線,可大大激發眾將士之士氣;其四,公子曾掛帥平定梁山賊寇之亂,勢如破竹,文韜武略,無人可及;其五,公子于京西之案中,剛正不阿,雷厲風行,殺伐果斷,實乃主將之材;其六,據南來子馬植所述,燕地漢人日夜思南歸,苦待王師,今官家若派我大宋宗室為主將,前往招撫,足可證明我大宋之誠意,屆時隆德郡公率王師一到,燕地漢人必簞食壺漿以迎,幽云十六州唾手可得也!”

  蔡京分析的六條,前面五條全部是扯淡,只有第六條,徹底直擊了趙佶的心臟。

  馬植何人,聯金滅遼的始作俑者。

  由于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遼國漢人,馬植并沒有對遼國有太多的愛國熱情,再加上在遼國混得并不如意,使得馬植突發奇想,積極推動宋金聯合攻遼,作為“投名狀”納給宋朝,欲以此博得一番魚龍舞。

  政和元年,馬植趁著宋朝使節童貫訪問遼國的機會,秘密晉見童貫,提出收復幽云十六州的計劃,這個計劃對于北宋末代時期政局的震撼力,絕不亞于“三分”天下的隆中對。

  而且最重要的是,馬植強行代表在幽燕之地的漢人,在趙佶面前鼓吹說燕地的漢人苦思南歸久矣,日夜盼望王師,王師一到,百姓必簞食壺漿以迎,遼軍中的漢人士兵也會臨陣倒戈、棄暗投明。

  正是馬植的這一通天花亂墜的鼓吹,恰好遇到一心要成為千古一帝的趙佶,兩人一拍即合,又加上童貫、王黼等人的推波助瀾,才有了這次北伐之戰。

  實際上,北地的漢人被遼人統治一百多年,絕大多數人早已沒有歸漢的想法了。當年幽云十六州被賣初期,燕地漢人不愿被異族統治,大都希望歸宋。但是宋廷并不想接納他們,只想著他們能在燕地鬧事,鬧得遼人不得安生就好。如此一來,宋廷不收,遼人打壓,可憐燕地的漢人在遼人治下匍匐一百多年,哪里還有什么歸漢的心思?

  然而,趙佶這個喜歡浪漫、愛做夢的藝術家皇帝,還真就做著大宋王師一到,燕地漢人簞食壺漿以迎,遼軍漢兵臨陣倒戈以附,大宋旌麾北指,遼人望風而逃的美夢。

  蔡京話音一落,蔡京一黨立即隨聲附和,紛紛表示贊同,要知道蔡京一黨占了百官的三分之二,那聲勢浩蕩,無與倫比。

  清流黨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只是望著趙皓,不敢輕易發表意見。

  只有王黼等人反應過來,當即提出反對:“不可,此乃傾國之戰,隆德郡公年幼,豈可擔當此任?”

  趙佶心中也猶豫了起來,按道理說宗室不可領兵甚至不可從軍,這是自太宗趙光義以來不成文的規定。趙家得國不正,對武將防范嚴格,對宗室防范更嚴。

  只是,趙皓不同于其他宗室,他是當下趙佶最信任的臣子,沒有之一。趙佶每次交給趙皓辦的事,趙皓從未讓他失望,反而是每每給他帶來驚喜。再加上王文卿的護法神之說,還有趙皓的命療術,使得他縱然每夜醉臥花叢,依舊保持身體康健,精神飽滿狀態,使得他愈發信任趙皓。

  趙佶望了望蔡京,又望了望童貫,最后又望了望趙皓,思慮再三,對趙皓問道:“侄卿意下如何?”

