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來自大唐的高速公路 “姐夫,這個軍政分開一起刊登上去,恐怕也不妥吧?那些現在主政一方的要員,恐怕會對姐夫不滿。”
小武對于某些東西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過有些東西她終究不如李好這個后世過來的人,所以看的也不清楚,在這塊,她只看到李好的建議動了那些要員的奶酪。
“不,他們以后不僅不會對我不滿,還要感謝我。現在我大唐的寬大水泥路的建設每年都在飛速增長,便利的交通讓各種物質運送也變的方便起來。軍政分開就很有必要了,這其實對于朝廷和那些封疆大吏都有好處。”
寬大的水泥路的好處,李二和大唐朝廷現在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好處,所以對于大修水泥路也越發變得熱衷起來。大唐的幾條重要干線,現在修的都是寬敞的水泥路。
而新式的四輪馬車的出現,也讓交通變得更方便起來,承載量加重了不少。這也大大加速了物質的流通,讓一些原本困難的事情也變得輕松了不少。
便利的交通和物質運輸,讓軍隊自主管理地方就沒那么重要了。所以地方政府軍政分開也是必須的了,如果地方官員擁有過多過大的權利這也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當然如果大唐沒有能夠快速移動的交通的話,軍政分開就是利弊各半了,但是如果大唐所有的水泥路全部修好,國力強盛那么軍政分開就是必須的了,這樣也能斷絕地方叛亂的武裝力量。
這個時候的大唐是以周縣管民事和軍墾,兵府諸衛管軍事,只有安史之亂后給了各地的藩鎮軍政大權,才導致后來的藩鎮割據之亂。不過軍政分開這東西也有利有弊,關鍵還得看人和皇帝的所作所為。
所以李好才會整個什么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出來,多宣揚一番忠君愛國的思想。當這些東西起到作用后,如果大唐沒有腐爛到讓人絕望的時候,那些一小撮陰謀家就很難短時間聚起大量的百姓給他們驅使。
凡事無絕對,李好只是在自己的認知中,盡量變通一些手段出來。爭取讓漢人變得更強大起來,也希望漢人不要再陷入到那種為了某些的陰謀利益,而相互殘殺起來。
“二娘,你這次過來怎么快了這么多?”
臨近春節了,李好作為地方要員,加上不用回長安述職,李好其實輕松很多。一家人坐一起吃飯聊天的時候,李好逗弄著自己的幾個孩子,輪流著來哄玩,誰也不冷落。這讓李好的女人們越發放下心來,武氏似乎有點好奇的問向自己的二女兒,好像這次回來的時間比去的時間短了不少。
“我這次走的快速線啊,除了晚上住宿,白天只有吃東西的時候稍稍休息一番,所以速度快樂不少,到這邊來只用了幾天時間。”小武很隨意的回了一句,府上的人都一臉不明所以的感覺,就連李好也是這種形態。
“現在從廣州府出發往北的道路修寬了不少,并排能走幾輛馬車,還加修了行人線路。所以速度快了不少,馬車一個時辰能走不少路。”
小武看了看大廳的人,見這些人都是一副不了解的樣子,連忙又解釋了一下。“因為現在往南方的商人多了不少,洪門的車行現在就推出了快速線的馬車出來。”
“這種馬車一車坐幾個人,也可以包車。不過這種車白天不會休息,中途也不會上下客。洪門在路上設了車馬行,跑一個時辰就會更換一次馬匹繼續前進,日行幾百里不在話下,到這邊來所以就快樂不少。”
呃,李好聽后搖了搖頭,苦笑了下,這就是后世所謂的直達快車了,沒想到洪門那些家伙竟然還折騰出來這些東西出來。不過這樣也好,南北來往就變短后,來往次數也就會變多起來。
“這是坐人的馬車,聽說那些拉貨的馬車跑的時間更短。一些貴重輕便的貨物,五六天時間就能到達長安,所以現在不少南方的水果蔬菜都能在長安看到,售價不低。”
小武這兩年長安和南方兩頭跑著,加上洪門的運輸公司本來就有李府的股份,所以對這些變化清楚的很。
快車道,慢車道,以及加速車道,加上雙向分開。這些東西是李好在修路的時候就灌輸給了那些修路的人,所以這邊的路一向都是以這種方式來修筑。
