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都說不出、這時自己是什么感覺,眉頭皺了皺,有心想去結識一番,又有些顧慮。
畢竟他是大恒督部尚書,掌管情報,自己那位君王也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
如此去結交即將參加科舉之人,影響實在不好,思索一番,還是轉身離去。
不過對于那道身影,卻牢牢記在了心上。
三日時間眨眼既過,沸沸揚揚中,大恒文武科舉正式開始了!
兩千多萬人一大早,便分為兩股長龍般的人流,朝著王城東西兩個方向而去,那就是分別舉行文武科舉的地方。
文舉不管是第三境、還是第四境第五境,都統一在一個大考場,寫相同的試題文章,不同的境界,都會決出名次。
武科舉更直接,實力為王。
“劉兄,你實力強大,第四境界中,恐怕你絕對是前幾名啊!”
“哈哈,王兄客氣了。”
“此次試題也不知會是何?”
“估計也就是以治國方面為題吧!”
“快看,好、好恐怖的人!”
“怎、怎么可能!”
去文舉進行地點的路上,無數人議論紛紛,越來越熱鬧。
而在去武舉進行地點的路上,卻漸漸的、越來越安靜。
無數人看著那白色持劍身影一步一步走著,所有人無不感覺到一股死寂的氣息,好似自己下一刻便要死了一般。
沒有人敢大聲喧嘩,甚至距離白色身影近時,沒有一個人敢動,仿佛螻蟻遇見了真龍,本質上的懼怕。
就這樣,白衣男子所過之處,一片鴉雀無聲。
逐漸的,武科舉共一千五百多萬人,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無聚集在了這白衣男子身上。
到了地點,眾主持武科舉的官員,也注意到了他。
“好恐怖的人!竟給我一種心悸之感!”王成龍與張霸靈對視一眼,目露震驚之色。
文科舉那邊是由龍慶與吏部主持,武科舉這邊則是由護國院主持。
王成龍、張霸靈作為如今護國院最強的兩個人,自然親自出面了!
可沒想到一場科舉,一個考生竟能給他們一種心悸之感,仿佛自己面對這個人時、會死。
但對方明明不過是第五境而已!
“此人不簡單!”王成龍輕聲說了一句。
張霸靈點了下頭,不約而同的,兩人都不想對方進入護國院。
沒有多的廢話,兩人宣布武舉開始。
規則很簡單,三個大陣,分別為三個境界準備的。
大陣里會散發出強大的壓力,所有人進入大陣之中,第三境選取能堅持到最后的一萬五千人,第四境界選取能堅持到最后的三百人,第五境界選取能堅持到最后的五十人。
整個過程簡單而直接。
第三境中差不多是一千人中選一個,第四境差不多二十個人中選一個,第五境是五個人中選一個。
當所有人分為三個部分,都走入三個大陣之后,陣法開始了!
三個大陣按品級來說,是五級下品、五級上品、和六級下品的大陣,專門為武舉準備的,耗費了不少資源。
靈石注入,大陣運轉,強大的壓力開始從大陣內每一個角落升起,全面壓迫著大陣內的人。
“開始了嗎?好強的壓迫力!”
“這就是五級大陣!果然玄妙。”
“現在一開始的壓力只是普通的四境強者,應該會越來越強。”
“一定要堅持到最后,大恒未來前途不可限量,這是進入其中最好的機會。”
一開始,所有人都能堅持住,不過時間過去,半柱香后,第三境的陣法中就有人堅持不住暈了過去。
沒有人去理會他,大恒官員也沒有,因為在這陣法中,只要人暈了過去,就不會再受到壓力,官員們只會監視暈過去的人身上東西不被他人拿走,和不被他人傷害。
武舉開始,文舉那邊、也開始了!
龍慶、方言喻主持,五百來萬文道中人共同考試。
陣陣文氣肉眼可見般、沖天而起。
不過龍慶和方言喻卻都并不多滿意,因為他們沒能發現大才、和太過天才之人。
文舉的試題都是董恒出的,論:如何發展大恒?治理大恒?
很普通卻也最切實際的試題,如果有人真的答的很好,是有可能引起大恒匯聚的人道之力震動的。
但可惜,一個時辰過去了,大恒匯聚的的人道之力很平靜,他們身為大恒文官之首,能很清楚的感應到。
“哎!看來這一次并沒有什么大才和天才了!”方言喻輕輕嘆了一聲。
龍慶點了下頭,忽然神色一動,習慣性的溫和道:“聽說武舉那邊,來了一個恐怖的人!連夏大人都被驚動了!”
“哦!”方言喻一怔,不動聲色的看向龍慶,“夏大人親自跟丞相說的?”
夏大人自然就是夏蕭,可龍慶怎么知道夏蕭被驚動的?
按理說,夏蕭掌管督部,最是神秘,除了王上,還有人知道他的具體行蹤?
“呵呵。”龍慶笑了笑,沒有說什么,神色依舊的溫和。
但方言喻心中卻是一凜,這是在提醒自己嗎?
不過最近、的確不能與夏蕭走的太近了!
文武科舉的進程很快,到了傍晚時分,就都結束了!
武舉的結果當場出來,文舉的結果還需要等兩天,這兩天時間才會將個人的試卷改完、評出成績,選出出色的。
然后在第五天,通過的文武科舉之人,一同進入凌霄殿、覲見大恒之主。
當然,武舉中沒有通過的,也可以參軍,相比較于有人數限制的科舉,參軍只要符合條件就都可以。
這么長時間以來,董恒一直都沒有停過招募士兵的命令,但士兵必須達到第三境才可以。
也就是說他只招募像第一軍團和天衛軍這樣真正的戰兵,而不是守兵。
許多落選的第三境的確選擇了參軍,不過更多的,卻是選擇了離去。
他們絕大部分都不是恒國之人,當一個小兵實在不是他們所想。
不提那些武舉通過之人的喜悅,御書房中,董恒也收到了武舉具體通過的名單。
看到最先的那個名字,他的瞳孔情不自禁微微縮了一下,隨即又往下看。
良久才放下了名單,其實如果可以,他想把那些來參加科舉的所有人全部攬于麾下,但大恒氣運之力根本不夠。
更何況他還需要招募更多的戰兵,不可能給太多相對于來說、更耗氣運之力的官位。
這一次科舉選拔人才,真正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要在整個大恒之中清洗一批沒用的官員,比如當初吞并六大勢力后,一些沒有換的、名聲壞的官員。
二則是為吞并天蓮門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