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3章 少林悲歌(三)
第3章少林悲歌(三)
第3章少林悲歌(三)
后樂園在西湖之畔,與皇城隔著西湖相對。最近十幾年來,趙官家趙嘉仁一直在此居住。趙子然站在后樂園門前,眺望湖對面鳳凰山上看著巍峨雄壯的皇城。就見紅色的宮城城墻巍峨高聳,轉回看著雅致的白墻黑瓦,對趙官家為何要在此居住很是不理解。
趙嘉仁從來沒有向人講述過皇城里面飽含各種重金屬、砷化物、硫化物的涂料以及建筑和裝修材料,雖然現在的皇城內已經不再用那些玩意,鋼筋水泥普通的白墻已經沒什么污染,但是趙嘉仁依舊不愿意讓自己和家人處于裝修污染之中。
既然不知道理由,趙子然就不得不覺得自己的官家同宗也許真的如眾人所講,有些怪癖。這是有明證的,趙官家三十多年只有皇后一個女人。他不納妾,不選妃,不招收秀女。更不找官妓嫖宿。也從未聽說趙官家有龍陽之癖。士大夫覺得趙官家不像文人,不像武夫,甚至不像是個有錢人。
就在胡思亂想之際,趙嘉仁的警衛員前來對趙子然說道:“趙主席,請跟我來。”
趙子然整理一下衣服,跟著警衛員向后樂園走。此時他已經是宗教管理委員會的主席,若是以前,那可是管理天下僧籍道籍的人物。趙子然這號人物打起精神,準備給同宗的趙嘉仁留下一個好印象。
走進白墻黑瓦的的門內,就見院子里面格外的簡單明了。道路平直,道路兩邊的花圃樹蔭也沒有曲盡其趣,而是簡單明快。這個后樂園原本是宋理宗賜給權臣賈似道,據說賈似道把里面修建的極盡雅致。親眼看到之后,實在是名不副實。
走過硬化后的路面,到了一個小樓里。樓里面也是簡單的白墻,只是地面上鋪設了木質地板,才有點富人的意思。進了客廳,客廳里面除了落地的大玻璃窗之外,也沒有讓人感覺非常不得了的地方。然后,客廳對面的門打開,一身制服的趙嘉仁走了進來。看著這位高大筆挺的官家,趙子然心中再也沒有任何別的念頭。
大宋333年里,單純比權勢,就算是太祖趙匡胤也無法比擬。至于趙光義或者高宗趙構更是遠遠不及。其他官家都必須依靠丞相來治理國家,依靠人事權來控制局勢。趙嘉仁自己擔任丞相,近二十年來將大宋治理的無比興旺。趙子然這么一個宗教管理委員會主席,在趙官家面前根本無足重輕。
“官家。”趙子然說話的時候覺得聲音都干澀起來。
“坐。”趙嘉仁千篇一律的說道。
客廳里面都是沙發,看著趙子然屁股只坐一半的模樣,趙嘉仁笑道:“坐進去,坐穩當。”
此時服務員端進來茶杯,看著這位三十來歲的大媽,趙子然終于相信傳言是真的。有人說現在的秦皇后善妒,趙官家又極寵愛秦皇后,弄到想送女兒當嬪妃的人們沒了機會。
穩穩的坐進沙發,趙子然坐的筆直。然后說道:“官家,我已經和那些寺院道觀的主持和觀主們商量好,宗教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們兩年一換屆,委員不得連任。還設有監察委員,監察檢舉寺廟和道觀是否遵守規定。”
“寺廟和道觀的那些人真的認同?”趙嘉仁問。
“他們都不敢反對。”
“可否有人為少林寺求情?”
