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92章 學社成員眼中的農民起義(下)
正文第92章學社成員眼中的農民起義(下)
學社總社下午會議結束之后,眾人都去了住處修整。文天祥與李鴻鈞兩人一起在走,文天祥對李鴻鈞謝道:“若不是李侍郎看出我兒女的病,我還不知道他們會如何呢。”
李鴻鈞淡定的笑道:“我這點能耐還是跟著太尉學的。在船上最怕的就是傳染病,一出事就是一船人。而且病人若是運氣好,遇到沿途海島,我們還把他放上去。若是運氣不好,那就只能讓他下船自生自滅啦。”
文天祥很誠懇的說道:“不管怎么講,都是李侍郎看出我兒女是瘧疾……,下船?”最初聽到沒遇到海島只能讓生病水手下船之時,文天祥還沒完全反應過來。突然間他明白過來了,什么叫下船!那是直接給扔海里啊!
對這么悲慘的事情,李鴻鈞并沒有太多感慨。其實最初下達拋棄水手的命令之時,李鴻鈞也感到很痛苦,內心頗為掙扎。但是經歷多了,他也不得習慣這些。不管被拋棄的水手有多可憐,可一條命與一船人的性命相比較,還是一船人的性命更有價值。
李鴻鈞嘆道:“當時救人是應當的。我跟了趙太尉之后殺人很多,雖然殺的都是海盜和蒙古人,問心無愧。卻還是感覺人要行善積德,能幫一下就幫一下。再說我還與文兄弟結了親,說明郝好人有好報。”
文天祥雖然性格激烈,卻不是個不通情理的人。李鴻鈞救了他的兒女,而且李鴻鈞還是趙太尉手下地位非常高的干部,他兒子李云在淮東等地作戰的時候立下赫赫戰功。與李家結親是很好的選擇。有這層關系,他與李鴻鈞的宿舍都在一起。
回到宿舍沒多久,李鴻鈞的兒子李云就跑來。作為學社總社成員之一,李云也參加了此次會議。見到老爹,李云急急忙忙的說道:“爹,我仔細想了太尉今天所講的事情,其實就是如何用兵而已。之前太尉用兵的時候強調要打殲滅戰,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所以只要開戰,就打得尸山血海。若是不想多殺傷,就打擊潰戰。把明教那些敢沖殺在前的干掉,接著掩殺一番,將明教大部隊擊潰,他們自然就各自回家去了。”
文天祥聽著李云的講述,登時就覺得眼前一亮。趙太尉今天所求的就是不想多殺傷。文天祥也反復考慮,卻找不到合適的方法。現在終于從軍事專家的角度得到了具體執行手段,他忍不住微微點頭。
等李云說完,李鴻鈞平淡的說道:“連你都能想到,你以為教出你們來的太尉想不到么?”
李云一愣。他發現自己完全無法反駁老爹的話,軍中指揮員都認為太尉在軍事上的造詣勝過眾人,當然不可能弄不清楚這種戰術上的小調整。只要太尉稍加思考就能想通關節。
文天祥也是一愣,他也沒想到更深的部分,于是就認真聽李鴻鈞講述他的看法。
“太尉說過很多次,宋軍應該是大宋百姓的子弟兵。就算是親人中間出現了不肖之徒,也不能上去就往死里打吧。”李鴻鈞說道。
李云能理解這些,卻還是不理解老爹想說什么。子弟對親人當然不能上去就下死手,這道理實在是太簡單,簡單到李云從里面完全看不出來什么來。
見自己的傻兒子只是展現出軍事上的能力,李鴻鈞心里面暗嘆,卻也只能說的直白:“若是軍中有人上來就吆喝要把百姓殺光,你覺得他們是子弟兵么?”
李云覺得好像明白了,卻還是覺得哪里不清楚。文天祥則是神色鄭重起來,他已經完全明白李鴻鈞到底在說什么。怪不得趙太尉與學社成員如此費力的講述能不殺傷大宋百姓就不殺傷大宋百姓的道理。這是要在上層先達成共識,別上上頭有人會錯了意,故意殺人求功勞。
現在軍隊里面也有學社的分社,那些優秀的軍人也會成為學社總社的成員。如果不是這樣,是沒辦法想象李云這樣的武將完全平等的與文官們坐在一起聽事情,談論事情。只要學社沒有內部分歧,新軍里面就好解決。
等文天祥想清楚內外好幾層的關鍵,李云才恍然大悟的說道:“原來是不讓軍中有人謀求殺人建功啊!”
