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零五章:尋仙訪道(為書友“沉默的天空”加更)

  卻說美猴王在眾猴的歡送下,扎了木筏,取了那竹竿做篙,離開了這個生他養他的花果山。這去,正是那:

  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

  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

  有分有緣休俗愿,無憂無慮會元龍。

  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是他運至時來,自登木筏之后,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東勝神州的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挖蛤淘鹽,好幅漁民生活景象圖。

  這美猴王見得人類也是玩心大起,走到人群近前,將自己的臉給涂花,裝作老虎的模樣將那些個漁民嚇得是丟筐棄網,四散奔逃,引得猴王哈哈大笑。

  不過還未等到他笑會兒,漁民就拿著魚叉來殺這遭穩的孽畜了,不過倒也是,這偌大的海域,又去哪里出來個大蟲,定是有人裝神弄鬼之舉。

  猴王又哪里見過這般陣勢,見狀不對,便匆匆逃開了去,不過這逃,卻是恰逢處人家,撿了這人家晾在屋外的衣裳,也學那些人穿在自己的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塵中,學人禮,學人話。朝餐夜宿,心里訪問佛仙神圣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

  可是這佛仙神圣之道又怎么是那么容易尋得的,走過的這些地方,見得了那些個世人尖牙嘴利的惡俗模樣,更無個是那命者。正是那: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個肯回頭  不過這猴王在尋訪的途中也不是沒有收獲,他也曾遇見過那些精修儒家之道的大儒,說到這里也該感謝當初秦始皇的那把大火,將這儒家的破敗習性燒了個干干凈凈,倒是還了這人族圣家個清明。

  這大儒見得美猴王,沒有打殺,也沒有收歸門下,雖說美猴王身上盡皆是仙靈之氣,可人族與妖族宿怨已久,他身為人族大儒又怎會教個妖族猢猻呢。

  故而猴王求師不成,反倒挨了頓打,倒不是那大儒狠心,而是猴王實在太過堅持了,他若不狠下些心腸,就真的要將其收歸門下了。

  不過若真是如此,恐怕日后也不會有那個敢鬧天宮地府的齊天大圣了吧。

  這也算得上是番緣法,猴王自然是不懂的,但這位大儒還是動了惻隱之心,在這猴王身上種下了自己的三道文氣護符,能保他三次災厄,算是助他在那尋仙問道的路上消災解厄。

  而這三道文氣護符還真的為他擋過了三次災厄,可是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于東勝神州,串長城,游小縣,不覺九年馀。

  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南瞻部洲地界。登岸偏訪多時,忽見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當真是座好山。只見那:

  千峰開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巉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正在猴王觀看之時,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逕秋高,對月枕松根,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

  收來成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聽得如此歌謠,猴王當真是興奮得抓耳撓撒,口稱終于是找到了神仙。

  至于猴王為何敢于如此肯定,那自然是跟了那位大儒些許時日,這滿口的仙氣,可不是尋常凡人能夠唱出的。

  順著歌聲,猴王路奔跑,終于是見著了那神仙真容,乃是個樵子,在那里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

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捻就之紗。腰間系環絳,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執衠鋼斧,擔挽火麻繩。扳松劈枯樹,爭似此樵能  雖說這位樵夫與那位大儒沒有可比性,但那股子出塵的氣息,猴王自認不會看錯,口中大呼道:“老神仙弟子起手。”

  那樵漢慌忙丟了手中的斧子,轉身答道:“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

  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樵夫聽聞猴王之問,也有些疑惑,“我說甚么神仙話”

  猴王道:“我才來至林邊,只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樵夫聞言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去。”

  猴王聞言,端得無奈,不過又聽聞此樵夫與神仙為鄰,轉而開口問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

  樵漢聞言只是搖頭,“我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育至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只我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發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只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塵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猴王聽聞樵夫所言,知曉其必定是個大大的孝子,若是被那大儒瞧見,定然會收其為徒,奈何個人自有個人的緣法,他也不知道這樵漢的日后命數為何,故而開口道:“據你說起來,乃是個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

  樵夫也是老實敦厚的人,向著猴王指了指方向,說了說那神仙的消息,繼續拾起自己的斧子伐木斬柴去了。

  猴王見著樵夫遠去的背影,本想挽留,奈何無甚言語,只得作罷,朝著那樵夫指的方向尋了過去,不多時,當真有座仙家洞府出現在他的面前,見崖頭立石牌,約有三丈馀高尺馀闊,上有行十個大字,乃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總算是找準了地方。

飛翔鳥中文    我叫呂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