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二章:仲尼東游

  “老師,一切都打理好了,隨時可以出發。”一名豐神俊貌的年輕人朝著倉頡說道。

  哦,不對,現在不應該叫倉頡,而應該叫仲尼先生了。

  沒錯,倉頡來到了人族魯國后,化名為了孔仲尼,也就是日后的萬世之師——孔子。

  至于這名年輕人,則是仲尼收下的弟子,同時也是七十二賢中,最為杰出的子貢先生,端木賜。

  當然了,現在自然沒什么儒家七十二賢,孔丘更沒有座下的三千弟子,如今的他只不過在魯地之內,稍有薄名罷了。

  “子貢啊,你當真決定了要陪我去列國游學?要知道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據我所知,你家中應該還有一位年邁的老母親吧。”孔丘對著子貢詢問到,等待著他最后的回答。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老師的教導學生自然銘記于心,只是此去列國,路途遙遠,且路上情況莫測,學生還是決定跟隨老師,以供驅策。”

  “至于家母那邊,我也已經將老師游學的事情告訴了她,這決定也正是取得了家母應允了的,我也請了鄰里多為看顧,學生求學之心一片赤誠,還望老師成全。”

  子貢朝著孔丘深深的拜了下去,行的乃是周禮,畢竟自己的老師一直主張克己復禮,所以對于禮節方面,他是極為苛刻的,作為他門下的弟子自然也該如此。

  孔丘看著子貢,他的原意是不想將他帶去的,畢竟游學歸期未定,端木賜的老母身體也不怎么殷實,在如今的時代,極有可能病隕,子貢應該留在身邊侍奉。

  但這位端木賜的母親確實是一名難得的好母親,從兒子遠游,而沒有強留,就能看出來了。

  要知道當初這位母親就非要送來雞蛋大米作為端木賜求學的學費,足可以看出她對于自己兒子的期愿,以及這名母親的堅強。

  “既然如此,那明日便出發吧,你先去通知你的幾個師兄弟,之后好好陪陪你的母親吧,至于歸期,少則三年,多則五載,就會返回,也算給老人家一個念想吧。”孔丘對著子貢說道,然后讓他退了下去。

  “學生遵命。”端木賜行禮告退,其實他也知道這是他的老師讓自己帶給母親的一個善意的謊言。

  神州大地何其廣闊,列國數量之多,三年五載又怎么能回的來,又不是那些成仙問道的仙人,朝游東海,暮宿蒼梧,他們不過都是些沒有修為的普通人罷了。

  如今的游學,必然可以增長學識,拓展見聞,但回來之日,想必自己的老母也化作了一抔黃土。

  與自己同樣情況的自然也有不少人,但為了心中對于學識的渴求,自己師長的敬重,他們實在想不出有什么兩全其美的辦法。

  無奈之下請求父母,參與這次的游學,但很多,都是被駁斥了回來。

  端木賜將明日出行的消息告知了同去的師兄弟,而后心情沉重的回返了自己的家。

  那是一件算不上破舊的木屋,院子里還飼養著一些母雞,用于下蛋,補貼家用。

  端木賜的老母看著自己的兒子回來,臉上露出笑顏,然后如同往常一樣招呼自己的兒子入屋做好,她去燒菜。

  君子遠庖廚,作為一名識理的母親她又怎么會讓自己的兒子去那污濁之地呢。

  端木賜神色有些恍惚的入了里屋,等待著自己的母親。

  不過一會兒,香噴噴的飯菜就端到了端木賜的面前。

  飯菜并不華麗,反而十分質樸,與往常一般無二。

  都是一碗白米飯,一碟炒野菜,一鍋菜粥和炒的有些焦黃的雞蛋。

  自己的母親手藝算不上太好,與一般人家無異,但就是這樣的一頓飯,讓端木賜吃得格外的揪心。

  端母自然看出了自家兒子的情況,放下手中的碗器,對著端木賜說道:“賜兒,你這是何等姿態,是嫌我做的飯菜難以下咽了么。”

  “母親,并非如此,只是先生已經定下了時辰,明日即將遠行,賜兒心底終究有些不舍。”端木賜急忙解釋到。

  “有什么不舍的,先生是個好人,當初來我們這里授學的時候也沒有收我們半文錢財,如今你能隨先生遠行游學是莫大的榮幸,我老了,也沒什么學識,但我知道你跟在先生身邊是最好的選擇,你看看你如今是個什么樣子,先生教的都拋到了腦后跟去了么,食不言,先吃飯,有什么,我們吃完飯再說。”

  端母對著自己的兒子一通教訓,她不過是個農家女,又能知曉什么大道理,只是信口拈來了先生平時說過的幾句話,不過越是這樣,端木賜的心中越是不忍。

  母子二人吃飯的速度并不快,但也很快就吃完了。

  端母收拾干凈碗筷之后,端木賜對著自己的母親說道:“母親,先生今日告訴我,此去游學,少則三年,多則五載,必然歸來,還請母親照顧好自己,賜兒不在身邊,不要太過辛勞。”

  “知道了,你很在先生身邊就好好學,好好看,我雖然年邁,但還沒到什么都做不了的地步,更何況這鄰里鄰居的,大家都頗為照顧,你且放心的去,我在家里等你回來。對了,這是我為你準備的衣服和干糧,一去多年,你自己在外也要照顧好自己,記住了,還要侍奉好先生,沒有先生便沒有如今的你,你可記住了。”

  端母噼里啪啦的說了一大堆,到端木賜都好好的記在了心里,接過母親遞過來的包袱,早早的休息去了。

  這便是那時最真實的寫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至于晝夜苦讀那更是不可能的,畢竟,那時候的油可是很貴的。

  端木賜一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與他同樣狀況的自然也有很多人,這其中也包括了他的母親。

  雖然嘴上說著如何如何,但心底又怎么沒有那么一絲不舍和擔憂呢。

  金雞鳴叫,日出東方,朝陽緩緩的升起,自然也就代表他們的遠去。

  這次陪同孔丘一同前去的共有子貢,子路,子言等二十幾位學生。

  自家的父母也早早的在路口送別,孔丘上了馬車,子貢負責趕馬,這一群人就這樣離開了魯國,而孔丘的游學之旅也正式開始。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飛翔鳥中文    我叫呂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