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章 院內人事 (四更完 后面沒了)

  第二章院內人事(四更完后面沒了)(求推薦)

  更新時間:20170606

  說到底,翰林們雖然明面上主要職責是修史書,但實際上造就非翰林不內閣,甚至于非翰林不六部尚書的真正原因,則是因為翰林院某種程度上和內閣學士們關系非常密切。

  作為內閣的后備秘書團,能夠極早地見識到國家政體的運行方式,并且很早地參與其中,這才是直入翰林的重頭戲。

  改朝換代之后要替前朝修史,這是慣例。

  不過在小林公子看來,似乎這里面更多的成分或者說目的,是為了美化自己取而代之的那一部分。

  林甫簡略地翻了翻本朝的那一部分,看著上面對陛下英明神武的記載,不由得撇了撇嘴,人們大概永遠都不知道歷史的真相究竟是如何的了。

  不過這也不要緊了,修史本也就是翰林們的興余工作。聽了常佳紀的介紹,自己作為修撰僅僅只是一個修訂者,下面自然有人為他打下手,準備相應的材料,他甚至用不著自己去書庫里去翻史料,只要吩咐下去,就有專人去做。

  看過了房間,答應了常佳紀幾人對自己的邀請,常佳紀也有事要做,便先行離開了。

  小林公子也不耽誤時間,連忙轉去前廳去拜見侍讀學士和侍講學士。

  內閣閣老們平日里不在,院中便以這兩位學士為首。拜見了侍講學士謝謙,小林公子這才知道,原來先前平日里兼著侍讀學士的那位,竟然就是前任禮部尚書,自己的恩師,江太岳。

  林甫頗為震驚地出了一口氣,這禮部尚書兼著侍讀學士,幾乎可以說鐵定是有朝一日可以進內閣的大人物,那時陛下竟然對先生如此看重?

  真是沒有想到,恩師竟然如此舍得,放棄了如此大好局勢,急流勇退。但單單是這份果斷就已經當真是讓人極為佩服。

  掌院學士們不管事兒,下一位侍讀學士也遲遲沒有選出,現在院內管著事兒的就是謝謙謝大人,他是周歷四年的狀元,看上去也才四十出頭。

  林甫估計他不會超過四十五歲,雖說在六部沒有職位,但考慮到進士們的平均年齡,謝大人走到這個位置上可以說是年輕有為。

  謝大人在六部中無事,因而就算是江大人退了下去,這翰林院里他需要負責的事情倒也不顯得多。

  院里修史等一應雜物,今年自有多出的人手來應對,犯不著這位大人太操心。倒是因為江大人的急流勇退,謝大人與內閣的聯系便多了起來,那些個誥敕,擬詔之類的事情便由他牽頭負責。

  忙則忙矣,卻是滿心歡喜,心甘情愿地忙。

  畢竟偶爾內閣的閣老們下來看看,也改為由他接待,這一來二去,接近兩個月的時間,他與夏首輔,岳次輔等常來翰林院的大人物們的關系近了不少。

  尤其是待人沒有架子的岳次輔,甚至還悄悄透露了信息給自己,說這位在家養傷,即將來翰林就任的小林公子將來可必將是陛下的心腹之臣。

  雖然言語之間很是模棱兩可,但隱隱透露出的意思自己聽得分明,這朝中逐漸展開的都察院改革,便是出自面前這位少年郎之手。

  他明白眼前這位少年人雖此時品級不高,但日后的升遷指日可待,所以待他很是親切和藹。言語之間雖不至于是巴結討好,卻是比尋常熱情幾分,表達出了足夠的善意。

  謝大人不僅細細為小林公子講解了修訂前朝今朝的典籍究竟有什么要點和避諱之處,還為他詳細介紹了內閣幾位閣老的性格愛好。

  林甫聽著修訂校訂的事情聽得是昏昏欲睡,一聽這位謝學士說起了內閣的幾位閣老們,頓時來了興趣,心中暗道這位大人很是好心知趣。

  稍作閑聊之后,謝謙遞給了林甫一張名單,上面都是直屬于他,平日里做修訂工作的時候可以調用的庶吉士和典簿等官人員的名字。

  林甫接過名單,行禮謝過謝大人,這便到自己廳內工作去了。

  按理來說,自己上頭的官員到任了,下面直屬的官運們總要意思意思,宴請一下長官。翰林院雖然不是徹徹底底的官場,卻也是有這個習氣的。

  只是小林公子并非是那么高調的人,所以雖是接受了常佳紀等人的感謝宴邀請,卻是沒有急著按名單去找自己下屬的那些官員。

  因而小林公子編制下的這些個庶吉士和典簿們,并不知道自己頂頭的這位修撰已經走馬上任了,這修撰的廳內也就只有小林公子一人。

  小林公子把典籍翻到本朝部分正在修訂的地方,嘗試著開始做修訂工作,畢竟這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主要工作,自己一動手卻是發現這典籍修訂也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

  古時與信息時代不同,這時代的許多有用信息,比如還原度高的地圖,各州縣郡的人口數量,戶口密度的分布,人均納稅數量等等信息,不像前世那樣可以隨意搜索查詢。

  這種東西放在前世根本不算是什么秘密,隨意就可以搜索到查到。但在古時這些都是治理國家,逐鹿天下的重要信息。

  高祖劉邦入關的時候,眾人都忙著去搶美女珠寶,只有蕭何機智的跑去皇宮里拯救下了昔年秦朝的種種記載,其中就包括地圖和地方上的各種記錄。這些東西在后來劉邦奪取天下的時候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這典籍的修訂馬虎不得,各地方各時間的各種信息,都要遵循地方郡縣上報的縣志,州志里的記載。可這些東西駁雜得很,記錄的方式方法,偏重的內容又都各不相同。有時候甚至會出現丟失的情況。

  再加上許多時候甚至有相互矛盾的地方,無從分清真偽,這部分的修訂就無法完成。

  繞是小林公子附贈了過目不忘的本領,查詢起典籍地方志之類的東西事半功倍,一天下來進展也不算很多。

  不過清閑的確是清閑,這典籍修訂的事情,上頭也沒有特別硬性的指標,一定要如何如何,今年人手也特別的多,所以平日里就慢慢悠悠地修訂著即可。

  到了時間就去飯堂用飯,月末了便去領俸祿,這工作倒是不錯,小林公子悠哉悠哉地很是滿意,看樣子這兩三年的官場入門之路走得不會太累。

  工作清閑,更該積累些別的東西才是。林甫整理完了面前的這部分,細想了一下,他可不覺得陛下真的會放任自己在這兒修三年的書。

  多半歷練月余,撐死一年就要破格拉進官場,自己該在內閣里盡快找個突破口才是。

  林甫瞇起了眼睛琢磨著,也不知道看中了自己答卷的,是閱卷官中的哪位。

飛翔鳥中文    醉枕山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