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7.買牛買羊咯(上)

  牧場牧場,沒有牛羊怎么行。

  放眼全球,牧場的經濟回報率并不高,經營好的在8左右,大部分維持在3到5,虧損的牧場也不在少數。

  關于養牛,吳帝打算分兩個方向,一個是傳統方向,養肉牛賣肉,但肉牛生長期慢,經濟效益不高;另一個方向是他獨創的點子,這也是依靠著神農老爺子的傳承,他打算培養幾頭優秀種牛,賣它們歡愉后的副產品賺快錢,現在這貨在澳洲屬于俏銷品。

  世界上,主流培養種牛不外乎兩條路子。

  第一條是通過基因技術,尋找基因最強大的種牛,理論依據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基因強大的牛的后代肯定也會差。這種高科技方法成本巨大,不是一般牧場能承受的,而且基因在遺傳過程中會發生不定向突變,帥爹靚媽生丑娃的案例遍地是。

  第二條路就是通過實踐,讓身強體壯的種牛不斷繁育下一代,通過小牛犢的表現來判斷種牛的價值,這種方法太耗時間,牛跟人的生育周期差不多,都要懷胎大半年,以這速度實踐下去,人沒瘋,牛就先瘋了。

  想到這,吳帝滿滿的優越感。有神農識術加成后,他的雙眼比最先進的基因儀器都神奇,看一眼就知道這公牛那方面行不行。

  澳洲政府為了保護天然草場,對牧場的牛羊數量有嚴格限制。

  一個牧場一英畝養多少頭牛,政府有關部門會有指導性規定。超出土地的承載能力,不僅草不夠吃,牛不肥壯,達不到預期的收益,物主還會以虐待動物罪予以制罰。

  有153英畝草地,只養牛的話,理論上最大只能養百來頭左右,這點數量連牧牛犬都用不著,吳帝自己拿著鞭子就能看管過來。

  吳帝很想擴張規模,可周圍相連的土地并沒有要出售的,也只能先在這153英畝上折騰了。

  澳洲作為牧場大國,牲畜流通體系很完善,可以很容易的買到理想的牛羊。

  購買的途徑有很多種,可以直接到其它牧場購買,更多人選擇去活畜交易市場,健壯的澳洲牛羊被各自的主人帶到交易場所,由買家競價后價高者得。

  對于吳帝這種“批發式”購買者去交易市場比較好,在那里能認識很多牧場主。

  墨爾本有澳洲著名的巴拉臘特交易市場,鵜鶘鎮南部的237公里外的卡馬拉市場在整個南威爾士州小有名氣。

  一大早,吳帝便和特克斯開車趕往那里,據說今天有一家大型牧場售出幼崽。

  卡馬拉活畜交易市場最顯眼的是它的大招牌。

  一塊刷著黃油漆的鐵皮上寫著一行字母:歡迎來到卡馬拉!

  牛糞味!大大的牛糞味夾著牛臊!

  兩人趕緊搖上車窗深呼一口氣,然后生無可戀地走下車。

  今天是來買肉牛的,選購種牛的任務留到明天。那是個細活,需要像在墨爾本看賽馬那樣拿著本子一點點記錄下來,從里面挑選出一到兩頭最有價值的種牛,然后請回去好吃好喝供著當財神。

