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歡喜喜過大年,每天都在盼著過年,可過年的時候又不想過年,因為過了這個年就要再等365天,對于農民來說,那可是揮汗如雨的新一年。
日子過的很快,正月里的老爸老媽基本在走親戚中度過。今年有了外國兒媳婦,李玉當然是喜滋滋的帶著一起,走在路上得意洋洋。
別人家的媳婦閨女再好看也沒有她家的三朵金花漂亮!
村頭的網吧里,一群正在打游戲的十八九小伙見到吳帝一家后開始議論紛紛。有個愛看新聞的小伙子說烏克蘭缺男人,而且美女如云,個個長腿大胸,她們都愛嫁到中國哩!
于是幾個小伙咧著嘴豪情萬丈地吆喝了句“明年去烏克蘭娶媳婦!”后接著打游戲。
那網吧算是整個東寧村唯一營業的場所了,老板是個外地人,在這干了好幾年,不怎么回家過年。
吳帝初中那會經常泡在里面,現在網吧也跟隨時代的步伐了,拒絕未成年入內。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按照這邊的習俗,下午三點開始仍要去山上祭拜先祖。大年三十那天是迎年,今天則是去墳頭或者墓碑旁邊插一種帶小木棍的紅蠟燭,寓意是給列祖列宗照亮埋葬的地方,一起團圓。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作為騎在秦嶺淮河線上的普良縣來說,內部分為了兩派。
正好有條小溝自西右東橫穿小縣,于是溝南的跟著南方習俗走,溝北的跟著北方走。
東寧、西寧兩個村子都在溝北,正月十五的時候家家吃元宵。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有溝北的吃慣了元宵,想嘗嘗湯圓的味道,他們會在正月十四這天跨過溝去買。
溝南的同樣道理,時間長了,有頭腦精明的人發現了其中的商機。
時間再長點,溝北吃元宵的就沒有幾家了,紛紛吃起了湯圓,兩個地域的飲食習慣調了個,到最后有吃元宵的有吃湯圓的,也就淡忘了原先的規矩。
吳帝買了兩盒元宵兩盒湯圓,其實他更喜歡吃元宵,他覺得湯圓太軟,很容易煮爛,而元宵吃起來更有嚼頭。
凱碧則是持相反意見,她喜歡吃甜食,尤其是黑芝麻和花生餡的,甜到不能再甜。
“凱碧,吃糖多了會弱智,你本來就不聰明,吃了會更笨。”吳帝很喜歡捉弄她。
凱碧滿不在乎,自己跳下炕,小跑進廚房又盛了一大碗。
“愿意吃就多吃點,這東西不常吃,一年到頭也就今天能撈著吃。”老媽說完下去拿碗了。
“在那兒也能吃到嗎?”凱碧的“那兒”指的是澳大利亞。
“應該可以,大超市估計有賣的,再不行唐人街的超市總該有。”吳帝說道。
廚房里的老媽扯著嗓子插話了,“再不行,下次我和你爸去的時候給你倆帶幾盒。”
老爸皺了皺眉頭,說:“坐飛機幾十個小時就為了幾斤湯圓?再說了,人家安檢讓不讓你過還是個問題。”
老媽端著湯圓湯走了進來,“怎么,怕我在湯圓里塞炸彈啊。”
“上次你要帶盒老劉家自己炒的茶葉,人家不就沒讓過?”吳建軍擺事實講道理。
去年最后一天,全家去澳洲的時候,李玉聽說外國人都喝咖啡,怕自家老頭子到了那邊喝不習慣,就從老劉家買了兩斤現炒的茶葉偷偷帶著。
結果行李檢查的時候被扣下了,李玉好納悶,兩斤茶葉而已至于這樣嗎,這個國家也太神經了吧!
那兩斤茶葉一百多塊錢呢,白白扔了,把李玉好一頓心疼,到了澳洲后沒敢跟兒子說,怕大伙嫌棄她。
結果這件舊事還是被提起來了,李玉臉上無光,好心當了驢肝肺。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正月十六,吳帝和凱碧打算明天回去,今天在家里呆一整天,陪父母聊聊天。
這一走可能就是半年,老爸老媽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再去澳洲。
李玉有些舍不得兩個孩子,再加上小閨女即將高中畢業,也要出國讀書了,到時候見面次數更是少。
吳帝抓緊時間做老媽的思想工作,讓他倆到時候移民過去,不愿意住在郊外牧場,那就在大學附近買套房子,這樣還能經常見著悠悠。
說的吳悠悠眼眶紅紅的,她瞬間感覺自己長大。
初中的時候,每天上學離家,放學回家。高中的時候住校,但每個周也有機會回來兩天,繁重的學業讓她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
眼看六月份高考完要上大學了,她走后,家里就只剩下老爸老媽兩人住這偌大的房子。
小時候三個孩子在家打鬧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而白發也將慢慢爬上父母的雙鬢。
“忍住,別哭。”吳帝逗了逗小妹。
結果悠悠抹起了眼淚,老媽責備吳帝,干啥把妹妹弄哭了。
“你說這些話干啥哩,誰家孩子不長大啊,你當初跑尚海念大學,怎么沒見你掉一滴眼淚。”老媽埋怨道。
吳帝回想了一下,還真是這么回事,開學的時候正趕上老家收麥子,父母要幫親戚家收麥子,他就自己帶著行李坐上了去尚海的長途車。
第一次離家出遠門,吳帝沒有不舍,反而有種自由自在的興奮,終于擺脫老媽的嘮叨了。
現在想想還真是傻里傻氣的。
同樣的問題問凱碧,她的回答很簡潔,大體跟吳帝一樣,凱碧的父母常年在外顧不上她。
被送到英國霍丁山學校后,除了剛入學的幾天之外,基本沒怎么想家,反正家里經常只有她一個人。
凱你適應了英國生活后,在那里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過的很開心。
晚上,老媽坐的土豆餅,讓凱碧再吃一頓。
說實話,凱碧的老媽凱特琳女士都沒這么對她好過,凱碧很感動,她起身抱了抱老媽。
凱碧說,以前在大學的時候,聽人說起過中國的婆媳關系很緊張,第一次見到吳帝媽媽的時候她有些害怕,甚至為穿什么衣服發愁。
經過元旦在澳大利亞的接觸,加上這半個月在吳帝家過年的相處,凱碧認為自己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吳帝心里樂了,活脫脫一個外國姑娘愣是有了中國人的思想,也開始念小家過起日子來。
據吳帝所知,澳大利亞人對待婚姻不太感冒,甚至出現了很多不婚族,他們就是恐懼結婚后帶來的各種問題。
第二天一早,兩人輕裝出行,老姐開車把他們送去汽車站。
臨走前,凱碧好一頓拍照,說回去后要給自己的朋友們分享,她現在很愿意當一個中國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