現在從南方到潭州以及長江這一段路,和過了江后到長安那一段路,可以算的上是大唐最先開發出來的一條高速公路了,這中間李好和李恪兩人可沒少花費心思。
看到這條路現在發揮的作用越大,李好的心情也變好了不少。有這么一條大干道出現,南方這邊同中原的來往會變得更密切起來。
原本從南方到長安,要走上幾個月的路程,因為這些變化后,時間縮短了,路上也沒那么辛苦和危險,這讓北方的人往南方跑的興趣就會大不少,往來也會變得頻繁起來。
加上南方這邊貿易和開發的搭理發展,海路運輸和遠洋貿易,以及奴隸貿易,人力物力的擴大,這讓李好的南方大開發也變得越發容易起來,因為人力會越來越充足。
南方這邊南下的第一次遠洋走的很順暢,不僅順利的把南方這邊帶過去的貨物賣了高價,還用低價收購了不少大唐這邊缺乏的東西也讓那些跟著李好加入遠洋貿易的人狠狠的掙了一筆。
所以后續的遠航這些人也越發心動在意起來,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他們第二輪遠洋貿易算算時間,應該是這段日子要回來了。
第一次遠洋屬于探路,一些地方要修建駐地,要怎么安排,這些都會算好。而第二次的遠洋除了繼續同那些番夷貿易,還要把這些地方經營成唐人的駐地,方便以后的來往。
而第二次出發的船只也多了不少,整整翻了一倍,跟船的人數也擴大了不少。對于遠東貿易來說,他們現在不缺人,也不缺船。
隨著泉州府和廣州府這邊的船廠技術越發成熟起來,遠東貿易又在瓊州那邊開辟了第三個造船廠,在琉球島上開辟了第四造船廠。
北上的航線因為路程短的原因,歸來的時間比南線的要早不少,現在都已經是跑第三趟了。這邊的生意一樣能掙不少,除了從那些地方弄來的特產能掙不少錢,這些地方還有不少南方這邊缺乏的礦產。
而大唐出產的玻璃,鏡子,以及香皂這些東西,可是非常受島國人民和棒子人們的喜愛,每船過去那邊后,在港口那里就形成了一股搶購的風潮。
李好要求的舟山群島,佐度島以及濟州島,現在全部被遠東貿易的船隊劃成了自己地盤。然后開始在上面興建基地,存放各種貨物。
“唉,人口還是太少!”盡管李好來到唐朝以后,唐朝的人口基數其實已經比歷史中增長的近乎快了一倍,可這些依然不能滿足李好的需求。
沒辦法,大唐的疆土太大了,人口到現在也不夠一億,這點人口怎么夠李好的到處擴張?南方這邊現在是男女只要成年,就要結婚生子。而且每生一個孩子,官府就有各種獎勵,盡管如此,人口真正能用上的那些,還是無法滿足李好的需求。
他一來嶺南道就采用這種方式,要想真起到作用,起碼還有等十幾年。這中間還有那么長時間,李好的腳步自然不能停了下來。
“看來是時候啟動東進計劃了。”李好的東進計劃目標是扶桑,很多年前李好就在李二心中埋下過一道裂痕,扶桑的王叫天皇,這是對李二大不敬。
這些年李二雖然沒有妄動扶桑,但是對扶桑的態度并沒那么好,特別是扶桑那邊對李二的話根本就不以為然,他們的王依然叫天皇。
他們覺得自己在海外,大唐的人找不到他們的國家,所以一點都不擔心這些。只是他們沒想過有人早就惦記著這里了,而且心情急迫。
島國人和棒子國的人其實很久以前也是東方這邊得人過去后演變出來的人種,只是他們在一小撮惡劣份子的影響下,已經慢慢準備從東方這邊脫離出去,所以他們才會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文化。
而他們的人種跟大唐區別不大,大唐缺人口,李好能不惦記著他們么?只要把這些地方的文明全部毀了,只允許大唐的文字和文化,然后把他們的女人全部搶了過來,讓大唐的士兵配種下去。
那些不服大唐文字和文明的人全部消滅干凈,如此,多年后大唐不是又要多一批人力出來?要知道李好現在最缺的就是這個。他手上還有更多的牌沒有完全打了出來,沒有人口把那些地方占了下來,一切都是空。
“過完春節后,我們一起去瓊州那邊轉轉,那邊現在的天氣比廣州府溫暖多了,還有各種水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