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章 十大杰出青年

第二百章十大杰出青年  作者:木幕慕分類:

  1944年12月,由8個國家的代表發起,成立了國際青年商會。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青年團體,該會的主要活動之一,是通過各分會在各個國家和地區評選出當地的杰出青年。

  香江十大杰出青年由國際青年商會香江總會舉辦,選舉創辦于1970年,來到85年已經成功舉辦了15屆,創辦宗旨是表揚在工作上具卓越成就及對社會有貢獻的青年,同時鼓勵青年人積極參與社會服務,以及在社會服務方面積極進取。

  演藝圈這一次除了王錚和辰龍雙雙獲選之外,還有一位曾經在邵氏任職的攝影師、以及一位在倭國發展的女歌手入選,這是繼許冠紋之后,演藝界入選十大杰出青年最多的一次。

  王錚這次獲獎,雖與擒獲運鈔車劫匪有著很大關聯,但是就算沒有劫匪事件,僅憑他制作出4部兩千萬票房以上的電影,以及兩次打破香江影史票房記錄的壯舉,獲得杰出青年也是名副其實。

  1月8日,在《A計劃續集》最后的拍攝末尾,第十五屆香江十大杰出青年頒獎禮,在香江青年商會總部舉行,王錚和辰龍穿著得體的西裝,與其他8位獲獎者一起參加了頒獎晚會。

  此次的頒獎晚會由第十屆杰出青年代表張敏怡小姐主持,并致詞。

  主辦方之所以請張敏怡來主持這次的頒獎晚會,是因為她不僅是杰出青年的代表,還剛剛升任香江廣播處處長的職位,是華人以及女性首次擔任這一要職,同時也是香江電臺、TVB、以及ATV的上級領導。

  王錚前世也聽說過她的大名,被演藝圈冠以“大姐頭”的稱號,能以華人身份做上這個位置,可見其的厲害之處。

  “青年是香江未來的棟梁,杰出青年選舉表彰事業上有成就和對社會有貢獻的青年,從而鼓勵青年朋友好好裝備自己,并且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承擔改善社會的責任,是深富意義的社會活動。

  張敏儀的致辭說完之后,王錚和辰龍以及其他獲獎者,拿著青年商會頒發的榮譽證書和榮譽獎杯,面向在場的記者拍照合影。

  等所有流程走完,王錚的臉部肌肉都已笑得麻木,實在是不太適應這樣的場合,反觀辰龍,卻是如沐春風一般,正在大笑著和其他幾位獲獎者熱情攀談。

  “王錚導演,你好,我是Agnes,陳美齡,非常喜歡你的電影!”

  正當王錚擺著麻木的笑臉,任在場的記者拍照時,同屬演藝圈的陳美齡主動和他打起了招呼。

  “你好,陳小姐,謝謝你的喜歡!”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加上有眾多記者在旁虎視眈眈,王錚雖對眼前這位在倭國發展的香江歌手沒有絲毫印象,也不感興趣,但還是微笑著回應。

  “王導,認識一下,我是潘景榮,是一位攝影師,以前也在邵氏工作過!”

  剛打發走香江女歌手,一位留著中分長發的男人,又與王錚攀談起來。

  “你好,潘先生,說起來你我也算同行,大家都是用菲林來譜寫故事,只是呈現出來的方式不同。”

  與在倭國發展的女歌手不同,王錚對眼前這位留著長發的攝影師要熱情許多。

  菲林(film)的翻譯有兩種解釋,一是攝影用的膠卷,二是電影用的膠片,所以,王錚這么說不僅沒錯,反而讓潘景榮大生好感,之后兩人就熱情地攀談起來。

  通過交談,王錚才知眼前這位攝影師不是一般的攝影師,或許稱為攝影家更為合適。

  潘景榮有一個很厲害的攝影師別號叫做“水禾田”,不僅腳步遍布世界各地,還以30歲之齡,分別在燕京、寶島以及加拿大、舉辦過多場個人大型攝影展,以拍攝中國黃河、大運河、絲綢之路,而聞名攝影界。

  其中最令王錚刮目相看的是,潘景榮無懼寶島的封殺,在寶島舉辦了一場大型內地攝影風景展,讓寶島同胞清楚認識到祖國的大好山河,同時瓦解了寶島單方面的惡性傳播。

  看著眼前這位其貌不揚,卻有著偉大情操的攝影家,王錚十分真誠的說道:“攝影和攝像本是一家,以潘先生的才識與見識,希望以后能一起合作,譜寫出更好的中國故事出來。”

  潘景榮聞言微微笑道:“若有機會能和王導一起合作,那也是我的榮幸!”

  王錚表示出的合作意向并非客套,一名優秀的攝像師能讓整部電影充滿畫質感,同樣一名優秀的攝影師也會讓電影畫面添彩加色,而潘景榮的足跡又遍布世界各地,對各地的風景文化有著獨特的見解,這對王錚以后在外景選址上會帶來不少幫助。

  與潘景榮交換了聯系方式過后,如沐春風的辰龍,領著一位帶著黑框眼鏡長相斯文的男人找了過來。

  “阿錚,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陳毓祥先生,也是這屆十大杰出青年的獲獎者。”

  能讓辰龍親自引薦的人,王錚不由地多打量了幾眼,不打量不要緊,認真打量后大驚,脫口道:“保釣英雄陳毓祥?”

  見王錚一臉吃驚,辰龍問道:“什么保釣英雄?莫非阿錚你認識陳先生?”

  王錚連忙反應過來,打著哈哈說道:“沒有,只是覺得陳先生很想我的一位朋友。”

  這時,面相斯文的陳毓祥主動向王錚伸出右手,并說道:“我對王錚導演的大名早就如雷貫耳,卻在今天才得以見到本尊!”

  王錚忙握住他伸來的手,呵呵笑道:“哪里哪里,一看陳先生的面相,就知道陳先生定是一位學富五車的學者,不知道在哪里高就?”

  陳毓祥笑著回答道:“談不上學富五車,除了擔任電視節目的實事評論員外,還在亞視電視部擔任副總監。”

  王錚之所以這么問,是為了掩飾剛才脫口而出的話語,對于面前這位陳毓祥,他可是熟悉的很,同時對他在以后的所做所為非常欽佩。

  1996年香江距離回歸大陸還有一年之期,在這期間倭國再次登上釣魚臺,并在釣魚臺私自建立燈塔。時任全球保釣華人聯盟領導人的陳毓祥聞訊后異常震怒,立馬帶領17名香江同胞,乘坐一艘2800噸的貨輪“保釣號”,開始了他們為期三天的釣島之行,他們的任務是毀掉倭國豎起的燈塔,并在島上重新樹立中國的國旗,以確立中國的領土主權。然而,一路上“保釣號”多次遭倭國艦艇與軍機圍追堵截。陳毓祥不畏艱險,經過4天的航程,成功突入離釣島只有5海里的海域。此時風高浪急,“保釣號”又是一艘破船,船長被迫宣布取消橡皮艇搶灘登陸的計劃。而陳毓祥不甘就此罷休,上午9時許,他身先士卒,率領5名突擊隊員躍身跳入海中,向釣魚臺游去。不料不諳水性的陳毓祥入水時腳被繩索纏住,頭部又撞在船舷上,迅即被巨浪淹沒。當他被救回船時已不省人事,至下午辭世,時年45歲。后被全球華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保釣人士,尊為中華保釣事業之烈士。

  王錚沒有想到這次十大杰出青年的頒獎禮,不僅能結實到“水禾田”這樣的大師級攝影家,還能有幸認識到活生生的“保釣英雄”。

飛翔鳥中文    迷失香江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