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法蘭西 第四十四章 不朽的意志
在沉寂了將近半個多世紀之后,擲彈兵又重新回到了法國的戰場,不過此時他們已經不是作為精銳而存在,而是作為彌補劣勢的兵種。
在排槍的年代,擲彈兵們通常是被當作攻堅力量,扭轉局部戰場局面或者壓垮敵人的最重要一擊來使用:標準戰術是排槍,然后隊列前進,然后到了擲彈距離后擲彈,最后直接刺刀沖鋒。因為對面這個時候常常已經是潰散了。
不過斯拉夫人的奇葩們還將把擲彈兵效果用到了極致,倚重于獨角獸炮帶來的遠程火力優勢,外加彈藥不足,即使是擲彈兵得到的射擊訓練都不多,再加上蘇沃洛夫的300碼刺刀沖鋒戰術。毛子擲彈兵團基本是射擊無視,手榴彈也懶得扔,直接上刺刀烏拉沖鋒,而且當初的俄法戰爭事實證明這招對法國人很有效。一大群歐洲壓路機的灰色牲口左手拿著手榴彈,右手端著刺刀沖上來,換誰都怕。
十八世紀初,是擲彈兵的輝煌時代。帝國近衛隊的擲彈兵英勇還是那個時代的標志,巴甫洛夫擲彈兵團也成為了俄軍英勇沖鋒的典型;普魯士第一擲彈兵團在第一帝國時代就是鋼鐵般紀律的化身。
但是輝煌終究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沒落。
然而隨著榴彈炮,線膛槍等遠距離擊殺武器的改進和普及,擲彈兵這種簡單粗暴的作戰方面是慢慢的失去優勢了。在滑鐵盧戰役中,即使是精銳中的精銳的老兵禁衛擲彈兵也會在英軍成排的火力之下崩潰,而小而精的英國陸軍則干脆全體開始輕步兵化,除了有歷史傳承的幾個精銳團以外,撤銷了幾乎所有的普通擲彈兵團。
現在拿破侖讓擲彈兵少量的回歸步兵隊伍,只是為了應對法蘭西軍團炮兵短缺的情況。隨著12萬夏龍軍團在色當圍殲,再加上被圍困的巴贊軍團,輜重炮火短缺的法軍不得已采用了少量的擲彈兵編排,用來彌補炮火上的不足。
以為法軍步兵團缺少裝備,沖上來的第一批普魯士士兵卻沒有想到等待他們的除了斯賓塞的子彈之外,還有擲彈兵的手榴彈。
雖然只是少量的充當短程炮彈,但依靠著建筑物的高度,依舊能有效地給予對方致命的打擊。順著坡度滾落的手榴彈還冒著白煙,借著夜色的掩護,悄無聲息的鉆入人堆里,在某個士兵的腳邊爆炸。
再加上整個小鎮呈現自北向南的落差坡度走向,處于低地的普魯士士兵則在絕對的劣勢上。
普魯士士兵已經將近半個多世紀沒有在見到這種武器,換做是第一帝國時期經驗老道的士兵,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逃跑,而是撿起來扔回去。不過這群義務兵役征召的士兵顯然沒有經歷過這種作戰場景,在看到擲彈兵的手榴彈之后瞬間慌了神。
勇氣決定了一瞬間的生死。
在拋下了幾十具尸體之后,普魯士軍隊倉促狼狽的撤退,自從參與了普法戰爭之后,低地萊茵團一直表現出摧枯拉朽的氣勢,還沒有遭受過這樣的損失。
小鎮的槍聲漸漸稀疏,沒有準備的普魯士軍隊再一次褪去,他們讓低地萊茵團的榮耀蒙羞,因為三倍于敵人的力量,居然攻不下這座咽喉小鎮。
政委默默的合上地圖和文件,將他丟進了垃圾桶,取下墻上懸掛的煤油燈,然后轉過頭交給身邊的近衛士兵。
迎著對方不解的目光,他解釋說道,“動手,最后決戰的時刻到了。把教堂里的文件全部燒毀,你們也不用看守這里了,它很快就會被摧毀,所以你們全部都給我到戰場的前線去戰斗。”
政委最后望了一眼這間教堂,然后拎起放在一邊的夏塞波步槍,踏著沉重的步伐走出了門。
身后的教堂淹沒在火光之中,猶如被點亮的燈塔,照亮了每一個士兵的臉龐。法蘭西的士兵依舊抱著絕不后退的信念,等待黎明的那一刻。
隔著很遠的距離,甚至連普魯士的士兵都能看到教堂的火光。
 你現在所看的《》第四十四章不朽的意志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