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圣器 “如果補全了呢?”李云牧雙目大亮。
“補全了它可練至第七十二重。”
我去,四十八重與七十二重,差距可大了,李云牧內心明亮,沒想到現實的弦功戰技還有這么大缺陷,也難怪它們與系統同等級劃分的戰技相比,總是差了一截原來區別出自于這里!
“要補完它需要花費多少內功值?”得知差距結果,李云牧不需要猶豫了,他現在的內功值,大概還有七千點。
本來還想湊夠九千內功值,把金鐘罩提升至第十九重,但現在看來只能先把這門刀術殺技學到手才是王道,現在他確實缺泛一門爆發性殺技,極光殺義本來就以威力著稱評為級,如果一旦補全完整了,整體威力再進三成。
天煞的,這很可怕了好不好!
“一共需要消耗兩千四百內功值,是否推演補全完整?”
“是的。”李云牧應道。
意識之海,出現了有關于極光殺義的推演進度條,系統的運算速度超快,這次進度條沒過十幾分鐘,已經完成。
“極光殺義推演補全成功,是否修練第一重。”
“是。”一點內功值消耗,李云牧真正掌握了完整版的極光殺義,他對于之前從光球空間領悟到的信息,這才發現完整版的極光殺義,無論是從壓縮刀氣、還是運轉路線的方法,都比之前的更高明了一個層次。
原本極光殺義修習的前置條件,必須要灌通手臂、胸、腹三處五大弦穴后,才能進行修練,而現在卻把頭顱上的天人穴也算進去了。
極光殺義的第二重所需內功值,都是與其他功法一致固定的,接下來,李云牧沒有任何廢話,直接把極光殺義從第一重修練至了第十重,一共消耗了五百五十點內功值。
放眼天下,此等修練領悟速度也沒誰了!
瞬時,極光殺義第十重的特性,也隨之誕生,這門刀術殺技展現的第一個特性為“極殺”。
單從特性名字上體現不出什么,仔細了解,極殺的特性原來就是“快”。一瞬間加強了光線刀線的速度,比原來的快出了一成。
有過金鐘罩多門特性了解,李云牧可不會看小刀氣飆行只快了一成速度,但是有時候就是快了一線,也足夠拿你命了,更別說練至二十重、三十重等等大門檻,這一成速度還會繼續漲升。
修練至第十重的極光殺義,李云牧便沒有繼續升級,他已經很滿足,十重的極光殺義,不單止比原來殘缺版威力更強、更快、更富有穿透性。
而且刀氣飆行的距離,從第一重的離體五米,硬是漲幅到了離體十五米的有效距離,沒錯,是有效距離,不是單純的攻擊距離,由于極光刀氣被壓縮凝聚到了極致,十五米內,刀氣的威力基本沒有減弱。
總得來說,這是一門極致到簡單,只追求刀氣壓縮威力與速度的殺技,可是真的簡單么?越簡單才越有實際效果。
李云牧心頭大定,如今他掌握了這門極光殺義,再配上狂刀技,自己的武技之路,也差不多成型了,也補上了最后一絲缺陷。
接下來,李云牧緊跟著又取出了冥鴉這把符文戰弓。
“系統,這把戰弓有什么特別存在價值?”為了它,他可是放棄了極光殺義,既然能被系統認可,它自然有與眾不同的潛在價值。
“這是一把來自第七維度的符文戰弓,它里面蘊含著一只冥鴉破壞王的兵魄,你們大院不識貨,也算是明珠暗投了。”李云牧腦海里傳來了系統淡淡的聲音。
不過如今他卻根本聽不進去,他的腦海只停留在第七維度這幾個字,李云牧深知系統所說的第七維度,可不是人類所說的次第七維度交界位面,而是真正來自第七維度。
一時之間,他被冥鴉這把戰弓的來歷震住了,來自第七真維度的符文武器啊,這意味著什么?
用人類的力量等級衡量,那就是一把圣域級的武器,簡稱這為圣器!比起第六維度的超凡武器,還要更加恐怖!
而現在李云牧所使用的戰兵武裝的戰刀?準確地說就連第五維度的虹光武器都遠遠夠不上,非但戰兵戰刀夠不上。
即便是凌霜那把用白雪鋼梅金打造的符兵戰刀,同樣也算不上第五維度的虹光武器系列,只能說勉強接近,因為這都是來自人類的杰作,級品質的武器,基本也差不多達到人類目前制造冷兵器的最巔峰水準了。
而真正的維度兵器,可卻是踩在級之上的,之前李云牧從矮巫族王者族長身上得來的兩把黑金雙板斧,這才算得上真正的第五維虹光武器級別。
因此,當李云牧聽到自己在吉風城弦庫挑出來的這把不被眾人看好的戰弓,其真實來歷居然產自第七真維度,如今他的腦海里只還有一片空白,想像力都不夠了。
這系統也是個坑,一件來自第七維度的絕世圣器,居然只被它評價為頗有價值,這也不難怪維度母石的神物,只能被系統評價為重寶了。
“宿主別高興的太早,這確實是來自第七維度產物沒錯,不過它現在卻已被一股強大的力量封印,常人別說能窺視它的真面目,恐怕即使知道了,想解開它的層層封印也是可望不可及。”
“那你呢,你一定能夠做到對吧?”李云牧心中一動,瞬間消耗了兩百點空元值,為系統的智能化再升一級,達到智能二級。
不舍得孩子套不了狼,原本他對于智能化并不太重視,但這幾天的經歷才讓他明白,系統的智能等級越高,它就是自己隱藏在暗處的一位明師,比任何老師的知識更淵博。
很快,系統進入了升級。
系統升級并沒有讓他等多久,兩個小時后,系統恢復正常,再次道:“本系統自然能解開它的封印,但需要宿主使用大量的內功值破開,以宿主你目前的底蘊,只能有一層解一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