  交易市場最外面是一圈紅磚房,里面連接著一大片露天交易場所,整個像個低矮的體育場。

  要想看到露天交易場地的全貌必須爬上一個狹窄的樓梯,這里共有兩層。

  第一層是牲畜區,所有的牲畜都在一個個圍欄里,它們正等待著被交易,圍欄外面是可以近距離觀察到它們的買家。

  第二層“居高臨下”,由縱橫交錯的鏤空通道組成,拍賣員在這里穿梭,引領著買家走近各個圍欄的牛只進行叫價。

  拍賣員拿著小棍激情四射地講解介紹,買家爭先恐后地叫價,再伴隨著此起彼伏的牛叫聲。

  他們的工作效率很高,短短幾分鐘可讓幾頭牛找到買家,快的甚至不到一分鐘。

  吳帝和特克斯停好車,走進交易市場。

  首先聽到的是牛叫聲,有的慵懶緩慢,有的高亢急促。

  往圍欄里一看,滿眼全是牛,大的小的,黑色的黃色的,品種一樣的放在一起。

  吳帝開“天眼”大體掃了一圈,這些牛都很普通,培育潛力不大,更別提當種牛了。

  拍賣員時不時告訴圍觀的買主這是安格斯牛,那是赫爾福德牛。

  卡馬拉每天都交易量大概是600頭,在一些大的市場里,這個數量會是一千甚至是兩千。

  “BOSS,這感覺像是到了保加利亞的新娘市場。”特克斯帶著太陽鏡趴在一處圍欄前,笑著說道。

  “沒錯,這些牛這在我面前就像脫光了的姑娘,毫無保留。”吳帝整了整頭上的牛仔帽,他說的是實話,但特克斯不知道,只是單純地認為是個葷段子。

  吳帝指了指拍賣員,對特克斯說:“老兄,他們整天呆在這里,身上的牛糞味肯定不小。”

  “哈哈,沒錯,女人騎在他們身上肯定以為騎在一頭牛身上。”

  頭戴牛仔帽,身穿黑色長風衣的拍賣員看見吳帝指著自己,以為是叫自己過去。

  “嘿,你們好,我是阿爾文,憑我五年在卡馬拉的工作經驗,你們一定是大主顧,而且是菜鳥大主顧。”

  吳帝覺得他很有趣,“怎么能看出來?”

  阿爾文笑著指了指身后的牛欄,“因為你們捏起了鼻子,一個老牧場主是聞不到牛糞味的。”

  “哈哈,沒錯沒錯,看來今天你很幸運,能夠好好地宰我們一筆。”

  阿爾文遞給他們兩幅手套,“我從不做一錘子買賣,細水長流。來吧!我帶你們轉一轉。”

  吳帝和特克斯跟著拍賣員阿爾文在市場里轉悠。

  吳帝告訴他,現在牧草剛剛發芽,只能到別的牧場買牧草來喂養,他打算先買50頭試試,等穩定下來再擴大飼養規模。

  “很理智,不像一些愛吹牛的牧場主,一次性買上千頭,回去根本沒法管理。”阿爾文贊許道。

  吳帝繼續說:“我全要安格斯牛。”

  特克斯提醒道:“BOSS,弗蘭克給出的建議是牛羊混合養,而且除了肉牛外還要有奶牛,說的理由我給忘了。”

  “為了牧場家畜的多樣性。”吳帝補充。

  弗蘭克確實給出過這樣的建議,以他二十幾年的牧場工作經驗來看,如果只養單一品種容易陷入困境,比如所有牛會得上同一種傳染病,并以最快的速度擴撒開。總的來說,弗蘭克的意思是雞蛋不能放進同一個籃子。

  吳帝理解弗蘭克的憂慮,他的想法很好,但現在吳帝不但擁有識術還有了種植術,這兩項技能完全可以應付單一物種帶來的劣勢。

  “這位老兄肯定是最后拍板的老板。”阿爾文笑著等待吳帝最終的決定。

  吳帝短暫思考后說道:“特克斯,我們按照弗蘭克的注意來,他是位老牛仔了,相信他沒錯。”

  弗蘭克夫婦對牧場的忠誠度毋庸置疑,吳帝不想給他們破一頭冷水,再說了,牛羊混養也沒什么不好,以后早晨還能喝到新鮮牛奶了。

  “有家不錯的牧場正在大量出售牛羊,我可以給你引薦一下,他家的牛羊絕對沒有問題。”阿爾文說。

  大量出售的牧場是紫丁花牧場,由于超出聯邦政府規定的牧場最大承載量,他們的投資方交完罰款后打算出售多出來的牛羊,價格要比市場價低一些。

  在交易市場見到紫丁花牧場的負責人后,吳帝直接開車去了他們的牧場。

飛翔鳥中文    南澳牧場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