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五十八章 H—19直升機

第四百五十八章H—19直升機第四百五十八章H—19直升機  安溪柚:、、、、、、、、、

  柏毅是興奮,是激動的。

  他費盡心力,做通軍備首長工作,不惜將白云廠最新開發的充氣式假目標和積木似拼接假目標全都壓上,并調集炮步兵、炮兵、防空兵和航空兵助陣,搞得這么大陣仗,其目的就是一個,那就是捕一架直升機。

  因為柏毅很清楚直升機在未來戰爭當中的作用,既然美軍已經將直升機投入了朝鮮戰場,那為什么不借機搞來一架研究研究,就算沒辦法立即拿出仿制品,但至少也能培養一批相關的技術人才。

  又何必非要等到五十年代中期,靠蘇聯的人的援助呢?

  于是本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柏毅覺得還是有必要冒一次險,只不過他的目標是美國當下普遍裝備的H—5型直升機。

  卻萬萬沒想到,美軍清除六門德制150mm火炮,下了這么大本錢,竟然把剛剛研制成功的H—19直升機都派過來,這讓柏毅頓時有種中了五百萬大獎的恍惚感。

  別人或許不清楚,但作為柏毅卻知道,美軍的這款H—19運輸直升機是何其的經典,簡潔的三葉螺旋槳,機頭星式發動機,寬大的機艙無不是未來二十多年運輸直升機領域的模板。

  一些歐洲國家甚至將這種布局一直用到80年代,最典型的要屬英國的威塞克斯直升機,它就是在H—19直升機英國仿制品的基礎上,換裝了功率更大的渦軸發動機,至于布局和結構與原型的H—19直升機并沒有本質的變化,但卻支撐起英國軍隊低空突擊能力,特別是在1982年的馬島海戰當中,更是作為兩棲登陸的空中運輸主力,表現格外突出。

  而與美國相對的蘇聯,在第一款實用型直升機米—1服役后,并沒有得到蘇聯軍方的普遍認可,于是便把目光投向了美國的H—19直升機,于是利用克格勃千方百計的弄了一架回來,經過一連串逆向研究,終于研制出蘇聯運輸直升機的奠基型號米—4。

  之后米—4直升機的實物以及相關的技術資料,會同其他蘇聯援助項目一起提供給中國,中國在此基礎上進行仿制,這便是奠定中國直升機工業基礎的直—5直升機。

  可以說美國的一個H—19直升機,在東西方同時結出累累碩果,其影響更是從50年代初一直持續到80年代末,即便到了21世紀10年代,依舊有H—19直升機翱翔于天空之上,由此可見H—19直升機的優秀品質。

  柏毅本來的打算是利用繳獲的直升機培養一批中國自己的直升機專業人才,待幾年之后蘇聯156個項目上馬之后,這批人才變更更好的消化吸收蘇聯提供的技術資料和實物,從而令中國在直升機領域不至于兩眼一抹黑,并由此逐漸偏離直升機的主流發展軌道。

  而現在,預料中的H—5,變成了更加先進的H—19,柏毅之前穩健的發展路線便有些松動,無他只因為該機的設計理念和整體結構足可支撐中國十到十五年的技術消耗。

  因為得益于全新的鎂合金的大范圍應用,令得H—19直升機機身在結構牢固的情況下,自身重量異常輕盈。

  正因為如此,盡管所使用的R—1340星式發動機只有550馬力的功率,但同樣賦予了H—19直升機更多的載重量和更大的航程。

  不僅如此,該發動機的結構也非常緊湊,而且結實耐用,改進彈性非常大,堪稱星式活塞發動機的經典之作。

  更重要的是,500馬力級別的航空發動機也于當下中國薄弱的工業基礎相契合,雖說在技術上依舊有難度,但咬咬牙,在幾年內拿出成熟的仿制品還是沒問題的。

  相較于此,在其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蘇聯米—4直升機便沒有將H—19直升機輕盈結構與適當發動機功率的組合學到手,而是按照蘇聯一貫的軍事思想,死抱著鋼材和鋁合金不放,從而使米—4的空重特別大。

  自身重量大了,就必須上功率更大的發動機,于是便有了一臺1770馬力的星式活塞發動機,但這款發動機除了功率大之外,在整體壽命,維修間隔時間以及基本結構方面都不是很理想。

  更重要的是,大功率航空發動機對材料和加工工藝要求更高,連蘇聯這樣的工業強國都得以犧牲整體壽命來保證功率,工業技術薄弱的中國就更別說了。

  所以柏毅寧肯選擇發動機動力方面稍弱一點的H—19拿回去一點點研究,也不會照著粗放的米—4去山寨,不說別的,但就H—19上的鎂合金機體,就不是米—4上鋼結構鋁合金蒙皮能比的。

  正因為如此,當柏毅確定山上是H—19直升機后,便立即組織人手將殘骸搶運下來,同時為了保證搶運安全,柏毅還親自與空軍教官盧科采夫通了話,在付出五斤茅臺的代價,盧科采夫這才勉強答應在冷黃山地區延長一個半小時的空中警戒時間。

  好在柏毅這邊做了充分的準備,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是緊了了點兒,但百十號人一起上,不到一個小時那架墜落在半山腰上的H—19直升機殘骸,便被志愿軍后勤部的官兵如螞蟻搬家搬,悉數拆除運走。

  當美國空軍戰機戰戰兢兢的飛到H—19直升機墜落地點時,看到的除了幾顆撞到的松樹外,便是那一地黑乎乎的油漬,其余的連個螺絲釘都沒見到。

  當這個消息傳到后方的反炮兵指揮所時,海登堡登時翻了個白眼兒,就這么直直的暈了過去。

  沒辦法,這次“捕食者”行動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最新研制的H—19直升機和紅外探測器悉數被繳獲不說,還搭上一支12人的傘兵小隊和數架作戰飛機。

  更重要的是,他們意圖摧毀中國火炮的目的卻沒達到,導致鐵元前線的局勢非但沒有轉變,反而增加了惡化的趨勢。

  面對這樣的結果,美軍反炮兵指揮所的官兵們全都沉默了,想著當初興致勃勃的取名為“捕食者”,其中的寓意可謂不言而喻,可是到如今卻發現,這個代號卻是莫大的諷刺,或許叫做被捕食者還會更貼切。

  不過此刻反炮兵指揮所內的官兵們已經連自嘲的功夫都沒有,因為震怒之下的第八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將軍,下令撤銷反炮兵指揮所的電令正式傳達下來,也就是說從這一刻起,反炮兵指揮所正式解散。

  被調集過來的各級軍官即刻收拾行囊返回原單位,至于那位暈倒的指揮官海登堡上校,被幾名聞訊趕來的醫務兵,像拖死豬一樣,丟到進了救護車,在眾人惶惶的目光中,絕塵而去…

  相關、、、、、、、、、

飛翔鳥中文    崛起軍工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