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對于祝傾城之事早就心知肚明,現在不過是王上正式宣布她的身份而已,待鄭和說完,眾人躬身一禮示意明白。
三封圣旨宣讀完畢,鄭和稍稍躬身后退了半步,向董恒一禮后才直起身來,靜立無語。
大殿頓時一片安靜,大殿下方眾人心思各異,目光前視、只有余光向上方望去,時刻關注著那威儀如連綿山川般沉重、威嚴的身影。
“我大恒初立,事務繁多沉重,望眾卿齊心協力、興我大恒。”董恒緩緩說道,語氣中自然而然有著一種讓人心潮澎湃的感覺。
“臣萬死不辭。”眾人立刻齊聲應道 董恒略一點頭,目光一掃微微鎖定了夏瀟,聲音沉重而淡漠:“夏瀟,天蓮門最近如何?”
“回稟王上,天蓮門最近并無大的動靜,鐘四海仍然閉關不出,冷天淵總領境內事務,如今天蓮門境內雖仍然暗流涌動,但冷天淵等人足以鎮壓。”夏瀟抱拳一禮后,從容說道。
自天蓮門大敗,鐘四海重傷致殘,天蓮門的仇家還有不少人都蠢蠢欲動起來,尤其是董恒的懸賞,更是嚴重打擊了鐘四海和天蓮門的威嚴,使人對其的忌憚大減,許多人都不介意痛打落水狗。
那日之后,就有許多天蓮門中人身死,都是仇家趁這個機會報仇。
所以天蓮門才會撤兵的這么快速和果斷,他們要撤兵鎮壓境內。
當然,這也是以鐘四海重傷致殘、對大恒根本沒有把握獲勝為前提。
因此他們摔先撤兵,以做試探,見大恒接著撤兵之后,才真正放心下來去鎮壓境內。
董恒略一沉吟,看向武將之首的岳飛:“岳飛,無寡人旨意、不得入侵天蓮門一步。但如果對方敢膽侵我山河一寸,滅之。”如今大恒之中入侵天蓮門的想法十分活躍,已經有許多奏折呈到了他的御書房,所以他才在此正式向岳飛下達命令讓所有人明確他的意思。
“臣遵旨。”岳飛立刻應道,如今他身上的氣息越加沉毅,大將之風一覽無遺。
雖然他很少出手,但不管是大恒之人還是外人,對這個大恒唯一軍團長、都是重視無比,甚至比龍慶夏瀟鄭和還要重視,僅次李元霸。
“第一軍團擴充至五百萬人,自大恒境內招募,錢糧兵器一應事物自戶部、工部領取。”董恒口中命令道,心中升起了建立軍部的想法。
想要軍政真正分離,軍隊的錢糧物資不應該還掌握在戶部工部之中,應該成立軍部、掌握這些,以此來掌握軍隊。
不過想想人選,卻又不禁放下了這個念頭,如今的大恒的確沒有合適人選。
“臣遵旨。”岳飛再次沉毅應道,沒有興奮或其它情緒,倒是軍方其他人頗為高興。
頓了頓,董恒命令道:“傳旨、兩年后我大恒舉行文武科舉,取第三、第四、第五境之人,天下有志之士皆可參加,第六境可直入我朝,吏部和國子監操辦。”
“臣遵旨。”鄭和、方言喻和國子監監正張文若立刻應道。
大殿不少人心中有些慶幸,他們加入的早、不用通過科舉,如今大恒越來越強,各方面自然越來越正式嚴格,以后恐怕第五境強者都得通過科舉才能加入大恒。
當然,什么時候都是會有意外的,但那種情況肯定不會多。
安靜三息,見眾人都沒有事情啟奏,董恒起身大袖輕揮:“退朝。”
“臣恭送王上。”眾人行禮,待董恒身影消失不見,才三三兩兩的退出大殿,向宮外而去。
“方大人恭喜恭喜啊!”
“林大人同喜同喜。”
“師兄,如今護國院恐怕要變天了!”
“放心,他們初來乍到、應該不至于太過放肆。”
“那可不一定,那些下面的人恐怕也不會聽我們的了。”
“最著急的可不應該是我們,烈青松他們才應該是,不過我們也得找找辦法了,晚上我們去找大師兄。”
“好。”
“丞相大人,下官有禮了。”
“方大人客氣,龍某愧不敢當啊!”
出宮的遼闊大路上,眾多官員或明言、或傳音,開始了各種交談。
連龍慶岳飛都不得不陷入這種情況中,畢竟沒人會喜歡被人孤立,那么結交朝臣、擴充人脈就是必須的了。
整個大恒王宮總的可以分為三部分,最前方是前宮,以六部總部為中心,是官員辦公的總部。
中間是中宮,以凌霄殿、御書房為中心。
后面就是后宮了,占地最大,足足占整個王宮的三分之二左右。
這三部分都是以高大并刻滿陣法的城墻、隔離開來,除了朝會,沒有傳召外人進不了中宮,更不可能進后宮。
所以六部高層并不需要真正出宮,而其他人就得各司其職去了。
同時,隨著朝會散去,朝會上的事情也以閃電般的速度傳遞開來。
無疆王城率先陷入了各種議論之中。
“哎,王上不讓岳將軍率先入侵天蓮門,看來現在是真的不想入侵天蓮門了,真是可惜、這么好的機會啊!”
“什么可惜,這是王上不貪功冒進的明智之舉,畢竟大恒成立時間太短,再去吞并了天蓮門必定出事。”
“舉辦文武科舉!哈哈,我國子學院的學子終于能出人頭地了。”
“是啊,王上取第三第四第五境的強者,第五境強者不說,第三第四境中,我國子學院這次必定大放光彩。”
“我大恒如今是越來越強了,第六境強者就好幾位,我看啊、晉升為皇朝指日可待,到時我們也能得到不少好處。”
“不錯不錯,以王上的雄才偉略,這只是輕而易舉。”
無形的大手推動中,各種議論在無疆王城中不絕于耳,不知不覺中,董恒的威名和在眾人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而那些壞的方面、一點都沒有,似乎都被刻意清理了。
御書房,朝會結束,董恒就在這里處理著政務,一邊也緩緩恢復著傷勢。
外界的議論通過天羅與督部,他一清二楚,甚至大部分議論都是他下令推動的。
他需要大恒百姓去議論這些,因為這樣有助于百姓歸心,讓他們漸漸承認自己是大恒人,如果大恒如一汪死水,那這個過程將會太過緩慢。
下午,岳飛還有各神城城主開始前來請辭,畢竟他們都是身兼重任,不可能在無疆王城多待。
直到夜晚,董恒才單獨召見完這些封疆大吏一般的人物,讓他們各自任職去。
“王上,快到用膳時間了!”默算著時間,鄭和在一旁輕輕說道。
頓了頓,見董恒沒有說話,小心翼翼的繼續道:“王上,是依舊在御書房?還是去貴妃娘娘那?或…”
兩息時間后,董恒手中玉筆微頓,淡淡道:“去清蕓宮。”
“是。”鄭和恭敬應道,為祝傾城毫無誠意的嘆息了一聲,輕輕地出了御書房派人去李清露那和御膳房通報消息。
兩柱香后,董恒起身,帶著鄭和向后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