“沒有沒有!”趙子然連連搖頭,“少林寺公然造反,他們哪里敢為反賊說話。”
趙嘉仁笑道:“造反只怕也談不上。少林寺不過是當了幾十年土霸王,當習慣了。”
“啊?”趙子然愣住了。他沒想到趙官家竟然給少林寺分辨。
“即便少林寺并非要造反,大宋正要嚴打,這些涉黑的土霸王正是嚴打對象。哼哼!”說到后來,趙嘉仁忍不住冷笑一聲。陰山以北的鼠疫給宋軍造成了巨大威脅,同樣給趙嘉仁提供了機會。在消滅外部威脅之后,軍隊也正好用來清洗國內的污穢。
對如此‘現代漢語’的說法,趙子然整個人都呆住了,他覺得自己實在是跟不上趙官家的思路。至少在他看來,少林寺堅決不肯交出土地的行為,已經是如假包換的造反。不解片刻,趙子然問道:“官家不想用謀逆罪對付少林寺的和尚?”
“宗教管理委員會里頭沒有法務人員么?”
“……沒有。”
“宗教管理委員會隸屬于法務部,你難道不知道現在沒有謀逆罪了么?”
“……臣一直是民事檢察官。”
“好吧。就我所知,新的大宋律法全書里面,不再有謀逆罪。有的只是叛國罪和危害國家安全罪。少林寺這種武裝對抗國家執法,和叛國無關。”
“官家,這……不是謀逆?”
“依照法律,犯罪行為針對對象不同,定義也不同。針對大宋人民和大宋行政單位,這個分的很清楚。”
幸虧趙子然是檢察官出身,他總算跟上了趙嘉仁的思路。所以趙子然真的驚了,他沒想到一位官家竟然在司法上也有如此明晰的認知。然后法律人的秉性上來,趙子然問道:“官家,若是有人針對官家搞襲擊,就不是謀逆了么?”
“針對個人的行兇是謀殺罪,有計劃實施謀殺的是故意謀殺罪。在這方面定下一個特別針對皇帝的罪名,我覺得很無聊,也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本意。”
“……臣知道了。”趙子然覺得自己完全服了。
如果少林寺的和尚知道趙官家沒有把他們定義為逆賊,想必也會點著頭表示,他們的確不是逆賊。這幫和尚從來沒想過要推翻大宋的江山,更沒想過要奪了趙官家的皇位。在少林寺的大和尚看來,他們是整件事中的受害者。從金國覆滅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個甲子,這六十年中不管是地契或者實際統治,少林寺一直是嵩山的主人。
而且自北宋覆滅到現在,過去了一百六十多年。不管是金國當政還是蒙古當政,歷代皇帝始終對少林寺大和尚們禮遇有加。趙官家突然下一道令,所有寺廟不得擁有寺廟外的土地,這無異于搶掠。
面對這樣的暴政,智空大師為首的強硬派們覺得上天有好生之德還是再和官府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別的結局辦法。和尚們穿著青布僧衣,背上背著斗笠。帶了趁手的防身家伙,騎著馬前往開封。
出了嵩山,到了鄭縣,就見到路上有宋軍設了關卡。見到和尚,宋軍立刻圍了上來。
帶隊的是元真和尚,他先出示了自己的度牒,證實了身份。然后說道:“這幾位軍爺,我們是少林寺的僧人,想去開封求見開封知府。”
“去開封做什么?”軍隊警惕的問。他們馬上就要圍剿少林賊禿,當然不想放過敵人。。
“我們是去告訴官府,我們少林寺沒有造反。”
“你們有沒有造反,你們說了不算。”士兵已喝道。這些部隊都是陰山軍區的人馬,作為大宋消滅夷狄的主力,他們的敵我意識非常堅定。
“我們少林寺一直是嵩山的地主,到現在都已經八百年。我們少林僧兵為大唐打仗,哪里會是逆賊。”
少林寺創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為安頓來朝傳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開辟譯場,在少林寺西臺舍利塔設立翻經堂翻譯經書。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揚《四分律》等師說,經多代發展,后世最終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釋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他在跋陀開創的基礎上,廣集信徒,傳授禪宗,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傳法于慧可,從此禪學在少林寺落跡流傳。
和尚們對于少林寺的歷史非常了解,所以格外委屈。
軍官聽了這話冷笑一聲,“哈哈!你們不是逆賊,難道我們官軍倒是成了逆賊不成?”
