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三娘

  高余也說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那天晚上,他坐在樹上,看著身下洪水奔騰,內心里突然間產生了一種莫名悸動。

  他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只感覺到一種強烈的危機感。

  沒錯,就是危機!

  好像有什么危險,正在向他逼近,可他又不知道是什么危險。

  這種感覺,讓他很不舒服。

  說起來,他能有什么危險?老爹圣眷正隆,家里也是一派順和。叔父從武官轉職文官,雖說職位不高,可經歷此次叛亂,日后應該是前程似錦。

  一切都很好啊…

  偏不知為什么,高余總覺得,很危險。

  張懷清曾說過:危險,是因為你自身不夠強大所致。若你自身強大,就能無所畏懼。

  高余很清楚自家事情,所以想要變得強大一些。

  可這強大,又豈是那么容易得來?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十年苦功都未必能換來成功。當然,他的情況好一些,家中資源充足,更不會缺少明師教導。但是,高余卻有另外的想法。

  他有一個‘明師’,只要能伺候好了它,就能變得非常輕松。

  他的‘明師’,就是光陰蟬。

  只是光陰蟬的缺點就是貪財,若想要它給予技能,需要大量的金錢投入。

  而方臘搜刮來的那些財富,無疑是最為方便。

  也正是這樣,他才會如此迫切的想要找到那些財寶…

  燕青一早返回杭州,而高余則坐在書房里,翻看陳彥斌留下來的筆記。

  古人好寫筆記,記載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與朋友之間的對話,內容會涉及方方面面。到了宋代,文風興盛,筆記也就成為文人雅士的一種生活習慣。

  陳彥斌并非文人,但他寫筆記的習慣,卻絲毫不遜色于那些名士。

  在陳彥斌的書房里,高余找到了厚厚二十余冊筆記,都是由陳彥斌書寫。

  陳彥斌二十歲時,就開始書寫筆記。

  最初,他寫的大都是一些童年趣事,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

  說實話,陳彥斌的筆力不弱,內容也著實有趣。很多無聊的日常生活,被他寫的滋味十足。如果閑暇無事時,翻看這筆記,倒是可以打發時間。

  只是,高余對此,興趣不大。

  他滿腦子都是方臘的財寶,所以對無關的事情,也沒有絲毫的興趣翻看。

  大約是在陳彥斌三十五歲時,他通過族叔陳十四,與方臘相識。

  從那之后,筆記的內容就發生了變化,開始記載他信奉大明尊的過程,以及和明教中人的往來。在陳彥斌四十歲后,筆記開始變得少了。從筆記的內容來看,他把自己的精力,逐漸投入到了幫助明教發展上面。

  陳彥斌雖然隱姓埋名,少有人知曉他的身份。

  可是,他對明教的貢獻,卻變得越來越大…把陳家坡子變成了明教的秘密基地,并建立日月觀,成為他日常對陳家坡子村民洗腦的所在。

  高余看完了他的筆記之后,也不禁為陳彥斌的隱忍所敬佩。

  這家伙,倒是一個了不得的人才。

  他早年曾想要考科舉,可是數次落地之后,心灰意冷,才轉而信奉大明尊。

  筆記中,難掩他對朝廷的怨恨。

  說他是懷才不遇?似乎也不無不可。

  總之,他對朝廷有諸多不滿,所以在方臘密謀舉事時,他雖然覺察,卻仍不予舉報,反而盡力協助,為方臘拾遺補缺,逐漸成為方臘心腹。

  問題是,那財寶藏在何處?

  筆記中沒有留下相關的線索,讓高余感到煩悶。

  “衙內,咱們接下來該做些什么?”

  傍晚時分,韓世忠前來詢問高余。

  他有些不耐煩了!

  已經十幾天了,在這余杭兜兜轉轉,也不知道衙內到底是什么用意。

  韓世忠還不敢過問,害怕惹怒了高余。

  可是,十幾日這般兜轉,接連遭遇山匪、盜賊與叛軍余孽,他手下折損不少,而且也頗感疲憊。韓世忠實在是忍不住了,于是前來詢問高余。

  “衙內,咱們到底要找什么東西?”