看兒子總算明白過來,李鴻鈞點點頭,“事情就是如此,面對蒙古人,自然是殺的越多越好。面對大宋百姓,當然是殺的越少越好。太尉在這等事情上從來不會打馬虎。”
李云得到了老爹的指示之后就離開了。原本他還想著和老爹商議是不是向太尉提供軍事上的建議,現在他明白趙太尉現在所需的不是具體的軍事建議,而是要讓一眾人等都保證,絕不會對百姓大肆殺戮。只要得到這個保證,太尉當然就會安排戰術。
看著兒子的背影,李鴻鈞嘆口氣,“文兄弟,李云這孩子自小就是這樣。論起打仗,他還有點天份。除了打仗之外,他就如此魯鈍。”
文天祥卻搖搖頭,“赳赳武夫,國之干城。若是沒有令郎這些軍人,我們哪里能重奪臨安,我們哪里能開疆拓土。當年度宗授賈似道鎮東軍節度使。家似道就怒曰:節度使,粗人之極致耳!哼!他若是能如趙太尉這幫真正安撫軍人,哪里會有丁家洲之敗。”
李鴻鈞很佩服進士,然而他最受不了的也是進士們這種旁征博引。丁家洲之敗,李鴻鈞好像聽說過這個名字。至于之前的節度使,以及粗人的評價,李鴻鈞就完全不明白了。文天祥說化不像趙太尉,趙太尉所講的話里面也內容很多,然而李鴻鈞能夠聽得懂趙太尉的話。
就在李鴻鈞以為文天祥要繼續這么旁征博引的說下去之時,文天祥自己換了話題。來自福州那邊的干部們并沒有什么親戚失陷蒙古之手,然而進士出身的官員就不同,他們的親屬很多都出了事。大元正式提出交換俘虜,就給了這些人希望。若是能通過交換俘虜的方式將他們換回來,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然而這幫人現在并不敢立刻提出這樣的要求。這些進士的親屬們在這場風暴中的行動未必就那么光彩。
聽了‘未必就那么光彩’的說辭,李鴻鈞心中只能感嘆這幫文人用語真的是花哨,直接說句‘不光彩’不就好了么。所以他不提及這些,而是問道:“不是有人要和蒙古給我們一個名冊么?”
“幾十萬人的名冊,蒙古人有那么多識字的么?”文天祥反問道。
李鴻鈞先是一愣,接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之前理解不了‘大元,大元。沐猴而冠’到底可笑在哪里。現在他倒是能夠體會到‘文人無良,噬人入骨’,這幫人是真的尖酸刻薄啊!笑完,李鴻鈞問道:“文兄弟家里可否有人失陷?”
“家鄉倒是沒有被蒙古攻下。”文天祥答道。
“那就靜觀其變吧。太尉一直講學社必須是為國為民,在航海行會里面的干部每年都要考評。這次只怕就是學社的考評。”李鴻鈞給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說法。
第二天的事情果然如李鴻鈞所預言的那般,干部們因為有過被考核淘汰的經歷,在這等事情上根本沒有自作主張。趙太尉既然說不要多殺人,大家就跟著表態不要多殺人。至于具體執行,自然交給軍隊去執行。
然而進士出身的文官貌似就沒有這般識趣,李伯玉就很是認真的表示,此次要狠狠震懾明教,所以對明教上層一定要殲滅,對于中層也不能放過。這種‘深謀遠慮’得到了進士們的普遍認同。文天祥發現若是沒有李鴻鈞的提前說明,他也會對李伯玉的說法深感贊同。
畢竟新軍在與蒙古人的戰爭中證明他們擁有的戰斗力。在淮東,在河南中南部,新軍面對蒙古軍每戰必勝。而西征一路上更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有這樣強大的軍隊,當然要給那些暴民深刻的教訓,讓他們再不揭竿而起才對。
見學社成員都表了態,趙嘉仁臉色一沉,對李伯玉等人說道:“說來說去,你們還是滿心的要殺百姓。”
被這么批評,李伯玉還挺委屈,他不解的問道:“太尉何來此言!我只是覺得此時若能令百姓知道厲害,以后就沒這么人敢反。”
趙嘉仁毫不客氣的回應道:“百姓起來造反肯定是因為活不下去。若是大家安居樂業,那些個還跳出來造反的,就先被百姓給告官,或者直接就讓抓了送官。不談這些我們該做的事情,只是想著殺人立威,這就是愛民么?!”
這些本來都是進士們隨口都能說出來的話,正因為隨口能說出,所以進士其實也不覺得這是必須。然而聽趙嘉仁這么講,不少人都感覺趙太尉這是要玩真的。有些人自然是歡喜鼓舞,也有不少人覺得心里面好累。光是完成現在的事情已經很累,憑白增加新的勞苦,這日子還要不要過了!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