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迷霧第一百六十九章慈善援助(中)
第一百六十九章慈善援助(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木幕慕書名:
送走張俊生,王錚隨后給南京臺打了一通電話,此次內地之行,他還帶來了《射雕英雄傳》劇集刻印,刻印版將以12萬9800美元賣給南京臺為首的幾個電視臺,價錢是無線和幾家電視臺事先談好,此次他只是順便負責交接。
通過浙大安排老師守候的這件事,王錚可不好意思再讓人別人久等。南京臺接到電話后十分驚喜,答應明天就來杭州拿刻印,以南京到杭州的距離,半天車程就能抵達。
處理完刻印的事情,王錚感到了一絲疲倦,白天跟上海房管局還有張巡談判,好不容易才買下十八號,接著就輾轉200多公里來到杭州,連一路上性質很高的關之林,臉上都現出疲態,一回到國賓館,立馬就回房休息去了。
王錚也本想早點休息,明天用精神抖擻的面貌去見浙大校方領導,但窗外那一輪明月太過刺眼,照得他腦中一陣恍惚,本以為早已忘記的前世記憶,如洪水般一下浮現在腦海,一切猶如昨日。
一踏入浙江地界,就仿佛有某種東西正在召喚,直到夜深人靜時,王錚才意識到,召喚他的也許就是前世的家鄉,那里有他的親人和朋友,雖然這個時空的他還沒有出生,但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去見見他前世的親人和朋友。
這一夜王錚在半夢半醒中度過,直到關之林早上來敲門,他才從床上爬了起來,腦袋很是昏沉。
“錚,你昨晚是不是沒睡好,臉色那么憔悴,是不是生病了?”
這還是關之林第一次見到如此萎靡的王錚,很是擔心的同時,忙伸手撫上他的額頭。
王錚抓住關之林的蔥白玉手,輕笑道:“我沒生病,你不用擔心,只是昨晚沒有睡好,等下去洗把臉就好!”
聽了王錚的解釋,關之林還是有些不放心,但她沒有繼續追問,她相信王錚如果遇到煩心事,一定會告訴自己,情侶之間還是要留下一定的私人空間給對方,并不是每件事都要追問到底,他不說自有他不說的理由。
關之林的不追問,讓王錚輕松不少,洗了一把冷水臉后,整個人也精神不少,接下來即將前往浙大交接那1000萬港幣的善款,等四人用過早餐,張俊生就很合時間的出現在國賓館。
“王先生,昨晚休息的可好?”
王錚微微笑道:“還不錯,這是我住過環境最好的酒店,連續做了一夜美夢!”
張俊生陪笑道:“那就好,浙大校方那邊正在恭候王先生的大駕,不知王先生現在是否可以出發?”
“恭候不敢當,還請張先生幫忙帶路!”
83年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召開時,浙江大學本已入選國家重點資助對象,但最后因國家財務緊張,浙江大學未能入選。后來浙大校長劉丹在香江訪問期間接觸到邵一夫,邵大亨本就是浙江人,聽聞浙大面臨的困難后,當場就決定邵氏基金會對浙江大學進行慈善援助,這才有了王錚此次的內地之行,而敦煌畫展只是順便而已。
來到浙大玉泉校區,校園內學生臉上都是洋溢著朝氣地面容,讓王錚很是羨慕,前世今生他都沒有體會過大學的校園生活,甚是遺憾。
穿過玉泉校區,張俊生領著王錚四人來到一座辦公樓前停下腳步,樓前豎立著一座石碑,石碑上刻有“求是”二字的校訓。
張俊生向四人介紹道:“這是民國時期,竺可楨校長立下的校訓,雖然只有區區兩字,卻是道破很多人生道理!”
王錚點頭說道:“這位笠校長真屬大才,求是二字,就是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同是創新之基,更是走向社會安身立命之本!”
王錚一席話讓張俊生有些意外,他夸贊道:“王先生解釋得非常到位,道出了這兩字的內涵所在,沒想到王先生年紀輕輕,卻有如此大才!”
靚昆非常得意地插話道:“那是當然,錚哥可是香江最厲害的編劇,也是最厲害的導演...”
直到王錚白了他一眼,靚昆才趕緊收聲,在他心中王錚的身手可能不如自己,但他卻非常尊重王錚。每個混社團的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若不是因為尊重和佩服王錚,靚昆豈能甘為旁人馬首。
王錚對張俊生淡淡笑道:“只是在社會中磨練出的經驗,當不得大才二字,我們還是趕快前往校長室吧!”
一路無話,張俊生領著四人直徑來到三樓的校長室,室內早有七八人在等候,見到五人進來,一位頭發花白的七旬老人迎了過來,雙手緊握住王錚的手,熱情說道:“這位一定是王錚同志吧,沒想到王同志這般年輕,怪不得邵先生說你年輕有為,真是后生可畏呀!”
張俊生趕忙向王錚介紹道:“王先生,這位是我們浙大的名譽校長,劉丹劉校長!”
“劉校長謬贊了,與您和六叔相比,我只能算是剛出茅廬的后生,這次在路上耽擱了時辰,讓貴校久等了!”
王錚雖沒有上過大學,但對名譽校長的概念還算知曉,眼前這位頭發花白的劉丹校長,定是為浙大做出過很大的貢獻,不然不會把名譽二字放在職位前面。
劉丹微微笑道:“浙大并沒有規定王同志何時到達,所以,不管王同志什么時候抵達都不算遲到!”
文化人說話就是好聽,劉丹這句話不僅讓王錚少了對這次遲到的自責,還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與大度。
隨后邵氏基金會的林小姐和校方幾位領導人進行善款交接,王錚不想插手邵氏基金會的事情,就沒有參與進去,和同沒有參與進去的劉丹校長聊了起來。
通過聊天,王錚得知劉丹校長想把當年分出去的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重新收回到浙江大學體系當中,奈何經費不夠,一直未能得愿。
王錚安慰道:“劉校長不用煩心,臨行前六叔有交代過,這次一千萬港幣的資助只是第一批善款,往后邵氏基金會每年都會向浙江大學提供一定數量的善款!”
劉丹聞言感嘆道:“邵先生雖然定居在香江,但卻始終沒有忘記祖國和內地同胞!”
兩人談話不久,1000萬善款也被商議出作何用途,除了在浙大校園建立起一座科學館之外,剩余的善款將建一座逸夫教學樓。
以邵一夫的名字命名,是浙大為了表彰大亨的功德,有了第一座在浙大豎起的逸夫樓,在未來十幾年里,逸夫樓就像雨后春筍般,豎立在內地各大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