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零五章 西軍(二)

  第二百零五章西軍(二)

  第二百零五章西軍(二)

  汴梁,皇城,集英殿。

  氣氛極其凝重,空氣中彌漫著一絲驚恐。

  官家面沉似水,端坐龍椅上。他看上去很沉穩,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的眼中,閃爍一絲絲驚懼。

  “怎么都不說話了?諸公平日里,不是很能說嗎?為何現在,一言不發?”

  他強作出一副冷靜姿態,聲厲色荏問道。

  “朕登基以來,至今二十載。

  二十年來,朕兢兢業業,不敢有片刻疏忽,寄以厚望與主公。可是,諸公就是這樣來回報真的厚望嗎?十天,不過十天,兩浙路幾乎反了各干凈…兩浙路制置使陳建、廉訪使趙約被殺、杭州知府趙霆不戰而逃,杭州通判朱彪被俘。青溪知縣翁開被殺、睦州兵馬都監顏坦戰死…朕問你們,朕的精兵強將都跑哪里去了?

  你們倒是說話啊?平日里,你們滔滔不絕,怎地到了這時候,卻都閉口不言?”

  趙佶額頭青筋崩出,神色略顯猙獰。

  “此前,梁山賊亂,你們說無關緊要,不足為懼。

  可現在,那梁山反賊仍肆虐河北與京東,數萬大軍多次圍剿,遲遲不見任何進展。

  如今,兩浙路又反了,誰能告訴朕,該如何解決?”

  蔡京低垂著頭,一副老邁之態。

  蔡攸則看著大殿的燭火,眉頭緊蹙,似乎在思索著什么事情。

  李邦彥、王黼、朱勔等人則噤若寒蟬,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話。

  集英殿中,回蕩著趙佶的咆哮聲,卻顯得那般蒼白。

  看到這種情況,趙佶更加憤怒。

  他正要起身喝罵,忽聽得大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確是高俅和童貫兩人,匆匆趕來。

  “高俅,你來的正好。”

  看到高俅和童貫,趙佶的眼中,突然多了些色彩。

  “想來你已經知道,如今兩浙路發生的事情。

  之前,你曾經提醒過朕,要朕小心江南明教,可惜朕沒有聽你勸說,以至于現在…

  方臘造反,兩浙路六州四十八縣處于動蕩之中,你可有對策?”

  趙佶也是病急亂投醫。

  高俅的本事,他非常清楚,這時候也出不得什么好主意。

  之所以找他,也是想他能開一個頭,至少能打破目前的尷尬局面,才好進行下去。

  蔡京抬起頭,渾濁的目光中,閃過一抹精光。

  而蔡攸也把目光落在了高俅身上,透著一絲絲的好奇。

  至于其余眾人,也都向高俅看過來…只不過,他們的眼中更多是帶著一絲不屑之意。

  在他們看來,高俅不過是一個幸臣,能有什么決斷?

  若在平時,高俅是絕不會擅自開口的。

  可現在,自己寶貝兒子陷落在杭州城里,目前狀況尚不清楚。

  這也容不得高俅置身事外,哪怕為了高余,他也要硬著頭皮站出來。

  “陛下,東南之變,絕非偶然,是乃積弊甚深,方有今日的變局。

  臣以為,要想平定東南之亂,還需追根溯源,先找出問題的根本,而后再設法挽回。

  陛下登基二十載,戰戰兢兢。

  可惜臣下不知陛下辛苦,肆意妄為,才使得百姓心懷怨念。”

  蔡攸的臉上,頓時露出一抹有趣的笑容。

  而童貫則急了,忙在高俅身后推了一下,意思是讓他不要亂說話…追根溯源,怎么方臘起事時已經說明,是因為官家昏庸,對東南之地橫征暴斂,老高莫不是吃錯了藥,竟然要你這那是消火,分明是給陛下添火嘛。

  “你,要怎么”

  趙佶臉色陰沉,看著高俅問道。

  高俅也不啰唆,把一個包裹拿出來,雙手呈上。

  “陛下,看完這些,自可知曉那罪魁禍首何人。”

  “嗯?”

  趙佶一怔,旋即示意張迪過去,把包裹接過來。

  朱勔在一旁看到,不由得心里一動,頓時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趙佶也不理眾人,把包裹打開,就見里面是十幾本賬冊。他隨手拿起來一本,翻了兩頁。一開始,他看的很隨意。可隨著往后翻閱,他的臉色,則變得越來越難看。

  到最后,趙佶的身體竟輕輕顫抖起來,牙齒咬的嘎嘣響。

  “高卿,這些賬冊,你是怎生得來?”