  高余看了他一眼,道:“當初朱彪為杭州通判時,借花石綱之名,搜刮民脂民膏為己有。后來,杭州城破,那些財物就落到了明教的手中…

  我曾在府衙看過那些財物,怕有數百萬貫之巨。

  可是,在方臘逃離杭州之后,那些財物卻消失無蹤。我從一個叛軍俘虜口中得知,方臘在逃離之前,曾秘密把那些財物運出杭州城。但確是夜晚出城,黎明前回來。所以我猜測,那些財物并沒有離杭州太遠。

  我此次來余杭,就是為了尋找那些財物。

  杭州城破,非十年難以恢復元氣。若有那些財物,也許能使杭州早日恢復繁華…如今,我已確認那些財物就在這天目山中,卻不知具體位置。”

  韓世忠聞聽,眼睛不由得一亮。

  “有這種事?”

  “陳十兒說,方臘的確是運來了財物,后經陳彥斌之手,藏在了天目山中。

  可現在,陳彥斌死了,想要找到那些財物,怕是非常困難。

  我已經讓小乙返回杭州,請求叔父再調撥兵馬,估計明天能抵達這里。

  之后,我們進山搜索,若能找到那些財物,你我便是大功一件。”

  高余才不會說,他想把那些財物占為己有。

  如果他真這么說了,估計韓世忠會立刻和他翻臉。

  韓世忠聞聽,不由得精神一振。

  他想了想說道:“要不,我去審問一下那些俘虜?陳彥斌雖然死了,但總會留下一些線索。即便陳十兒不知道,說不定會有人知曉些線索。”

  “難!”

  高余搖搖頭,輕聲道:“陳彥斌做事非常小心,怕不會留下線索。不過,若將軍愿意,倒是可以詢問一下那些人。若能找到線索,將軍便是首功。”

  韓世忠連連客套,便轉身離去。

  看著他的背影,高余卻不禁蹙起眉頭。

  他倒不是擔心韓世忠能找到線索,而是感覺到,韓世忠其人野心勃勃,且頗有心計。原本,高余是想要把韓世忠帶回汴梁。可現在,他有點猶豫了!這個人的確是有本事,但是卻不太好控制,難以真正降服。

  真要是讓他去了汴梁…

  說實話,高余倒是覺得,與其讓韓世忠去汴梁,倒不如把呼延通帶走。

  因為相比之下,呼延通似乎更容易收服吧!

  想到這里,他晃了晃腦袋,復又拿起一本筆記,把燈光挑亮一些,伏案翻閱起來。

  夜色,將臨。

  窗外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高余靠著書案,捧著一本筆記,眼皮子開始打架。

  又是一天一夜沒有休息,雖然有內天罡訣法撐著,也難免感覺到困乏。

  他放下筆記,起身走出房間,伸了一個懶腰。

  實在是太困了!

  高余正準備回房休息,卻忽然聽到,一陣喧嘩聲從前院傳來。

  他先是一愣,旋即就想到了什么,于是邁步往前院走去。

  才穿過門廡,就看見武松迎面走來。

  他看到高余,開口道:“衙內,縣尊派來的兵馬,到了!”

  “哦?派的何方兵馬?”

  “嘿嘿,是三娘麾下兵馬,共五百人。”

  “快帶我去。”

  高余聞聽,連忙說道。

  三娘,就是扈三娘。說實話,高余沒有想到,高杰會派扈三娘前來…甚至,他也沒有想到,扈三娘竟然會跟隨著陳廣,一起跑來杭州。

  兩人之間重逢,并沒有太多的交談。

  可是,高余這心里面,卻一直惦記著扈三娘。

  須城一別,已經過去了小一年的光景。在杭州重逢之后,高余很開心,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而扈三娘似乎也有顧慮,一直是躲躲閃閃。

  現在,她卻帶著兵馬,來到了這陳家坡子。

  高余不知道為什么,一下子精神起來,快步來到了大門外。

  只見一員女將站在門階下,她看到高余,展顏而笑道:“扈三娘見過衙內。”

飛翔鳥中文    余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