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澳大利亞城市的公路上,有時車子會經過地下隧道。而且這個隧道很奇怪,地上并沒有什么東西,完全可以走地上的,卻走了地下。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難道澳大利亞政府也收了工程隊的紅包,想給工程隊多搞點事情做?
實際上是,因為那里的土地是私人的,澳大利亞法律規定,土地所有者擁有地上12米,地下7米的所有權。因此當土地所有者不肯賣土地給政府修建公路的時候,政府就只好鉆法律的空子,從他家地下7米以下挖隧道鉆過去了。。。
說起這些不肯賣土地的釘子戶啊,在澳洲很有幾個,最著名的大概是在使館區了,澳政府想弄一塊地皮專門修建使館區,可是有幾個釘子戶怎么都不肯讓路,澳政府無奈,天天派人去游說,屋主人不勝其煩,后來自己出錢在門口立了一個旗桿,高高懸掛一面澳大利亞國旗。搞得澳大利亞政府很是難堪。最終澳政府妥協了,派人去說,你不想搬就不搬吧。我們也不會再來煩你了,就是這個國旗的事兒,咱們能不能商量商量?屋主人同意了,撤下國旗,剩下旗桿還立在那兒。如果大家以后有機會去堪培拉,說不定還能看到。
哦,扯遠了,我們說的是澳大利亞的公路。澳大利亞的公路基本是不收費的,因為這些修公路的錢是納稅人出了錢的。但澳大利亞政府也允許私人投資修建公路。這樣的公路就要收取過路費。不過這樣的公路在收回成本以及規定的利潤以后,就也變成免費的了。所以收費公路很少。基本是不用花錢的。
澳大利亞雖然地廣人稀,但公路超速也是會罰款的。路上會有固定的測速器,澳政府規定,測速器前面必須有三個牌子講明前面會測速。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案例:有個地方只有兩塊牌子,被罰的車主不服,提出上訴,說那兒只有兩塊牌子,沒有三塊,不符合規定。結果車主勝訴,罰款不用交了。。。。
當然也不是說澳洲可以在沒牌子的地方隨意超速。他們也有移動測速點的。經常有扮演成私家車的警車(這是法律允許的)在路上巡邏。比如限速60的公路,警車就在上面開60。假如有人敢超他,那么…哈哈哈哈就不用我說了。
澳洲公路在有的路段會有個P224H的牌子,這是縮寫,全程是passenger2,24hours,意思是這里的路段,在全天24小時內,經過的車子必須有兩個人,也就是說除了司機,至少要帶上一名乘客。這是為了緩解交通壓力的做法。如果每個人都開車,顯然會更堵。
同時澳洲政府規定,大客車,大卡車的司機,連續開車不得超過2小時。必須中途休息。這些車出門前要領一張計時卡,跟車內系統聯動,會自動紀錄這輛車開出來的車速,時間等信息,路上碰到警察有可能會抽查你的計時器。如果發現沒有休息,會有很重的罰款。
而且澳政府會發給每個司機一張卡,憑卡可以在路上的加油站免費享用咖啡和三明治,政府買單。所以司機也樂得休息一下,吃點東西。
澳洲公路上畫了斑馬線的地方,必須車讓人,人過了車才能走。這點我非常不習慣,經常我站在路邊很客氣的讓車過去,可是車怎么都不肯走,最后司機把窗戶搖下來揮手叫我走,我過去了車才過去。不過這個習慣還是不要入鄉隨俗的好,寧可我倆互相謙讓,不要回國了又不適應,和汽車這種鐵包肉的東西搶道就完了。
但會不會有碰瓷和寶馬壓嬰兒這種碰傷不如碰死的情況呢?不會 1,這里的警察會分責任的。而且不會像國內一樣分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而是要么是你的責任,要么是他的責任。如果認定是行人的責任,不但車主沒事,行人還要賠償車輛的損傷。
2,澳大利亞是全民享有醫保的,也就是說,事故發生以后以后不管是誰的責任,雙方醫療費用都是政府買單,大家根本不用考慮醫療費的問題。當然也就不存在賠多少錢給你的碰瓷的說法。不會賠你錢的,醫療免費就是。
而且即使是我們這樣的游客,一踏上澳大利亞的領土,澳大利亞政府就已經幫我們買了交通事故險,如果我們在澳大利亞發生交通事故,也會同樣享受到免費醫療。
最后一個有澳洲特色的就是,公路上發生最多的一種交通事故是撞到袋鼠了。尤其是夜間。袋鼠這種東西有個追光的習性,經常對著車大燈就撞過去了,發生了這樣的事故,車主必須立刻閃燈,把袋鼠拖到一邊,打電話告訴當地部門的人來處理,方可走人。可不能把袋鼠就這樣帶回家給燉了,被人看見可是要吃官司的。不過,如果沒人看見的話…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