這個邏輯倒也簡單明快,要么是官軍,要么是土匪。若土匪不是賊,那就只有官軍是賊了。少林寺里面有許多印度佛教翻譯過來的經書,其中有‘因明’學的內容,也就是邏輯學。元真為首的這幫是武僧,并未讀過,卻也能夠知道這個道理。
無法反駁這些。元真他們卻也沒了辦法。本想著自己要被扣下,宋軍軍官卻對他們喊道:“我們也不難為你們,此次就讓你們回去。告訴少林寺里頭的和尚,趕緊把土地交出來,大宋就讓你們繼續在廟里念經禮佛。若是不肯交出土地,那就等著官軍將你們滅了。”
元真沒辦法,只能帶著僧人們調轉馬頭返回寺里。走了一陣,看到官軍竟然真的沒有追過來,跟著元真的元明和尚松了口氣,他對元真說道:“師兄,卻沒有想到官軍竟然真的放我們走。”
“哼!什么官軍!他們明明是匪軍!”元真怒道。他對于不久前官軍的說法耿耿于懷,少林寺和尚們作為嵩山之主,從來都保護地方不受各種土匪騷擾。現在被罵成匪徒,那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元真并不知道,此時宋軍的大部隊已經從數個方向想嵩山前進。少林寺的主要所在其實是少室山,而不是整個嵩山。偵查部隊已經到了少室山附近開始為圍殲少林寺做準備。
登少室山須沿著絕壁上一米多寬的石縫,斷崖系古道,人在空中行,其險峻使游人贊嘆稱絕。登上山頂環顧四周,草山碧綠,林海蕩漾,云霧飄渺如臨仙景。靈霄峽、大仙峽、褂冰崖、水簾洞、回音樓等,景物天成,引人人人勝。少室山的南面,山姿很象古人戴的忠靖冠,所以宋代又有“冠山”之名。
山勢陡峭峻拔,有三十六峰。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頗為壯觀,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綿,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獅起舞,有的若巨龍睡眠,有的如烏龜爬行,峰巒參差,峽谷縱橫,頗為壯觀。
主峰連天峰,海拔1512米,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聲威赫赫的少林寺。御寨山西有水柜一處,人稱“小飲馬池”,水量能供萬人食用,傳說明末李際遇起義即在此處駐兵。
少室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天門之險。金末宣宗曾屯兵于少室山頂,抵抗元兵,故又稱為“御寨山”。
從山南北望,一組山峰,互相疊壓,狀如千葉舒蓮,所以唐代有“少室若蓮”之說,當地群眾稱之為“九頂蓮花山”。
但是元真并不知道,此時宋軍的大部隊已經從數個方向想嵩山前進。少林寺的主要所在其實是少室山,而不是整個嵩山。偵查部隊已經到了少室山附近開始為圍殲少林寺做準備。
登少室山須沿著絕壁上一米多寬的石縫,斷崖系古道,人在空中行,其險峻使游人贊嘆稱絕。登上山頂環顧四周,草山碧綠,林海蕩漾,云霧飄渺如臨仙景。靈霄峽、大仙峽、褂冰崖、水簾洞、回音樓等,景物天成,引人人人勝。少室山的南面,山姿很象古人戴的忠靖冠,所以宋代又有“冠山”之名。
山勢陡峭峻拔,有三十六峰。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頗為壯觀,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綿,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獅起舞,有的若巨龍睡眠,有的如烏龜爬行,峰巒參差,峽谷縱橫,頗為壯觀。
主峰連天峰,海拔1512米,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聲威赫赫的少林寺。御寨山西有水柜一處,人稱“小飲馬池”,水量能供萬人食用,傳說明末李際遇起義即在此處駐兵。
少室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天門之險。金末宣宗曾屯兵于少室山頂,抵抗元兵,故又稱為“御寨山”。
從山南北望,一組山峰,互相疊壓,狀如千葉舒蓮,所以唐代有“少室若蓮”之說,當地群眾稱之為“九頂蓮花山”。
本書來自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