  “陛下,可憐我家吉祥兒…”

  高俅聽到趙佶詢問,卻發生大哭起來。

  集英殿里的氣氛,也隨之發生了微妙變化。

  “這些賬冊,是我家吉祥兒冒死得來。

  可是,他現在卻陷落于杭州城,目前生死不明…我家吉祥兒把東西送來說,只帶了一句話:可惜他年少,未能早為官家分憂。今冒死潛入賊窟,得來這些證據,還請官家早日做出決斷。”

  “吉祥兒,到如今還沒有消息嗎?”

  “沒有。”

  趙佶不由得動容了,他又拿起一本賬冊,看了兩眼后,突然厲聲道:“朱勔!”

  “臣在!”

  “煩你與朕解釋一下,這賬冊究竟是怎么回事。”

  趙佶說著話,抄起一本賬冊就砸了下去,正砸在朱勔那張肥胖的大臉上。

  朱勔臉色蒼白,已覺察情況不妙。

  他顫巍巍從地上撿起賬冊,只看了兩眼,就一陣頭暈目眩。

  “臣…”

  “好了,朕現在不想聽你解釋,你回頭,去向柏臺解釋吧…來人,把朱勔摘去烏沙,打入御史臺大牢之中。蔡攸,這些賬冊收好,我要你親自監察此事,務必要調查清楚。”

  蔡攸聞聽,忙站出來躬身領命。

  他好奇的看了一眼朱勔腳邊的賬冊,而后又抬起頭向高俅看去,眼中更增添了幾分好奇。

  “好了,先不管朱勔的事情,諸公可以對策,平定東南之亂?”

  童貫搶先站出來,大聲道:“啟稟陛下,臣愿領兵,馬踏江南,平定叛亂。”

  “哦?”

  趙佶眸光一凝,露出欣慰之色,“那你可有什么對策?”

  “東南局勢糜爛,但并非不可挽回。

  臣舉薦婺州步軍都虞候王稟領兵出戰,可牽制住叛軍兵馬;嘉興知縣高杰,曾在須城擊退過梁山反賊,精通兵法,勇武過人,可以重用;此外,臣可調集京畿禁軍與西軍各部,由折可存統帥。臣愿親率大軍督戰,定可以將叛賊一舉消滅…”

  童貫意氣風發,大聲回答。

  他的話,讓趙佶感到了一絲欣慰。

  關鍵時候,還是這老家伙可靠…旋即,他的目光又看向了高俅,更多了一些欣賞之意。

  東南之變,確是因他而起。

  但高俅卻輕而易舉的把他從這爛攤子里洗脫出來,把罪名全都丟給了朱勔。

  因為朱勔和明教勾結,甚至是縱容,才有了今日的東南之變。至于所謂的橫征暴斂,不過是方臘造反的借口而已。有了這些賬冊,趙佶的處境,也就會輕松許多。

  只不過,如此一來,朱勔必須死!

  他如果不死,這一切罪名就無法落實在他的頭上。

  哪怕趙佶對朱勔頗為欣賞,但事關江山社稷,關乎他皇位安穩,朱勔又算得個什么?

  想到這里,趙佶看向了蔡攸。

  而蔡攸也一直在偷偷觀察趙佶的表情變化,當趙佶看向他時,蔡攸立刻就明白了趙佶的心思。

  他眸光一閃,心里已經知道,該怎么處理朱勔的事情。

  “高卿,你可還有什么好主意?”

  “臣,想去杭州。”

  “啊?”

  “我兒如今身陷杭州,臣夜不能寐,懇請陛下準許,讓臣前往杭州。”

  高俅說到后來,已經是聲淚俱下。

  趙佶也不禁動容,繞過龍案走到了高俅身邊,溫言道:“高卿心念吉祥兒,朕當然理解。可是現在,時局動蕩,朕又怎離得開你?吉祥兒此次冒險混入賊窟,更得到了朱勔勾結反賊的罪證,功勞甚大…童貫,朕不管你用什么辦法,務必要找到吉祥兒,把他安全護送回來。細思起來,朕上次見吉祥兒時,他尚在襁褓之中。

  而今…朕也是非常掛念!”8)

飛翔鳥中文    余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