  所有人都屏聲靜氣的望著趙皓,等待著他的回答。

  如果趙皓不同意,蔡京再多的理由,也許只是白搭,誰叫趙皓是當今第一寵臣。

  金崇略、種師道、種師中、徐處仁等人緊緊的望著趙皓,眼神中很直白的希望趙皓拒絕,在他們的眼里,公子這么聰明的人,一眼便能看穿蔡京的圈套,自然不需要他們出聲提醒。

  趙皓望了一眼金崇略等人,心底里微微的嘆了一口氣,清了清嗓子道:“微臣唯陛下之命是從,但得官家調遣,前頭縱然是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剎那間,所有人都驚呆了,愣愣的望著趙皓,滿臉不可思議之色,這一向看似精明伶俐的隆德郡公,為何會突然如此愚蠢?

  一旁的蔡京笑了,雖然嘴角只是浮現出一絲微笑,心底里卻在肆意的開懷大笑:豎子一向爭強好勝,就連穿越千里遼地這種事情都當仁不讓,何況只是帶兵出征?

  他認為自己掐準了趙皓的性格。在他眼里,趙皓就是不怕死的愣頭青性格,認死理一頭向前沖的那種,所以他料定趙皓必然會答應。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趙皓所想的,遠遠比他想的要多。

  趙佶贊許的點了點頭,在他心目中,這才像是他最寵信的心腹之臣,沒有半點心機,否則必然會拒絕。

  他又轉向童貫問道:“道夫,你意下如何?”

  可憐童貫被趙皓掐著三寸…大抵有四五寸吧,哪里敢得罪趙皓?而且看官家的意思也基本定案了,就算反對也無效。更何況他依舊是主帥,若勝了功勞少不了他的,萬一失敗,也多了個絕對重量級的背鍋俠,這筆生意并不虧。

  童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但憑陛下調遣!”

  趙佶再無猶豫,當即一拍龍椅,道:“好,便依老公相之意!”

  蔡京輕輕的吁了一口氣,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望了望趙皓,眼中一縷殺機一閃而逝。

  接下來,又為宣撫使副使一職,各方爭議不休。

  宣撫使副使,其實就是監軍,監視宣撫使和都統制,隨時向官家匯報一路的戰況和軍隊動向,以防宣撫使和都統制蒙蔽圣聽。

  最后蔡京一黨和童貫、王黼一黨達成一致意見,委派兩個副使,一個是投靠王黼的蔡攸,一個是蔡京一黨的得力干將蔡懋,二蔡并行,共同監軍。

  副統制人選倒是沒有太多爭議,種師道和種師中皆為副統制。

  一場哄鬧的朝會終于結束,幾家歡樂幾家愁,百官依次撤離。

  趙皓最后一個離開了垂拱殿,滿臉若有所思的神色。

  他遠遠的跟在百官身后,突然聽得一聲嬌脆的“皓哥哥”,不禁回頭一看。

  光明女神蝶!

  趙福金頭綰流蘇發髻,身著一襲寶藍色百褶裙,迎著秋風朝趙皓奔了過來,衣袂飄飄,如同一只蝴蝶一般,飄然而來。

  奔到近前,那架勢眼看便是要往趙皓懷里撲,似乎又想起什么,生生的停下來,神色也忸怩起來,兩只細嫩的手似乎不知往哪里放,只得交握著,低聲道:“皓哥哥,謝謝你!”

  趙皓知道她要謝什么,沒有說話,只是伸手輕輕的摸了摸她的頭,微微嘆了一口氣,轉身離去。

  他想起這光明女神蝶一般靚麗的女子,在歷史上的悲慘遭遇,只覺一股氣涌上心頭,又竄向四肢百骸。

  老子這把拼了!

  不后悔…

  請記住本書域名:.。:.

  最新全本:

  全本是全本小說分享平臺,為用戶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平臺上的所有文學作品均來源于熱心用戶的上傳分享。

  全本用戶上傳的文學作品均由網站程序自動分割展現,無人工干預,全本自身不編輯或修改用戶上傳的內容。

  全本禁止用戶上傳任何站正在連載的小說(包括但不限于VIP小說),以免給其它網站造成經濟損失。

全本已多次配合有關單位,及時響應并處理涉嫌侵權或違法的小說,詳情請參考:禁止上傳小說清單掃描二維碼用手機閱讀本頁上一屏下一屏二維碼

飛翔鳥中文    大宋明月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